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晚年提出了心学四句教,作为对自己一生学说的总结: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完全理解它,甚至可能存在误解。那么四句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逐句解释一下: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这句话是对“心即理”的解释,是阳明心学的理论起点。 王阳明认为,人心的本体(又叫本心)是人类社会一切伦理道德的来源与依据,一个人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本心,事事依照本心去做,就不会违背道德。 那么为什么说心之体无善无恶呢? 因为,心之体(本心)是判别善恶的标准,符合本心的是善,违背本心的是恶。本心的层次比善恶更高,所以不能用善与恶来形容本心。 比如,符合法律(本心)的是合法行为(善),不符合法律(本心)的是非法行为(恶),但是法律(本心)本身是合法(善)还是非法(恶)呢?我们只能说它既非合法,又非非法(无善无恶)。因为法律(本心)是判断合法(善)或非法(恶)的标准。 再比如,你见到一个小孩子快要掉进井里去了,第一反应肯定是拉一把,这就是你的本心。你绝对不会这样想:救人是善的,所以我要救他。所以你的本心中根本没有善与恶,但只要遵从本心,所作所为一定是善的。 假如真的理解了这句话,也可以说心体是至善无恶的,这也是王阳明认可的说法。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如果一个人的本心是无善无恶或者说至善无恶的,那么为什么还会做坏事呢? 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私欲,比如好利、好名、好色、好货等等。这些私欲遮蔽了人的本心,所以人产生的意念,有些符合本心,有些不符合本心,有善有恶。 所以王阳明常常说“存天理去人欲”(这是宋明理家们所共同认可的准则),要求人们摒弃私欲,恢复本心(天理)。 知善知恶是良知 人的本心是判断善恶的标准,因此每个人都知善知恶,这种能力就被称之为良知。就算一个人的本心被物欲遮蔽了,但他依然能够模模糊糊的知道善恶。 很多人吵架的时候会说: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亏心不亏心。这说的就是每个人都有良知。 有一次,王阳明抓到一个盗贼,他让盗贼当众脱衣服。贼脱了一件又一件,最后只剩下一条内裤,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脱了。王阳明说,你虽然做了盗贼,但也有羞耻之心,这就是你的良知。 良知不光是知善知恶,还是好善恶恶。良知之知,并非“知道1+1=2”之知,而是知饿知冷之知。你知道饿了,一定会找东西吃,知道冷了,一定会找衣服穿。同理,你知道什么是善,就一定想去做,知道什么是恶,一定不想做。 这就“知行合一”。 为善去恶是格物 当然,在物欲的遮蔽下,有些人可能知道什么是善但不想做,知道什么是恶但想去做。这样的人必须经过一番为善去恶的格物功夫,才能恢复良知。 王阳明说的物,指的并不是客观物体,而是人意识的对象。你想到什么,什么就是物。比如你想孝顺父亲,孝顺父亲就是一物;你注意到山上的一朵花,那朵花就是一物。 因此王阳明说“心外无物”,意识的对象当然在你心里而不在别处。这句话并不是指客观事物不存在 所以你想到什么事情,就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想到善的事情,就去实施;想到恶的事情,就去纠正。这就是为善去恶,这就是格物。 久而久之,你的物欲就被去除了,你的本心也恢复了,你的所作所为就是至善无恶的了。王阳明把这一过程比作磨镜子,磨去镜子上的锈迹、灰尘等等,使镜子恢复明亮。 关于四句教,王阳明的两大得意门生:王畿和钱德洪曾产生了一场争论。 王畿是喜欢独立思考的学生,他认为,心体既然是无善无恶,那么意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知也是无善无恶,物也是无善无恶。所以王阳明的四句教并不究竟。 钱德洪是乖学生,他认为,心体原来无善无恶,但是人被物欲沾染得久了,就会有善恶之见,所以要为善去恶,正是为了恢复本体的无善无恶。所以四句教是完全正确的。 两人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相约第二天请教老师。 第二天在天泉桥,王阳明分别听了他们二人的观点后说,你们俩说的都对。但是王畿的观点只能说给上根人听,而钱德洪的观点只能说给中下根人听。 上根人一旦彻悟本心,所作所为皆出自本心,没有善恶之念,但一切行为都是善的。中下根人虽然见到了本心,但是由于物欲习气的影响,所作所为有善有不善,必须经过一番格物功夫,才能回复本心。 因此把你俩的观点结合起来,就没毛病了,无论什么根基的人,都可以凭借这四句话而领悟圣人之道。 这件事就称之为“天泉证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