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检查脱俗器

 修仙台 2018-08-07
检查

1.多发性硬化

(1)脑脊液检查  单个核细胞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鞘内IgG合成或寡克隆IgG带是诊断多发硬化的重要指标。细胞学方面急性期以小淋巴细胞为主;缓解期主要为激活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2)电生理检查  包括视觉、脑干听觉和体感诱发电位,无诊断特异性,协助早期诊断。

(3)影像学检查  常规CT扫描多正常。MRI是诊断多发硬化最有效的辅助手段。特征性表现为白质内多发长T1,T2信号,散在分布于脑室周围、胼胝体、脑干与小脑。

2.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1)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沉增快。

(2)脑脊液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高,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轻度或重度增高。

(3)脑电图广泛性中度异常。

(4)CT白质内弥散性多灶性低密度区,急性期强化明显。

(5)MRI多为长T1、长T2异常信号。

3.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1)周围血细胞计数轻度升高。

(2)发病2~3周后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即脑脊液蛋白增高而细胞数正常,为特征表现。

(3)肌电图可见F波或H反射延迟或消失,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4.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1)脑脊液细胞数正常,蛋白含量明显增高。

(2)电生理检查可见运动速度明显减慢,F波潜伏期延长。

(3)神经活检可见神经纤维髓鞘节段脱失伴轴突变性。

诊断

1.病史及症状

多青壮年发病,病前两周内有上感呼吸感染症状,或疫苗接种史。有受凉、过劳、外伤等发病诱因。首发症状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相应部位背痛和束带感,尿潴留和大便

失禁。

2.体检发现

有脊髓横贯损害的表现:

(1)早期因"脊髓休克期"表现为缓性瘫痪,休克期后(3-4周)病变部位以下支配的肢体呈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2)病损平面以下深浅感觉消失,部分可有病损平面感觉过敏带。

(3)植物神经障碍:表现为尿潴留、大量残余尿及充盈性尿失禁,大便失禁。休克期后呈现反射性膀胱、大便秘结,阴茎异常勃起。

3.辅助检查

(1)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

(2)脑脊液压力正常,部分病人白细胞和蛋白轻度增高,糖、氯化物含量正常。

(3)脊髓MRI示病变部位脊髓增粗,信号异常。

治疗

1.多发性硬化

目前无有效根治措施。治疗主要目的是抑制急性期炎性脱髓鞘病变进展,避免可能促使复发因素。晚期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

(1)皮质类固醇  急性发作和复发的主要治疗药物,常用甲基泼尼松龙或泼尼松。

(2)β-干扰素。

(3)免疫抑制剂  包括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环磷酰胺和环孢素A等。

(4)免疫球蛋白治疗多发性硬化机制尚未明确,多主张大剂量冲击疗法。

(5)血浆置换疗法  与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合用疗效更佳。

(6)对症治疗  ①痛性痉挛  首选用巴氯芬治疗。②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尿潴留选用拟胆碱药物如氯化氨甲酰胆碱,尿失禁选用抗胆碱药如普鲁本辛。③疲乏  可选用金刚烷胺。④震颤  静止性震颤选用安坦,意向性震颤选用心得安。

2.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多主张甲基泼尼松龙或地塞米松冲击治疗,无效可改用血浆置换或免疫球蛋白治疗。

3.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抑制剂,静脉注射IgG,血浆置换,可应用地塞米松或甲基波尼松龙。卧床期间加强护理及早期康复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早期行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4.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免疫治疗包括静脉用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和激素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其中静脉用免疫球蛋白为首选治疗,联合应用免疫球蛋白和激素效果最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