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码生命之光,探寻大自然无穷奥秘!

 写昵称头疼 2018-08-05

“生命之光”


近年来,远红外的理疗效果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它被称为“生命之光”,其实最主要是由于其中5.6-15 微米的波段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这是由于人体本身就是远红外的发射体,而人体发射的远红外光波波长恰是5.6-15微米,因此当人体受到远红外的照射后,就会产生共振作用,从而带来意想不到的功效。


28年前,科学家发现“生命之光”

 

我们都知道,氧气、水,是地球生命的关键要素,但还有一种要素对人类的生存与万物的生长极为重要。科学家通常把它称之为“生命之光”。这就是——阳光中 5.6-15 微米的远红外线。

 

红外线是由英国的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在1800 年一次实验中发现的,同年德国科学家哈逊也证实这一发现。

1989年,美国航天总署发布远红外线研究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空气中的氧气、阳光中 5.6-15 微米的远红外线与大自然中的水,是“生命三要素”。



5句话带你快速了解远红外线



1、太阳光线大致可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可见光经三棱镜后会折射出紫、蓝、青、绿、黄、橙、红颜色的光线(光谱)。              

2、红光外侧的光线,在光谱中波长自0.75至1000微米的一段被称为红外光,又称红外线。   


3、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的红外线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近红外线波长为 0.76-1.5 微米;

中红外线波长为1.5-5.6 微米;

远红外线波长为5.6-1000 微米。

4、红外线是一种光波,它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短,比可见光长。


5、肉眼看不到红外线,任何物体都发射着红外线。  



远红外线三大效应


有人发出疑问,“生命之光”的说法是否过于夸张?不夸张!要知道,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当远红外线照射到人体的时候,就会与同样发射远红外的人体产生运动,这些运动对于人体来说,具有以下效应:


1.渗透效应——远红外线可以穿透人体肌肤 4-5cm,直接作用于深层肌体,补充生命细胞能量,调节身体深层生理机能。


2.共振效应——人体体温 在36.5 度的时候,能发出9.36 微米远红外波长,作用于人体可产生共振现象,激发体内水分子及细胞运动,增加血液含氧量和流动力,促进新陈代谢,全面改善人体微循环。


3.温热效应——远红外线深入人体提升内部温度,当人体温度超过38.5度后开始出汗。在此过程中消耗多余热量,排出大量汗液、毒素、多余脂肪、代谢废弃物等物质。



远红外线对人体的好处


环境污染给人体带来外源性毒素,多余脂类物质、代谢废弃物、酸性物质等又在体内堆积了内源性毒素。

远红外理疗30分钟排出1000毫升汗液,并将自由基、毒素、酸性物质、代谢废弃物、游离脂肪等物质排出,打造健康人体环境。


活化

细胞

一切疾病都可以从细胞上找到答案。

远红外理疗发出的远红外光能量是太阳光能量的15倍,能充分补充细胞能量。在共振效应的作用下,人体水被分解为活性小分子水,同时激活细胞膜上蛋白质大分子活性,打开细胞膜代谢通道,从而最终让氧气和营养物质成功通过细胞膜,为细胞代谢提供动力,使得细胞活起来。


改善

微循环

微循环障碍是百病之源。

医家常言: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血液中血脂含量过高,造成“血液粘稠”堵塞血流,血管壁上逐渐附着血脂形成的颗粒,让血管内径变细、变脆,情绪波动过大造成血压上升,很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危及生命。

 

远红外理疗的温热效应能促进血液循环,排出多余血脂、杂质、代谢废弃物,并将血管壁上的小颗粒清除,并自动修复受损的血管壁;激活血管活性物质,使得血管恢复弹性,最终让血管壁光滑有弹性,血流畅通无阻。微循环畅通,疾病隐患都被有效清除。


促进

代谢

人体新老细胞的死亡和生产的过程叫做新陈代谢。当细胞被毒素侵袭造成代谢障碍,就会影响人体健康。


远红外理疗激活细胞膜上蛋白质大分子物质,打开细胞膜通道;分解人体大分子水团、营养物质为小分子态,从而为细胞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温热效应还能提升血液循环速度,能较快提供养分、排出代谢废弃物,从而提升代谢能力和缩短代谢周期。


平衡

酸碱度

医学调查显示,现代人类酸性体质占90%以上,而酸性体质是产生三高症、心脑血管疾病、痛风等疾病的主要根源之一。


远红外理疗大量排汗将酸性物质排出,通过饮水和排汗的循环过程,逐步中和人体的酸性,达到健康的弱碱性体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