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汽车风起云涌,36氪对此报以巨大的好奇和关注。不过,汽车这个行业,似乎有点复杂艰深,36氪希望通过“汽车36人”这个栏目,从那些重要人物的视角,解读这个复杂产业背后蕴藏的巨大商业机会。2015年,前沃尔沃中国区总裁沈晖告别职业经理人生涯,创立了威马汽车。在对互联网造车的质疑中,沈晖从传统车企走出、带领沃尔沃在中国市场扎下根基的背景,为他赢得了资本的注意。去年底,威马拿下百度、腾讯领投的B轮融资。不久前,威马发布了首款量产车EX5,9.9万-21.6万(补贴后)的低价引来一众目光和猜测。采访 | 王海璐 口述 | 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 我们的目标不是特斯拉。我在美国12年,欧洲跑了9年半。十年前的美国跟中国有点像,也是一大堆(新造车),Fisker,Wheego, Coda……后来都不行了,就特斯拉创起来了,它有自己特殊的原因。 特斯拉叫好不叫座,量真的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希望做电动车里的大众,将来可以大面积普及。以后人家讲到新能源车,从威马开始普及的,我们就很高兴了。 我们的短期目标是10万辆(年销售)。目前世界上,超过20万辆就是第一名了。我们的第一款量产车——威马EX5现在预定在万辆以上。我认为今年明年两款EX5、EX6推出,10万辆是可以达到的。 要说服汽油车的用户用电动汽车,除了产品做的比汽油车好,价格上不能差距太大。你跟人家讲高大上的东西,人家兴趣不大,关键是产品是不是用得爽,用不用得起。 我们一共规划了8个系列产品,全在三十万以内。我认为新品牌主打年轻人,他不崇尚传统品牌,对新技术有兴趣尝试。 三十万以上的车,奔驰、宝马、奥迪有的是。用户基本上年纪比较大,财力比较雄厚,他们偏向于市场上有一定历史、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我们在沃尔沃搞过实战,三十万市场的车都卖得很少,突然冲出来一个新品牌,我个人没什么信心。 如果你说短期几万辆,中长期十万辆以上,那可能也能抓一些人,但我认为这个量太少了。中国三千万辆一年新增市场,十万级生存,百万级壮大,我们中长期的目标是抓百万级的。 我们自己建工厂,从打一根桩下去到投产16个月,整个工厂启动差不多两年,全面量产三年。传统上车从零开始大概48个月到62个月,我们通过新的科技手段缩短很多,40个月第一款车下线。 我认为创业公司上来就代工 ,风险很大。你自己都没有跑通这条路径,去监控一个车厂是有难度的。此外,我认为国内愿意帮你代工的,通常自己吃不饱。你让凯迪拉克、沃尔沃做,人家自己都做不过来,不会为你投资的。 我以前在其他公司也做过代工,不是太成功。汽车涉及到生命安全,质量敏感度高。代工的模式就是收代工费,其他跟我关系不大 。供应商不是我定的,研发、销售也不是我干的,一出质量问题肯定要推的,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我跟美国四大电动公司都有切身交流,Elon Musk理论上最喜欢轻资产,但是他不代工,他收购了一个工厂。Fisker找了北欧一家工厂,结果破产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代工的质量问题 。 威马汽车董事长、创始人沈晖 我们的车已经下来了,现在内部做各种分析、调试,今年下半年大面积交车是没有悬念的。起码要几千辆、几万辆才算大面积,不是说我们内部员工搞搞。一般来说,不敢大面积交车就是有质量问题。咱们认识的人开开,出问题你不要跟媒体讲。包括特斯拉Model3宣布上市了,一开始全给他的员工了。这种感觉,我认为不太好。我们要把车做到安全可靠,质量稳定,体验出色才交车。 对我们来讲,把车做出来是一个大门槛,把量跑上去又是一个大门槛。从第一个车跑通,到全面交车,起码有四五千个大大小小的问题需要解决。电池、电机,油漆的光泽,座椅的细节纹理……供应商这批送过来的东西,跟下一批怎么不一样?明明样件很好,怎么量产就一塌糊涂? 这很正常。有些是内部造成的,有些是供应商造成的,我们心里都有数。最起码我们知道坑在哪,可以避开哪些坑,或者说就算掉到坑里,很快爬出来。很多人不知道有什么坑,估计掉下去就死了。 比如你做一千辆跟一万辆,就是一个大坑。中国大部分供应链,做100个样件可以,来1万个问题一大堆,10万个就给你百分之几的质量问题了。从样件、小批量、大批量,这是对一个国家工业基础的考验。 我认为小量车和大众车是两个行业。能做法拉利的人做不了菲亚特,这是个大坎儿,不是个小坎儿。 这个压力很大,我们以前干了这么多年管理、有实战经验的就有优势了。有些事情你没经验,靠顽劲也能做出来,但过程中磕磕碰碰,花了很多不该花的钱,或者请了一堆不该请的人,最后都反映到你的资本效率上去了。很自豪地说,目前不管是跟新造车团队比,还是跟传统汽车公司比,我们的资本效率是极高的。大家同样花一百块,我做的事情比较多,或者做同样的事情,我花一百块,人家花五百块。 我们现在1500多人,车展的四款车都是有量产计划的,我们整个智能化工厂才花了60几个亿。C2M、软件、自动控制方面砸了很多看不到的钱,但是控制蛮好的,很多大公司做成这样可能远远不止这个费用。 我在汽车圈多年,认识了很多供应商,他们的报价、模具摊销、研发费摊销各方面都会比较实在。我们自己建工厂,也比代工有优势。这块利润没有给代工厂,留给我自己体系内,相当于让利给用户了。 上一次董事会,有投资者说两年前投我们到现在,我们讲的东西跟实际的进度相差不超过十天,这很重要。你说什么时候量产,又量产不了,这个都是跟资本效率相关的。 我们目前融资接近两百亿,包括股权、债权融资,全是现金。头三四款车全部量产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不缺钱,投我的人都是可以带资源的。我们和腾讯在微信生态打通、语音识别方面有些合作,和百度是自动驾驶,高清地图方面的合作。我们和百度把资源集中起来,做成真正的自动驾驶整车平台。将来这个平台成熟了,对外开放也没关系。 我们现在主要是To C,To B完全是另外一个模式。我们有一个出行合作版,所有国内想得到的出行企业,我们都在做合作。现在很多To C的车卖不出去,扔给共享出行行业,我觉得这个体验不好。我们一起从定义开始,把这个车做成比较适合出行的。 我们不是简单把车卖给滴滴、神州、首约,我们跟他们合作运营车辆,将来这个数据,对于我们下一代产品和服务是很有意义的。 威马EX5 回归到产品,客观讲,现在已经量产的产品都不太令人满意。我认为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还是传统汽车公司,他们的人很聪明,资源很强,只是被现在的体系所限制,转型需要周期。所以我们提出来,两年之内冲到十万辆。你的品牌在路上有一定曝光,供应链比较顺了,你就站稳脚跟了。 这个行业一下子火了,既好又不好。好的地方是能吸引用户,不好的地方,如果哪一家太虚倒下了,对真正做这个事情的企业也不好。 最后还是要靠产品。两年后,补贴大量退坡,传统车出来,产品有竞争力是不怕的,但是你还没有好的产品,成本又很高,那怎么跟传统车去竞争。 我们团队一直都是很紧张的,刚起步的时候很紧张,现在快交付,交付以后更紧张,因为后面还有服务。大家满街画饼,用户拿到车以后,到底是不是你所说的,对我们来讲,永远有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