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本”是一个被重视,又被忽视的东西;重视,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整理错题的意义;忽视,是因为整理一本本的错题,似乎并没有什么用,只是把错题从卷子上搬到了本子上,除此之外呢? 小维在网上看到北大、清华学生分享的“错题本使用教程”,感觉还挺有用。 先整理、分享给大家,各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一下“错题本”的制定计划。 一、2017年入学的,清华大学土木大类的冯胤颖的“错题本”使用攻略 冯胤颖的错题整理原则是,必须使错题整理发挥比第一遍做题更大的作用。 要知道你平时做题就像是在题海中漫无目的地捕鱼,而错题整理是精准地找你想吃的那条鱼。 事实上,错题整理,并不是简单的抄写过程,且高中三年的错题整理也不能固定方法。 “我认为,错题整理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采用不同的方法。甚至到了后期,对于不同的学科也有不同的讲究。” 1、错题整理初学阶段:错时订正、顺序整理 第一个阶段,就是初学阶段,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知识掌握得比较薄弱,那么错题的整理方法就比较古老。 在这里重点提一下错题整理分区的问题: 她建议初学时,错题整理的价值在于重新做,彻底掌握;按学的顺序,或者做题的顺序去整理就好,当然用活页本的话微调位置也是可以的。 生物、化学学科在初学期间,她推荐采用随笔整理法。 就是一小条一小条整理错的点,因为生物与化学一开始做的题都是一些小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以后的大考中题目不会出的,像初学一样集中地考的知识点。 所以建议分单元总结小知识点。 2、错题整理熟练阶段:有分类意识,用难度标注 第二阶段,就是较为熟练掌握之后,这个时间跨度是很大的,可能是月考期末的备考阶段,也可能是高三一轮复习。她建议,因为粗心导致的错题是不必进行整理的,即使整理,在第一阶段整理一下就好。 错题整理的目的是对方法的熟练掌握,粗心问题可以通过易错点的总结来解决。 而且,这阶段可以采用难度的标注,来对这个阶段的错题作区分。 以圆锥曲线和倒数为例,针对这两道大题,学校可能会发很多专题性的卷子。 如果你总结的时候,再按着知识点总结,有做重复功之嫌。 冯胤颖建议学生可以向老师再要一套集合所有考点的题目复印出来,在这个部分学完之后,再来细致地做一次,把典型题型、典型思路直接批注在卷子上。 3、第三阶段:按考点分类 第三阶段,就是十分熟练掌握之后而且已经复习多次。对应的时间阶段大概是在高三一轮复习进行中或者结束后。这时,章节的意识应该淡化,应该强化的是“题型”的意识,依据考点分类。 这个阶段错题整理既是梳理思路和方法,又是要引导自己融会贯通,把知识学成一个整体。 “错题整理是很多的,复习笔记就会少很多,但大考前携带的应该是盲点对应的知识整理,那就更加少了,却更加精华,个个都是你的雷区。” 二、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徐雪桥的“错题本”使用心得 1、“错题本”的意义、作用是什么? 真正想要做“错题本”这件事,并且因此而受益,你就得首先十分清晰【自己想要实现什么】,想明白【自己做错题本是为了什么】,把整理错题的过程化为一个意识上主动的过程。 在整理错题的过程中,如果能和知识总结高度结合的话,(从错题中总结)可以把整理错题的过程也变成一种知识总结,这有助于构建学科体系,将整个知识结构理解得更加深入,最大限度地发挥错题的价值。 2、“错题本”应该总结什么内容? 我认为整理错题,是为了实现“汲取错题中的价值”这一效果,并不需要一种特定的形式。并不是说必须把题目抄下来,把完整过程附上去才叫错题本。【只要是对犯过的错误进行的提炼,反思,总结所得出的内容,都叫做错题的整理。】 还要记下一些答题注意事项:如,字迹、书写顺序等。 如果你尚未开始,那么年代久远的错题可以不必去纠结,但只要你选择开始去做这件事,就希望你能够一直坚持到高三,不要放走身边的任何一道错题。因为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可能在高考中决定你的命运。 三、学习英语时,如何整理错题本? 英语题,似乎并没有什么答题的思路之说,英语试卷中的一个题目便是一个知识点。整理英语科目的错题本,似乎只能是整理一道道的错题。 或许,你应该明白,你错的原因在哪里? 单词、语法、短语搭配的介词使用,还是...... 但,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能做到这种“明白”,是比较难的。 是否有能帮基础较差的同学进行错题整理、并对其中考察的单词知识点进行提炼的工具呢? 有! 维词app:在【我的】页面里的【错题本】就有这样的功能。 每一道被自动收录进错题本的错题,都有【单词详情】的解释内容。专门将单词详细解释,适合单词不熟练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刷题并不适合,打基础才是最重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