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异性脸红的社交恐怖症?数据统计只有5%的成年人从未感到羞怯

 昵称11935121 2018-08-06

许多人都有过羞怯的现象,统计表明,只有5%的成年人确信自己从未感到羞怯,大约80%的人认为自己在儿童和青少年期感到过明显的羞怯。这几年,随着人们交往面的拓宽和商业的发展,一些人不得不去面对更多的人际接触。羞怯,并没有消失,反而在渐渐扩大其影响。

见异性脸红的社交恐怖症?数据统计只有5%的成年人从未感到羞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现代人可能比以前更缺乏某些社会交流,许多以前需要与人直接进行交流的活动,如从银行取钱,在超市里购买物品等等,现在均不须直接与人交流便可顺利完成,这无形中也失去了进行交流、发展关系的机会。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电脑互联网的应用,现在,无论是工作还是聊天、聚会等,都可以通过键盘、屏幕、鼠标来完成,而不需要那些有助于克服羞怯、建立信心的社会接触。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在人的早年,羞涩与其说是一种一场,还不如说是一条必经之路,随着成长的进程,而渐渐减弱。它在某种程度上几乎影响了所有的儿童,但对成人的影响并不大,但如果有羞怯且逃避的话,按么会影响到今后的社交。

见异性脸红的社交恐怖症?数据统计只有5%的成年人从未感到羞怯

羞怯包括了从轻微的社会不适到严重的、与社交恐惧相似的退缩或抑制性行为,羞怯与焦虑的主要不同在于,羞怯对大部分人来说知识一个相对短暂的经历。

羞怯的症状表现为:从社交情境中退缩,囿于自我;生理和心理不适,退缩,过度关注自我,过度注意自己和他人的思维、情感和躯体反应;好像做错了事,别人都知道自己的过错,将自己暴露在大众面前;对将来充满恐惧,情绪紧张、心跳加速、面红耳赤。羞怯者的心灵完全被脆弱无助、疑惧他人的评价所占据。

在以下情况和情境下,羞怯的表现会更加突出:与权威人士或身居要职者接触时;以及单独与一个有性吸引力的人在一起时;或当他们需要自己领头、带领一批人时;或者在希望表现自己时;或者当你因此感到愤怒或烦恼时。

羞怯的主要表现

自我意识强,警觉性高

总觉得自己在被批评、被评价

认为自己不可爱,无吸引人之处

逃避、退缩,不愿与其他人交流

很难主动,很少坚持自己的看法

感到焦虑、恐惧、沮丧和不快

产生诸如脸红之类的显示紧张的生理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羞怯的人并非比别人缺少吸引力、智力和竞争力,但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比别人欠缺上述能力。

羞怯的主要特征是警觉与退缩行为,这就要求与内向型性格区分开来。内向者指的是那些宁愿独自一人,而不愿参加社会活动的人。内向的人并不是害怕社交,也不是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他们感兴趣时,可以不费力地与比尔内形成亲密关系;他们只是品尝孤独以及寻求独立,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得不这样做,而是因为那恰恰是他们的天性。

羞怯者既可以外向,也可以内向。对于一个羞怯的外向者来说,他可能比较容易融合到有良好结构的社交场合中,但他们可能难于进入另一个社交场合。而内向羞怯者可能要比外向羞怯者受到更少的伤害,因为他们所喜欢的很多活动都可以独自进行。

小方说:“从小我就非常内向,平时见人就

见异性脸红的社交恐怖症?数据统计只有5%的成年人从未感到羞怯

,更为严重的是,我几乎不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老师上课提问时,我都把头埋在书里,不敢抬头与老师的目光对视。一旦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我就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我记得有一次班会,老师要求我上台给大家唱首歌。我低着头半天发不出一点声音,我感觉全班同学的眼光都在盯着我,那一刻,我恨不能从地缝里钻进去。虽然大家鼓掌给我鼓励,但最终我还是一声没出地从台上跑了下来。现在想起那件事还是觉得很丢人。我都28岁了,却一直没有女朋友,因为我一和女生说话就脸红,我也很想和女孩子约会,但我特别害怕被拒绝,为此,我非常苦恼。”

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羞怯

一、天性。研究证据表明,大概有10%的幼儿“生来羞怯”(Kagan,1994)。从一生下来,这些儿童在与不熟悉的人或环境接触时,显得不同寻常的谨慎和缄默。

二、在儿童期,一些人被嘲讽,并且由于一时失误,成为大家取笑的对象。另外一些人的价值观下的标准认为很多事情是应该羞怯的。

三、文化不同。东方人比西方人更容易羞怯。

羞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羞怯对社交的影响是很大的,当人们感到羞怯时,就会过度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过于注意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忽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显得很笨拙,如打翻饮料,踢翻桌椅,喊错称呼等等。羞怯也使人难以与别人推心置腹地交流,难以对个人问题交换意见。即使当他们处于紧张刺激或困扰的情境中时,他们也很少寻求专业指导,很少得到周围人的支持。

许多羞怯的人对自己的羞怯感到十分惭愧,好像都是他们的错,他们常常自我责备。启示他们也有不少得意的成功之作,但他们把自己经历的好的社交情形看作幸运。而对逃避、对尴尬和丑的情景记忆犹新,他们会比一般人更多地作负面和消极的判断。

但是,羞怯可能会给社交带来好处。对很多人来说,羞怯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品质。因为羞怯会激起他们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好像这是一个等待解决的神秘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奖赏。打开羞怯者寂寥的内心,渐渐获得他们的信任,会使那些给予他们帮助的朋友有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羞怯往往被认为是谨慎、谦逊的表现,比起那些自高自大、哗众取宠、自我为中心、野心勃勃、欺瞒成性的品质相比好得多。

羞怯本身并无本质的危害。事实上,许多人有意识地利用自己的羞怯(真实的或造作的)来唤起别人对他们的好奇心,增加自己的魅力值。羞怯是一种邀请,引人入内;羞怯是一种暗示,其后隐藏着秘密待我们去解开。人们可以多途径地利用羞怯,在陌生情景中获取社会支持系统来帮助自己立足。保持羞怯,直到有足够的信心再加入社交,确实要比胆大妄为安全得多。尤其是你担心做错时,羞怯使你有足够的事件来掌握社交基本技能,比如了解他人是怎样的人,确定自己应该如何应付等。

如何克服羞怯

行动起来

一些人会说:我很自卑,所以不敢去做一些事,等到自信起来以后再做吧!或者说:我本来是有能力的,只是我缺乏自信,所以失败了。其实,一个人的自信心来源于现实生活。许多自信的人,他们都是在行动中获得了成功,得到了自信的。可以这样说:当你有行动的时候,才谈得上树立自信心。

挑选显眼位置

这也是培养自信心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之一,也许你还不能把这两种事联系起来,那么我说一句: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如果连坐显眼位置的勇气都没有,怎么会承受成功呢?

敢于当众发表你的意见

不敢当众发言,主要是对自己没信心,把别人看得过高。其实别人并不比自己高明多少。

微笑出自信

微笑时,那么所有的恐惧、愤怒都会被掩饰。微笑是拉近人际关系的绳索,是温暖心灵的加热器。

多说积极的言语

因为语言能培养与改变出一个人的心态。那些常常对别人讲积极言语的人,在给人进行鼓励的时候,也正在鼓励自己。

为积极的人为伍

多与生活态度积极的人在一起,你的生活才有可能变得积极起来,因为你周围的人暗示了你。

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与事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和所接触的事物中,任何一个问题,总是有两个方面:积极或消极,概莫能外。如果你现在还是一个自卑者的话,你要承认,你已“学会”了发现缺点和寻找错误的能力,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学会如何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事和人。

多肯定自我

如果你要使自己成为一位自信的人,那么就要从你的讲话中取消令人沮丧的词。自信的人,他们从不轻易否定自己,总是从不同方面肯定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