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过三伏天,是该避暑?还是该防寒?

 云游看天下 2018-08-11

进入三伏天后,不少中老年人都必备过伏“武器”,比如雪糕,空调,电扇等等,其实你真正要做的不是防暑,而是防寒!如果在这个时候生病,可能留下病根!那么中老年人该怎么过好这个三伏天呢?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本期电视专家:

三伏天是哪些天?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今年的三伏时间共40天:

初伏:7月17日-7月26日, 10天

中伏:7月27日-8月15日, 20天

末伏:8月16日-8月25日, 10天


注意!三伏天六大疾病易高发~


心脑血管疾病

起因: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症状:心悸、气短、胸闷、眩晕、四肢无力。

应对方法:保持良好的作息、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锻炼身体,夏日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高血压患者平时要监测血压。

中暑

起因:天气湿热、长时间暴露于室外、人员密度大且空间较封闭,容易引起中暑。

症状:轻者口渴、头痛、疲乏虚弱、多汗、恶心呕吐、心悸、面色苍白;重者大汗淋漓、心动过速、高热、意识模糊,甚至昏厥、休克。

应对方法:脱离热环境、选择凉快通风处休息、补充水分或电解质饮料,亦可服用藿香正气。平常不在室外长时间停留,注意室内温度调节及通风,可预防中暑。

感冒发烧

起因:室内空调温度过低,以至于室内外温差较大,一冷一热容易导致感冒发烧。

症状:鼻塞、流涕、咽部不适、咳嗽发烧。

应对方法:室内温度不能过低,多吃新鲜水果补充维生素,及时增减衣物,提高抵抗力,适当运动。

颈肩腰腿痛

起因:中老年人腰腿问题较多,出汗后对着空调吹凉风,湿寒之气容易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

症状:腰腿疼痛,颈部肌肉痉挛、后背酸痛,关节发麻、发胀等。

应对方法: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过肩过肘,不露腰,不露颈椎,不露膝。睡觉最好不用竹类凉席,可选用亚麻、真丝等凉爽的织物类作为床品。

肠胃病

起因:夏季容易出汗,让人感觉黏腻不爽,有时候吃东西,也感觉没有胃口,吃下去难以消化,这是为湿邪所困的原因。

症状:腹痛,腹泻,肠鸣音亢进,发热,里急后重,严重者出现脱水。

应对方法:饮食有节有洁,忌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注意保暖,避免胃肠受凉。勤洗手,及时补充淡盐水,家中常备止泻药物。

皮肤病

起因:夏季湿气较重,皮炎、湿疹等皮肤疾病的发病率也会逐步上升。

症状:皮肤上出现粟粒红色丘疹,水疱,或伴有糜烂,渗液,结痂,瘙痒。

应对方法:出现以上症状忌搔抓、忌热水烫洗及肥皂水洗,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穿纯棉衣服,坚持局部用药。

老年人三伏天养生误区


三伏天为什么要防寒?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刻,从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受寒,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


三伏天防寒做好三件事~

避免冷风直吹

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夜晚睡觉时,门窗别开小缝儿,以防虚邪寒风,空调温度更是不宜开得太低。

保护咽喉和后心

咽喉和后心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护好这两个部位,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

饮食少寒凉

中老年人在三伏天要注意少吃冰冷、寒凉食品,易出现鼻炎、咽炎等呼吸疾病以及反复的扁桃体发炎、发烧、脾胃不和等问题。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99%人还读过以下精彩内容

● 蹲久了一站起来就头晕眼黑,是病还是贫血了?

● 老年人学会这几个姿势,可将摔倒伤害降更低~

● 切西瓜小技巧:这样下刀,吃瓜不脏手哦~


退休俱乐部服务热线:

021-622273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