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松快速月中云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被称为母亲河,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但是历史上的黄河并不是那么安分,一直是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甚至还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称。 根据相关资料,在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大的改道达到26次。在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改道有王莽新朝时期的魏郡改道,经过王景治河以后,黄河进入一个相对安流时期,原因除了中游地区由农变牧,来沙量减少外,也和这条河道距海较近,地形低下,水流顺畅有密切关系。该河道保持了800余年。 宋仁宗庆历八年,黄河再次改道,冲决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经聊城西至今河北青县境与卫河相合,然后入海。这条河宋人称为“北流”,12年后,黄河在商胡埽下游今南乐西度决口,分流经今朝城、馆陶、乐陵、无棣入海、宋人称此河为“东流”。 南宋建炎二年,为抵御金兵南下,东京守将杜充在滑州人为决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改疲乏,向东南分由泗水和济水入海。黄河至此由北入渤海改而南入黄海。此次决河改道,使黄河由合御河入海一变而为合泗入淮,长时期由淮河入海。 在元朝初年之后,黄河多次改道,直到明朝隆庆六年黄河南岸的河堤加固,这样就断绝了黄河向南决口的危险,从而使黄河的河道变得比较稳固。此后,黄河归为一条河道,由开封、兰阳、归德、虞城,下徐、邳入淮,一直维持了280余年。 清咸丰五年,黄河改道东北经今长垣、濮阳、范县、台前入山东,夺山东大清河由利津入海。结束了黄河趋向东南、夺淮入海的历史。中国古代黄河下游河道经历了从北到南,又从南再到北的大循环摆动。其中决口、改道不计其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