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还记得在第一篇 国博 “无问西东” ——千年丝绸 中提到建元三年汉武帝派遣张骞赴西域后,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主要被 商业奇葩——粟特人 长期控制。但时间如此长久、地域如此广阔的丝路贸易绝对不是由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民族单独来完成的,其他先后兴起的民族也都参与之中,除了粟特( 粟特一词是《魏书》中的译词,在汉魏之间的史料也译称粟戈 ),匈奴 、月氏 、乌孙 、鲜卑 、突厥 、回鹘 等等,都曾先后参与了丝路贸易。 而到了中古时期在丝路上越来越多的胡人们选择背井离乡,万里跋涉,从遥远的故土结伴而行,一路向东入华迁徙,除了与他们的贸易活动密不可分,还有什么原因呢?当快递!当保洁!当保安!当服务员!还是拌个冷面、烤个面筋、做个 鸡蛋灌饼 什么的?拜托,你明明说的是去年来的北漂好嘛!那今天这一期就来讲讲丝绸之路上因为各种原因而入华的胡人们。 彩绘背包袱持壶男胡俑 唐代 高27CM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传陕西省西安市出土 这类彩绘背包袱持壶男胡俑只见于隋唐时期(宋代已不再出现),并从其深目高鼻,多须髯,可以判定是印欧人种的粟特人(又被称为昭武九姓,在《新唐书》中以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为昭武九姓,九姓胡、杂种胡、粟特胡等等。其本土位于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珊河流域,主要范围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还有部分在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手执胡瓶,身体前倾,作行进状。 根据斯坦因在敦煌西北的汉代长城烽燧遗址中发掘出土的8封粟特文古信札中记录所知,公元4世纪前后粟特人已在河西走廊的武威、敦煌、金城(兰州)等地已设有贸易中转站,向内陆派遣商人从事贸易活动。 随着时间推移,丝绸之路的贸易在唐代达到了鼎盛,其中粟特商人的足迹更是遍布罗马至长安丝路沿线几乎所有重要的城镇。吐鲁番考古发现的1件粟特语文书记录了9至10世纪粟特人在欧亚大陆的经商路线。这条商路自西而东为:拂林、苫国、波斯、安国、吐火罗、石国、粟特、石汗那(大宛)、汉盘陀(大石国)为中亚国家;佉沙(疏勒)、于阗、龟兹、焉耆、喀喇沙尔、高昌,这些在中国新疆地区;萨毗、吐蕃、吐浑,则是青藏和宁夏一带;弭药(党项地区)和薄骨律,则是位于长城边塞的宁夏地区。它的起点拂林就是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薄骨律是指宁夏灵武,在唐代为朔方节度使府(唐朝在今西北地区为防御后突厥汗国设置的节度使,为天宝十节度使之一。唐玄宗开元九年十月六日置)。 同时越来越多的粟特部落迁徙进入中国地区(碎叶、罗布泊、伊州、六胡州、凉州、沙州、长安等地)定居,著籍,并由此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粟特人聚落。并且把这些聚落连接起来,为他们展开贸易活动提供信息、储藏准备运走的货物等等(当然也和这一时期突厥对中亚地区的占领有密切的关系) 。从出土的粟特文古信札中可知,当时在敦煌附近居住的粟特贵族加之他们的家奴仆可达千人左右。而敦煌写本 唐·光启元年(885年)书写沙州、伊州地志残卷中记载:唐贞观年间,粟特人移民在大首领康艳典的率领下于蒲昌海地区建立了四个城镇。 “石城镇,东去沙州一千五百八十里,去上都六千一百里,本汉楼兰国。隋置鄯善镇,隋乱,其城遂废。贞观中,康国大首领康艳典东来,居此城,胡人随之,因成聚落,亦曰典合城。其城四面皆是沙碛。上元二年改为石城镇,隶沙州。。。” 由于粟特人信奉祅教,所以聚落中往往立有祅祠,聚落由政教大首领为萨宝(原意为队商首领)来主持。他们为了有利于商业活动经常依附于某一个政治势力,或寻找和依附于官府的庇护。唐王朝为了控制这些胡人,将他们纳入国家管理体系中,加强对以粟特人为主的聚落的管理,同时把萨宝纳入中国传统的官僚体制当中。对于萨宝官职的地位有分高低,有的属内流,有的属外流。通典卷四十《职官》二十二 “大唐官品” 条: 视流内 视正五品:萨宝 视从七品:萨宝府袄正(管理祅祠及其教徒) 视流外 勋品:萨宝府跋祝 四品:萨宝府率(护卫萨宝出入的长官) 五品:萨宝府史(萨宝府的文书) 同时唐王朝为了与丝路诸国保持正常交往,设置了 “译语人”,主要是由精通胡、汉语方的粟特人担任,因为常与官府打交道,其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要高于一般的粟特商人,他们在唐王朝与丝路诸国的交往以及中外贸易、文化交流活动中扮演着中介人的作用。如:阿斯塔那210号墓出土《唐西州高昌县译语人康某辩辞为领军资练事》记载:“ 高昌人县译语人康。。。军瓷练拾疋 ” 此件中的译语人康某应是在西州充当翻译的粟特人。 论:在唐代学好中文的必要性!揭密亲爱的翻译官真实生活。。。 彩绘持壶西域陶俑 唐代 高26.3CM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从面相上看这个彩绘持壶西域陶俑鼻肥硕高耸,浓眉环眼,应该为大食人。大食为波斯语『Tay』的音译,(这词老让我一不小心就念成大吃。。。感到靠码字为生的四、五流写手活的都会很现实!)是指中国唐代对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的专称和对伊朗地区穆斯林的泛称。 唐高宗时大食人打败波斯帝国,占领了伊朗高原。据《旧唐书》记载:唐高宗永徽二年 (651年) ,阿拉伯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遣使来唐朝贡,一般以此年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标志年。之后,两国通过丝绸之路交往日益频繁。 大唐盛世的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吸引了大批胡商,其都城长安更是胡人云集的地方。西市是胡商最大聚居之所,也是聚集最多的交易场所,所谓 “商贾所凑,多归西市” 他们在这里开设衣肆、酒肆、帛肆、鱼肆、食店、饭铺、波斯邸、从事珠宝,香药等买卖活动。 这也导致唐朝多次出法律允许胡商在华居留期间可迎娶当地妇女为妻妾,但不准携其出境或返回故里。《唐会要》记录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十六日敕文其云:“诸蕃使人所娶得汉妇女为妾者,并不得将还蕃。” 高宗时修订的《唐律疏议》又重申:“如是蕃人入朝听住之者,得娶妻妾,若将还蕃内,以违赦科之。” 咱们大唐法律的意思就是,爱情不是你想卖想买就能卖。。。 在这二个西域陶俑头上都可以看到他们带着胡帽。《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 刘肃在《大唐新语》卷九也说长安市上 “汉着胡帽” 。可见在当时头带胡帽逛马路那是相当流行、帅气的!而这二个胡帽都是当时最典型的 “卷檐虚帽” ,将折上去的帽沿裁出凸尖和凹曲,形成很大的波折。这种帽子与欧亚大陆北方草原民族——从斯基泰人到匈奴人都喜欢戴的尖顶帽很接近。 斯基泰武士与匈奴武士 彩绘昆仑奴俑 唐代 高29.3CM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昆仑 这个名称早在三国吴·万震《南州异物志》已有记载,指色黑之人。而其中大多数并不属于人类学上的黑种人,也非指一国一族。《旧唐书·林邑国传》说:“自林邑以南,皆拳发黑身,通号为‘昆仑’。” 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记载:“南海诸洲,有十余国。。。掘伦(初)至交、广,遂使总唤昆仑国焉。” 可见,昆仑在唐代是对南海诸国(今东南亚地区)人的泛称。但这个广大区域中的马来人种大多是黄种人,不过有些肤色较深。所以,唐人所说的色黑其实只是浓淡不一的棕色和褐色。 而昆仑奴之所以会成为黑肤色之人的代词,应该是在言传中被夸张强化所致。 当时流行一句行话:“昆仑奴,新罗婢” 。据说昆仑奴个个体壮如牛,性情温良,踏实耿直。。。一到长安就被贵族豪门瓜分殆尽,上街能带两个昆仑奴保镖,是世家少爷们最时兴的玩意儿! 同样需要特别强调东南亚地区的马来人种为直发而非卷发,但所有出土的昆仑奴俑都作卷发状,乃是用个别概括一般,将少数卷发的特征推广于全体昆仑人的脑袋上。(不知道这类小短卷发在唐代人的审美中是不是带有歧视的成分!可看表情明明就是一位快乐的自然卷啊。。。) 长沙窑贴花舞蹈人物纹壶 唐代(618-907年) 高17.9CM 口径5.9CM 底径13.2CM 湖南省博物馆收藏 胡人长于音乐歌舞,中亚乐舞以 “胡旋舞” 和 “柘枝舞” 最为著名。唐人白乐天有诗云:“红蜡烛移桃叶起,紫罗衫动柘枝来,带垂细胯花腰重,帽转金铃雪面迥。” 据考证,诗中此舞即为粟特石国的柘枝舞蹈。 壶嘴下的这个模印纹样为舞胡舞的胡人男子。其举止轻飚,或踊或跃,乍动乍息,跷脚弹指,撼头弄目。 《旧唐书·西戎·康国传》记载粟特人:“ 善商贾,争分铢之利。男子年二十,即远之旁国,来适中夏,利之所在,无所不到 ”。其甚至为了赚取高额利润不惜贩卖人口,将大批粟特女奴被卖到汉地权贵,和洛阳、长安酒家,而壶上的这个模印纹样就是梳着闹扫髻的酒家胡姬。 《后汉书·李恂传》记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李恂 “复徽拜谒者,使持节领西域副校尉。西域殷富,多珍宝,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数遺恂奴婢、宛马、金银、金罽之属,一无所受” 。这些用来贿赂李恂的奴婢自然就是花钱买来的胡婢,而丝绸之路上粟特人从事女奴贸易殆始于此。 东汉诗人辛延年所作《羽林郎》:“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银鞍何煜耀,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诗中也反映了早在东汉年间,胡女就已出没于洛阳酒家。 随着丝绸之路女奴贸易的发展,西域诸国相应建立了许多女奴市场。《魏书·西域传》记载:龟兹 “俗性多淫,置女市,收男子钱入官。” 《新唐书·西域传》亦载: “葱岭以东俗喜淫,龟兹、于阗置女肆,征其钱。” 并且在吐鲁番考古出土的汉文写本中还有许多粟特女奴买卖的契约。如:《唐贞观廿二年(648年)庭州人朱巡职辞为公请给公验事》记粟特人朱巡职欲将胡婢沙匐带到西州市交易;《唐开元拾玖年(731年)唐荣买胡婢劵》及《唐开元廿年(732年)薛十五娘买胡婢市劵》等等上面都记录了唐人买粟特胡婢的史实。 而在《全唐诗》中涉及胡姬和酒家胡的唐诗有许多,其中陆岩梦作《桂州筵上赠胡女子》云:“自道风流不可攀,却堪蹙额更颓颜。眼睛深却湘江水,鼻孔高于华岳山。舞态固难居掌上,歌声应不绕梁间。孟阳死后欲千载,犹在佳人觅往还。” 更是作为了解胡姬容貌的具体印象。 在宗教上粟特人与信仰佛、道的唐人几乎隔绝,他们信仰火袄教,并不外传。各地之祅祠唐政府也 “ 禁民祈祭 ” 。而在婚姻上他们更是实行血亲通婚。唐·慧超《往五天竺国传》记载:“极恶风俗,婚姻交杂,纳母及姐妹为妻。” 在西安出土的《唐苏谅妻马氏墓志》上就记载了祅教徒血亲通婚的事例。 因为祅教这个恶俗的背景,胡姬在当时唐人的眼中不被视为良家妇女。唐·杨巨源作《胡姬词》在 “ 当垆知妾惯,送酒为郎羞 ” 句后,还直接点出 “ 数钱怜皓腕,非是不能留。” 红粉浮浪,诗句轻薄。邀宿敛财,无殊娼寮。由于社会风俗把胡姬定格为风尘治艳之尤物,遂使之难以在正式场合抛头露面。而壶上的这位胡姬梳的闹扫髻,发乱缭绕,放荡别致到和她的身份很是般配。 如果还想知道1300多年前唐代长安 “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花” 的美人儿和她们华丽的生活可以看看我去年写的 每逢佳节胖三斤,这才是盛世气象! 壶上的这个模印纹样为手执小筚篥(又称觱篥)的乐伎。唐·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称:“南山截竹为觱篥,乃是公变的龟兹乐器。” 此乐伎深目高鼻,是一个头戴瓦楞帽的胡人。 而类似的乐伎人物纹饰图案在唐代金银器中也有出现,如: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伎乐纹八棱金杯、银杯等等。 黄釉驮袱骆驼 唐代 高49.5CM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称为 “沙漠之舟” 的骆驼是丝绸之路上商业贸易的主要交通工具,从汉代到唐代的漫长岁月中(主要是汉以后),商队大量使用骆驼。由于骆驼生命力顽强,性情温顺,忍耐力强,及所具有的在沙漠中有很好的方向感,是长途贩远的理想工具,甚至它能预先觉察到风暴的来临。而 “ 驼铃声声。。。” 作为古代丝路上诗情画意的景观,长久印在人们的脑海里也成为丝绸之路上的象征。 中原地区自古不产骆驼,但它到底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仍然是一个议而未决的问题。动物考古学家见到最早的完整骆驼骨骼是陕西平陵丛葬坑里出土的33具遗骸,平陵还发现有双峰驼木雕像,时间属于西汉晚期。在汉代及之前骆驼主要为草原游牧民族所有,当时涉及到西域、中亚的的商业活动规模有限,所以在中原表现骆驼的艺术品也很少。不过2015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钮钟上那对鎏金骆驼挂钩到很是特别。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贸易来往增多因为适合长距离运输并能担负起大规模贸易的重任,骆驼才开始不断被人们所使用。《魏书·吕光传》记载:“光以驼二千头,致外国珍宝及奇伎、异戏、殊禽、怪兽千有余品,骏马万余匹而还。” 《魏书·西域传》更是记载:“迷密国,都迷密城,在者至拔西,去代一万二千六百里。正平元年,遣使献一峰黑橐驼”。迷密城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干市南喷赤干遗址。黑骆驼当时属于珍贵动物,所以才成为贡品。 而在唐代,唐人对骆驼习性就非常熟悉了。段成式所著《酉阳杂俎》曰:“驼卧腹不贴地,屈足露明,则行千里。” 骆驼一般会驮载比较大的物品或帐篷等用具。图上可以看到其负荷物固定在两个驼峰之间的架子上,这真实的反映了骆驼在丝绸之路上的工作状态。 而随着大量骆驼俑的考古发现,更加令人想到丝绸之路上商队贸易的盛况。 彩绘陶舞马与胡人驯马俑 唐代(618—907年) 俑高36.8CM 马高40CM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这组彩绘陶舞马与胡人驯马俑造型活泼生动,动感很强,也是这次展览中我最喜欢的器物之一(为什么在这里要加个 “也” 字,因为在上篇 国博“无问西东”——古代玻璃 介绍中,装满了李静训最喜欢的香水用器——椭圆形绿玻璃瓶,是我看展时第一件最喜欢的器物 。) 胡人驯马师头戴幞头,上身着一件窄袖圆领衫,衣袖挽至肘部,下身穿一条开裆长裤,足蹬尖靴。双肩平张,身体前倾,左膝微弯,右手牵着缰绳的手腕暗中蓄力,暴起条条青筋。目光严肃,牙齿紧咬下唇,腮部肌肉紧绷,俨然一副呵斥马的样子,神情极为投入。 舞马肌肉匀停,身体后坐,高抬左前蹄,扭头反抗,作不肯前行的桀骜不驯状,隔着玻璃都能听到它嘶叫的声音。 刚在朋友圈里发完这组照片,好友就马上私信我,发来洛阳博物馆另一组十分相似的彩绘陶舞马与胡人驯马俑,看来国博的这一组应该也是1988年在洛阳唐墓出土的。 在中国的男装中幞头很引人注目,除了一些邻国中有仿效者之外,不见于世界其他地区。 幞头起初是一种轻便的裹头之物,最早出现于北周时,直接从鲜卑帽中发展而来。《北周书·武帝纪》记载:“宣政元年(578年)三月,初服常冠,以皂纱为之,加簪而不施缨导,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 所以在文献中常常将北周武帝推为幞头的创制者,但他所创的巾式不过在鲜卑帽的基础上略加改进。一直到安徽亳县开皇二十年(600年)王干墓、武汉东湖岳家嘴隋墓等处出土陶俑上所见的幞头,向前系结的巾脚已将发髻拥起后,幞头才被认为是正式形成了。 到了唐代,幞头是男子常服(幞头、缺骻袍、鞢??、长靿靴)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初唐开始幞头就比较高,因为在幞头内衬以巾子的缘故。而巾子掩盖在幞头之内,从外面看不到。到了中、晚期时,巾子浙变直变尖。 图:唐代软脚幞头的系裹示意图 图:1964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唐代巾子 在开元十九年六月一道勅书说:“六品已下。。。除幞头外,不得服罗、縠” ,幞头的质料须用 罗、縠 制作在这时已都为定制。晚唐时期有一对爱喝茶的好基友陆羽与皮日休因赠送幞头而互相酬和的诗中有云:“薄如蝉翅背斜阳,不称春前赠罱郎。初觉顶寒生远吹,预忧头白透新霜。。。” 一对爱喝茶的好基友 幞头后又经历宋、金、元、明直至清初,其最后的变体才为满式冠帽所取代,前后时间长达一千余年。 先秦时代马多用于驾车,极少单骑。一直到春秋末年才开始有贵族骑马的记载。《春秋左氏传》昭公二十年:“左师展将以公乘马而归。” 据此以为乘马之始。 可为什么贵族一开始都不喜欢骑马呢?(明明现在的马术俱乐部可都是中产,中产以上家庭小孩玩的运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马具的不完善。本来冠服骑马尤为不便,而且骑马的姿势—— 踞坐(两脚底和臀部着地或其他面上,两膝上耸,即蹲。)在当时认为不礼貌,是一种没有教养的表现。2005年在广西贺州蒋军山南朝墓出土了一件陶骑俑,中间一名贵族骑在马上,五名侍者搀扶在前后左右,知道的是骑马,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抬马呢。。。 到了南北朝后期,随着缺胯衫与长靿靴广泛流行,特别是马镫的出现(关于马镫的起源与发展问题中外学者多有讨论,因为说法有N种,在这里就不具体说明了。从我国考古出土情况来看,目前普遍认可形制为木芯长直柄马镫为马镫的源头。此马镫1付2件,木芯外包钉铜片,长柄,椭圆形镫环,镫体厚度一致,踏脚处微上突,呈现出较原始马镫的形态特征,出土的辽宁朝阳市北票房身村北沟墓地M8的时代大体从3世纪中叶以后至4世纪中叶以前,即鲜卑慕容廆迁至棘城到慕容皝于公元341年迁都龙城之前。),使骑马姿势转而矫健可观。至唐代,高坐具陆续推广,鞍面改造成 “后桥倾斜鞍” ,这样更合适人体跨坐的凹曲弧度。而骑马之风已通乎上下,马具及马饰发展完备而且十分美观。导致唐代朝廷曾规定四品以下官员的鞍辔装饰不得用闹装(合众宝杂缀而成,最为华奂。),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和现在出门用豪车装点门面一样,当时靠着华丽丽的马具! 唐代马具与马纹饰的名称 马具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唐代马具中金属制作的蹀躞(马鞍后每侧散缀着装饰性的若干条带子)和杏叶(挂在鞦和攀胸等带上的饰件)的出现,都受到了萨珊王朝马具的影响。 在唐代马不仅广泛的用于战争、运输、驿传,还用于宫廷贵族的社交和娱乐活动,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唐玄宗时期的舞马。 据《明皇杂录》记载:“玄宗尝命教舞马,四百蹄各分左右,分为部,目为某家宠、某家骄。时塞外亦有善马来贡者,上俾之教习,无不曲尽其妙。因命衣以文绣,络以金银,饰其鬃鬣,间杂珠玉,其曲谓之 ‘倾杯乐’ 者数十回,奋首鼓尾,纵横应节。又施三层板床,乘马而上,旋转如飞。或命壮士举一榻,马舞于榻上,乐工数人立左右前后,皆衣淡黄衫,文玉带,必求少年而姿貌美秀者,每千秋节,命舞于勤政楼下(兴庆宫)。” 可见唐代舞马表演时装束相当讲究,表演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每年八月五日为玄宗生日(即千秋节),朝廷都会在兴庆宫的勤政楼下举行盛大庆祝活动。在《倾杯乐》的乐曲中,舞马翩翩起舞。。。当时亲睹过舞马祝寿场面的宰相张说在《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中写道:“。。。圣王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蹈千蹄。髤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 到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玄宗仓皇西逃,宫廷舞马亦散落民间。安禄山曾将数匹掠至范阳,安禄山败亡后,舞马又为其部将田承嗣所得,在军中宴乐时,舞马应节跳起舞来,士兵视为妖孽(明明就是贫穷限制了你们的想象力好不好!)田承嗣命军士鞭挞而死(此刻马儿的内心受到了一万点暴击伤害。。。比窦娥还冤啊。。。然,上层决定的事作为下层的马注定只有徒劳的恐惧和愤怒。。。)。此后,舞马这事就鲜为人知,而舞马祝寿这一独特的宫廷娱乐形式也从中国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去年九月我去天津博物馆看 动·境 天津博物馆的古代体育文物展(上)时,见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鎏金舞马衔杯纹皮囊式银壶(通高14.8CM,口径2.3CM,腹长经11.1CM、短径9CM,壁厚0.12CM,重549克),其两侧的舞马衔杯图案就描述了舞马祝寿的场景。 最后,文章看完了能回答上入华的胡人们究竟做了多少种工作呢? |
|
来自: RK588 > 《古玩收藏、鉴宝和文物考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