分享

《金匮要略》卷一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

 了然空冥 2018-08-04

《金匮要略》卷一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

金匮要略

 

 

勤求古训,思术经旨,博采众方精益求精(精求方术)。

 

平脉辩证——平其脉辩其证。

 

理、法、方、药全备的辩证施治。

 

病、证、症。

 

脉:诊断疾病。推测病因。确定病位。阐述病机。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举例杂病辩证:追溯病史。掌握脉证。分析病因。确定病位。分清属性(确定病性)。阐明病机。辩别证侯。

药物介绍

附子:生附子(回阳救逆,生附子配干姜,无干姜不热);熟附子(胸痹心痛,加强止痛作用,炮附子)。白蜜解附子乌头的毒,制约毒性,延长疗效。

 

乌头:寒疝腹痛(祛寒止痛力强于附子)。

 

茵陈:利湿(先煮),(栀子、大黄)泻热(后下),湿比热难去。

卷一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1.篇名意义

其学说的理论指导,理论基础。

 

病理变化的反映是临床辩证的依据。

 

创脏腑经络辩证主法。

 

杂病病机复杂:病自内生——脏腑病变;时病转归或兼感外邪而来——经络病变;不内外因——脏腑病变,经络病变。

 

先后病:病有先后,治有缓急。

2.内容

预防医学与病因(原文第一条,第二条)

 

论治原则(原文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条)

第一条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

 

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必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用馀,是其义也。馀藏准此。

 

原文第一条分析:

 

第一条第一段:论治未病。未病防病——防止疾病发生;已病防传——防止疾病发展。

 

以肝病为例说明为什么要治未病:《黄帝内经》《难经》理论依据;整体观。脏腑经络学说。五行学说。临床实践证实。

 

怎样治未病。防止疾病的传变、蔓延;截断疾病的传变途径。

 

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遇到脾气旺盛之时可暂勿补之。

 

脾旺对应的季节:每季度末的18天。

 

脾旺不受邪——脾气充盛不受肝邪的侵害。(脾旺可以使抗病能力提高;脾旺可使病后再生、康复能力提高。)

 

第一条第二段:论肝虚的治法:酸、甘、焦苦并用法(调补助益法)。

 

——入肝,补其本味,补肝体;甘——补脾,健脾(补土荣木,补土制水);焦苦(气焦入心,味苦入心)——(子令母实)补心血,养肝血,清心火,护肝阴。

 

治肝补脾之要妙: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脾能伤肾——伤,(伤害,损害;约束,管制。)这里取约束,管制之意。

 

五行生克制化原理:

 

相生:木(肝)生火(心),火(心)生土(脾),土(脾)生金(肺),金(肺)生水(肾),水(肾)生木(肝)

 

相克:木(肝)克土(脾),土(脾)克水(肾),水(肾)克火(心),火(心)克金(肺),金(肺)克木(肝)

《金匮要略》卷一 <wbr> <wbr>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

 

图中实线箭关方向表示相生,虚线箭头方向表示相克。

 

肝虚病的治法分析:

 

补土荣木(木克土),补土制水(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清金益木。(金克木)

 

滋水涵木。(水生木)

 

子令母实。(木生火,木为母火为子)补心血清心火以护肝

 

第一条第三段:虚实异治——杂病的治疗总则。

 

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已病防传:

 

肝病传脾是有条件的:肝实证(邪气盛则传,虚则不传),传脾(脏虚则受邪,实则不受邪)。泄肝实脾,泄肝顾脾。

 

脾旺不受邪(重要立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

 

肝虚治法(五行生克制化原理)。A.治未病是一条纲领性的意义。B.知传是治未病的前提。C.整体调节是治未病的关键。D.五行学说(医用时,整体的调控系统,使之自稳)。

 

第一条,已病防传,虚实异治。

 

第二条,发病与早期治疗。

第二条

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多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传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藏腑之文理也。

 

原文第二条分析:

 

1.原理: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2.三条经络受邪,(正气无力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正气尚能抗邪),为外皮肤所中也。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3.防病原则和早期治疗:养慎(内养正气,外慎邪气),防病慎疾的最高原则。

 

第一条及第二条的意义:

 

体现了一个观念:整体观念(人体内部,人与自然)。

 

揭示了二个传变规律:脏腑;经络传脏腑。

 

③“三条三因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阐述了一个重要的思想:预防医学思想,治未病。无病防病,已病防传,早期治疗。

第八条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

 

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是在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第十三条

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

 

师曰:头痛,颈、腰、脊、臂、脚掣痛。

 

阴病十八,何谓也?

 

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藏病各为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伤六极,女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馨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原文分析:

 

雾邪(清邪)伤于上,伤皮腠;湿邪(浊邪),伤于下,流关节;风邪(大邪)中表中前,令脉浮;寒邪(小邪)中里中暮,令脉急;宿食(馨饪之邪)从口入,伤脾胃。

病机

(原文第十、十一、十二)

第十条

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

 

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第十一条

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抟,血气入藏即死,入府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

 

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府即愈。

第十二条

问曰:脉脱入藏即死,入府即愈,何谓也?

 

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即死。

 

原文分析:

 

厥阳独行——阴气衰竭,阳失依附,有阳无阴,有升无降。

四诊举例

(原文第三、四、九、七)

 

1.望诊:望气色(面部,鼻头),望形态。

第三条

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

 

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痓,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原文分析:青——痛;黑——劳(肾之色外露,或有瘀血);黄——便难(与脾胃有关),寒饮(脾运失司);白——亡血;色鲜明者——留饮;色赤——风。

 

望形态:

第六条

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则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原文分析:慢性呼吸疾病,涉及肺、脾、肾。急则治标治肺,缓则治本治脾肾。哮喘紧急情况下可针足三里,上病下取效果很好。

 

2.闻诊:闻声音(第四条),闻气味(见肺痈)。

第四条

师曰:语声寂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

第五条

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

 

3.切诊(原文第九、七)

第九条

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第七条

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王时而动。假令肝王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原文分析:春季,肝旺,色青,脉弦,为随其色。色白,脉浮,则是肺乘肝,可用清金平木法治疗(如:化肝煎)。

 

化肝煎:(青皮、陈皮、芍药各6g 、牡丹皮、栀子()、泽泻(血见下部者用甘草代之)4.5g、土贝母69g

论治原则

(原文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

第十四条

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

 

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原文分析:表里同病,当分缓急。治虚证者,以养正为急,正气不固,则无以御邪而却疾,治实证者,以逐邪为急

第十五条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原文分析:痼疾——旧病,卒疾——新病。新旧同病,宜分先后,先治卒病,后乃治其痼疾。

第十六条

师曰:五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原文分析:饮食与调护。所得——适应病情的饮食起居的因素。近其所喜,远其所恶,适其所宜,是促进疾病向愈,防止病情恶化的基本原则。

第十七条

夫诸病在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馀皆仿止。

 

原文分析:所得——病邪相结合,脏病治腑(脏腑相合),当随其所得而攻之。

 

1.猪苓汤(猪苓、泽泻、茯苓、阿胶、滑石各1两)育阴,清热,利小便。(热邪、水邪)。

转归与预后

(原文第十一、十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