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藻的危害及不同养殖模式处理案例分享

 昵称35015654 2018-08-07

任何条件的塘都要勤于管理,有“防重于治”的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养殖朋友平时巡塘时要仔细,水质水色的轻微变化都有可能是对虾生活环境的变化甚至是恶化的表现。在危险水色的防控中,不得不提的是蓝藻。

蓝藻是南美白对虾偏淡水区域常遇见的水质不良藻相问题之一,尤其在每年下半年的中晚造虾养殖里面,经过之前的养殖营养积累,水体富营养化,配合着6、7、8、9月份的高温影响,蓝藻的生长速度快于其他有益藻类,撑破了制约局面而大量爆发式繁殖。

 在缺氮环境其它藻类不能生长时,唯有蓝藻可大量繁殖。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蓝藻素,有蓝藻的池塘一般为翠绿色或蓝绿色,产生这两种水色的同时,一般会 在池塘四周( 尤其是下风口)浮- -层翠绿色膜,太阳下呈绿色油漆状。在蓝藻初期,池水会出现非常鲜艳的翠绿色,会误认为是良好的水色而不采取措施,等到下风塘角处积聚像绿油漆一样的水华时,才知道已经滋生蓝藻,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快会漫布全塘。蓝藻死亡后会产生毒性很大的硫化氢和羟胺,故在下风处会有难闻的腥臭气味,而且对虾的鳃部很容易附着蓝藻,摄食后还能引起肠炎,脱壳时会引起大量死亡,若拖延时间处理则会导致病毒性疾病的爆发,导致对虾大量死亡。


如我们前面所说,蓝藻爆发原因有高温天气、水体富营养化、缺乏有效的藻类制约关系等等,所以我们的处理思路一直以来都是利用补充有益菌(特别是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丰虾素的协同搭配应用)来完成富营养的消耗、以菌抑藻的目的。针对蓝藻水体,我们的菌控调节方法有效、安全,直接从藻、菌的生理代谢层面出发,利用丰富的水体环境营养、环境的高温条件、猛烈的太阳光照等等要素,补充促进菌类快速繁殖的碳源物质(红糖)来达到对蓝藻藻体的控制以及分解杀灭的效果,然后再使用营养配比不利于蓝藻利用的肥水产品来培育有益藻类,恢复水体良好藻相。

根据这个思路,我们对不同地区不同养殖模式的蓝藻处理案例进行简单介绍:

一、蓝藻发生案例处理


处理措施:

1、处理期间首先减少一半的投喂量,晴天上午使用腐植酸钠8斤/亩泼水,3小时后排水30~50公分,然后将浸泡好的枯草芽孢杆菌纯粉1亩/瓶(提早用红糖1亩/斤一起加干净水浸泡3小时以上)+丰虾素2亩/瓶+黑金刚2亩/包混池水全池泼洒,开动全池增氧机搅动水体;


2、每天常规进排水逐渐加高水位(每天5~10公分),通过加进的新鲜水源引入有利藻种,第三天早上使用解毒绿水宝2亩/瓶+本草菌毒灭2亩/瓶泼洒,降解藻毒素,促进绿藻的萌发生长,同时加强对虾肝脏的排毒及修复功能。

3、第四天使用藻动力5亩/桶+丰虾素3亩/瓶+肥水利生素2亩/包追肥,培育有益藻类,恢复虾塘的良好藻相菌相平衡。


处理结果:

1、处理第一天,蓝藻开始死亡,下风口死藻开始增加。

2、第三天下午料台虾明显增多,虾活力好,吃料快。

3、第四天水色明显转为嫩绿色,蓝藻形成水花现象消失了。增氧机搅动腥臭味现象也消失了。(如下图)


二、蓝藻发生处理


处理措施:

1、晴天早上用5斤红糖浸泡枯草芽孢杆菌纯粉5瓶,上午将浸泡好的芽孢+丰虾素3瓶泼洒,开动增氧机。

2、第二天重复第一天操作。

3、第三天早上使用水体解毒灵2瓶+腐植酸钠3斤/亩泼洒,解毒沉净水体,为培藻做铺垫;中午氨基酸钙肥2瓶+绿藻营养膏1桶追肥。

处理结果:

1、补充菌后,当天下午蓝藻明显死亡,下风塘边有较多的死藻泡沫。(如下图)


2、第四天水已经转为绿色活爽。(如下图)


三、蓝藻发生案例处理

处理措施:

1、腐植酸钠40斤+枯草芽孢杆菌纯粉5瓶,连用两天。(芽孢杆菌先用红糖5斤浸泡活化3小时)

2、连续用了两次芽孢后,第三天使用丰虾素3瓶+绿藻速肥1包+藻动力1桶追肥。

处理结果:

1、投放第一次芽孢+腐植酸钠后,电话回访客户反馈水已经没那么翠绿,但是感觉水有点泛白;

2、投放第二次芽孢+腐植酸钠的当天,技术人员回访,看到水体不翠绿,水体的透明度明显比早几天要大,蓝藻已经开始退色了。

3、追肥培藻后,回访看到水体黄绿色了,原来翠绿色的藻相没了,剩下都以有益藻为主了。(处理后图片如下)


无论精养虾池还是普通池,水质水色不良大都是管理失常,不换水或少换水,残料过多,底质腐败,水质恶化,养殖密度过大导致有机质大量积累在水体中水质不稳定的结果。如不及时处理,随之而来的就是虾病爆发、浮头、厌食、肠胃炎、白浊、偷死防不胜防。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用对产品,及时处理,更重要的是加强预防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