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本主义诞生在伊拉克和叙利亚 不是亚当·斯密的发明

 关键决心H 2018-08-11

资本主义诞生在伊拉克和叙

不是亚当·斯密的发明

摘要

1.自由市场和资本主义不是西方的发明;2.亚当·斯密不是第一位解释劳动分工和专业化作用的思想家;3.几千年前,中国知识分子就在倡导自由市场和有限政府。

文 

尼玛·桑南达士

 译 / 禅心云起

 

什么是资本主义?依据我们的现代理解,资本主义是个相对较新的概念,自由市场模式的知识基础,可以追溯到18世纪哲学家亚当·斯密。然而,这种关于自由市场发展的叙事,是有根本缺陷的。

 

企业、银行、先进的商业惯例和自由市场,决不是什么晚近的创新,大约4000年以前,在我们今天称为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国家,就发展了起来。资本主义的故事,需要更好的阐释;因为这些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各个不同社会中,市场对于人类的进步有多么重要,经济发展和市场政策之间的联系有多么普遍。

 

考古学家许久以来,发现和翻译了大量来自古代文明的泥版书。古巴比伦和古亚述(位于当代伊拉克和叙利亚)的许多泥版,都是商业投资使用的凭据。这些泥版表明了,赚取利润的私营商人、相当复杂的投资冒险还有市场定价,在这些文明古国当中都极为常见。约2500年前的天文日志,显示了巴比伦每月甚至每周的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历史学家发现了颇为丰富的证据,证明市场经济是古代中东的创新。荷兰历史学家“罗巴特斯·约翰内斯·范德斯贝克和凯斯·曼达梅克斯在2002年写道:“市场机制在古巴比伦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看来,这是不容置疑的。

 

这不该令人感到意外。鉴于古代中东诸文明的繁荣程度,及其对于人类进步的关键性,这些文明成了企业和市场经济的发源地不足为奇。而另一方面,在更多依靠中央计划的古埃及,停滞不前就是可以预见的。

 

以不同形态出现的自由市场,也在另外三个人类文明摇篮(也就是印度、中国和中美洲)中发育形成。从古至今,中国在自由市场和国家统制政策之间摇摆不定。奉行自由市场的时期,也是中国一度繁荣的时期。

 

再次,这不该是个什么意外,因为我们许多最重要发明源于中国。不过是在最近几个世纪,当欧洲发展和接受了现代资本主义后,欧洲文明才成为全球增长和技术的主导力量。在此之前,这一角色由中东、中国和印度等各个世界市场经济体担当。大约千年以前,第一个已知的原始公司概念Sreni在印度发展起来。【译者注:古印度的sreni与现代公司有好多相似之处,sreni是一个独立法律实体,能够将组织财产与所有者区分开来,构建自己的规则来管理,并以原告和被告的名义进行合同诉讼。古印度还出现了相应的商业诉讼规则和仲裁人。】

 

看起来,人类文明的摇篮或多或少都逐渐发展出了市场经济。连中美洲也是如此,那里的阿兹特克经济和玛雅经济,都呈现出自由市场的某些特征。值得牢记在心的是:如果有人相信现代叙事中资本主义是极晚近欧洲发明的描述,那么人类历史中就存在别的模式,引起了古代东方文明如巴比伦、波斯、中国、腓尼基和小亚细亚(现代土耳其)的蓬勃发展。但实际上,这些地区的繁荣时期,与采用市场经济的时期是重叠吻合的。事实证明,市场与繁荣之间的联系非常普遍。

 

后来,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中东与中、印两国的市场经济传统紧密相连。丝路在中世纪早期迎来复兴,启动了市场交易的伊斯兰黄金时代,还有接踵而至的工业革命(由风力和水力驱动的机械)。现代市场实践比如说来自中东的簿记技术、现代商业种植和工业知识,都激发了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地的市场发展。

 

在东方出现的,可不局限于市场的体制机构,同样也出现了市场的智力后盾。斯密常被认作经济学之父,也是自由市场理想的头一位智力支持者。这种信念源于这样的假设:是由斯密首先解释了市场如何通过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取得发展。

 

然而,色诺芬在同一主题上的写作,比斯密要早上2000多年!色诺芬写下了些什么呢?他在解释古波斯的市场实践,而当时的波斯经济显然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运转的。事实上,斯密生前未发表过的讲稿,证实他似乎只是剽窃了色诺芬。

 

更有趣的是这位古代史学家的另一篇章。色诺芬描写道:居鲁士大帝(当时最有影响力的统治者)还是王子时,就被教导要如何裁决市场交易。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一个明智的统治者,不该根据他所认为有效的交易来管制市场相反,他应该只关心交易是否按照财产权和自愿交易的原则来开展。

 

在公元前550年左右的古代伊朗得到阐明的,正是自由市场思想的精髓本质。并非巧合,居鲁士接下来释放奴隶(比如释放了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镌刻下早期的“权利宣言”,普及标准化金币,兴建了作为丝路源头的王家御道。早期的市场经济与和平交易携手并进。【译者注:刻在居鲁士圆柱上的文献,被学者认为是世界第一份“权利宣言”,它宣称人人有权享有思想和选择的自由,人人应该相互尊重,强调了反对压迫,捍卫被压迫者,尊重人的尊严和承认人的权利的必要性。】

 居鲁士圆柱

公元前7世纪,《管子》作为古代中国重要的政治和哲学文本,描述了逐利商人如何研究市场供需,并通过他们的商业活动,为高效的经济奠定了基础:“他们抓住时机运来奇妙的事物,从四面八方汇聚稀罕的商品。他们日夜忙于商业,向自己的子弟言传身教:应如何赚取利润,看准时机,预测商品对于消费者的价值。”(原文:奇怪时来,珍异物聚。旦昔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相语以利,相示以时,相陈以知贾。)

 

在斯密之前大约2000年前,许多古代中国知识分子提出了自由市场的观念。孔子本人是位有限税收的倡导者。下一位最具影响力的儒家学者是孟子。他提出了市场定价为何应该免于政府插手,以及私人财产保护的理论。

 

古代中国知识分子还批评了对市场交易的国家征税,并提倡个人权利。道家始祖老子早在孟子之前,就奠定了第一个已知的自由至上主义思想基础:倡导个人和经济自由。

 

中国史家司马迁在公元前100年左右解释了,以自身利益行事的个人,何以是创造财富的动力:“因此,农夫提供食物,林工出产木材,工匠制造产品,商人输送货物。这难道需要政府下令来征集吗?这不过是缘于每个人为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而各尽所能。当价格很高时,在竞争压力下,就很快有降价的趋势。每个人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热衷于从事这些工作,就像水从高处流往低处一样,日夜不息,即使没有上司的召唤和要求,民众仍然会主动向别人供给这些货物和服务。这是符合规律的,是事物自然而然的方式。”(原文: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公元11世纪波斯文学主要作品《卡布斯教诲录》中,伊朗神话中的国王凯·卡乌斯根据理性自利的观点,向儿子提供有关经济问题的建议。15世纪的波斯伦理学家阿萨德·达瓦尼写道:“经验告诉我这个有益事实:人以知识为动力,知识以财富为动力。”达瓦尼解释:“对最明智者而言,如果匮乏金钱,他就不能惠及民众;还要操劳生计,就不能完善自身。”

 

这只是举几例来说明一个重要观点:市场经济,其体制机构和智力后盾在人类历史上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当今叙事的认知。自由市场理想的倡导者,应该尽更大努力了解资本主义的故事,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全球吸引力,并为他们的事业寻求更强有力的支持。

 

毕竟,自由市场促进了进步,国家统制导致了停滞,这不仅仅在现代发生;这是全世界贯穿古今的普遍模式。

编者

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