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大自主车企不产燃油车了?靠电动车能咸鱼翻身?

 昵称2472300 2018-08-11

本文转自:懂车,作者:博彦


此前许多国家和车企都相继公布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而国内车企也总算赶了一次“潮流”,截止到目前共有三家自主车企明确的给出了时间表,而它们能如此果断放弃仍有巨大市场的燃油车,与双积分政策以及自身竞争力减弱不无关系,但要想靠着电动车翻身,并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北汽:2020年北京停售、2025年全国停产停售  


北汽集团“停售传统燃油车”的时间表其实早在去年年底就已公布,在最近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表示7月底之前已在北京停产了所有自主品牌燃油车,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



至于为何会如此激进,主要原因还是北汽在自主燃油车上表现不佳,去年北汽自主燃油车销量只有23.6万辆,相比2016年腰斩了近一半,虽然旗下品牌众多,包括北京BJ系列、绅宝、威旺、昌河、幻速等等,但道理相信大家都懂,这些车在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力,属于吊车尾的那几家。而去年全年北京汽车的收入为1341.59亿元,其中北京奔驰就贡献了1167.73 亿元,占总收入的87%,北汽之所以能保持盈利,全靠奔驰这个合资品牌。



而北汽押宝新能源车也是有底气所在,去年全年北汽新能源EC系列的销量达到了78079辆,夺得了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冠军,并且份额达到了整个市场的10%,同比增长更是高达1791.4%,市场的反馈无疑很给力。



此外,北汽在去年还推出了“ARCFOX”高端电动车品牌以及个性化的电动小车“LITE”,创新力也很足,产品涵盖微型、小型、紧凑型、中大型轿车、小型SUV等,看上去前景一片美好,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目前北汽新能源车主要的优势就在于补贴,不过一旦2020年新能源车补贴全面退坡,这一优势就会变成劣势,在这之前造出低成本、高性价比的车型至关重要。


此外在新能源技术、品质品控上,北汽并没有优势可言,反倒是在产品质量上的诟病较多,虽然取得了不错的开头,但未来并不是万事无忧。


  长安汽车:2025年停售燃油车  

 

和北汽相比,长安在燃油车方面虽然表现还不错,但还是出现了滑坡,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的零售销量为466723辆,同比下跌10.8%,即便挤进了前十,但跌幅仍然是最大的。



旗下的主力产品中,CS75在年初遭遇了“机油门”,虽然及时补救但没能挽回消费者的心,上半年销量同比销量同比下滑27.5%,更不用说CS35和CS95了,只有CS55以及轿车产品表现亮眼,并且接下来还将推出轿跑风格的CS85,同样不被看好。


除了销量的压力,品牌的价值也被挖掘殆尽,而在更高级别的市场,长城、吉利甚至奇瑞都已经或准备出手,长安却只能主攻低端市场,在没有新品牌推行下,转投新能源或许也是无奈。



此外双积分考核对于长安来说也是一种压力,距离达标还有不小的距离,不过长安所声称的停售燃油车并不代表会放弃内燃机,未来搭载有内燃机的混动车型也将继续存在。



几年前的“自主一哥”现在被迫去专注新能源,虽然是顺应潮流,但看着还是有些心酸,但并不意味着它就能在新能源领域大展拳脚了,电池技术的突破、配套服务的建设、良性的电池回收链条都是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即便长安已经与比亚迪、蔚来将展开合作,但打铁还得自身硬,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海马汽车:2025年淘汰传统燃油车  


就在上个月,海马汽车也公布了停售燃油车时间表,和前两个相比,它销量既排不上号又没合资品牌输血,只能壮士断腕全力主攻新能源车型,今年上半年,海马汽车的累积销量才35778辆,还不及轩逸一个月的销量,同比下降幅度更是达到43.43%,亏损连连,此前甚至已有10年未对股东分红,去年共亏损约9.4亿-10.4亿,同比下降了532%!



不过虽然规划好了时间表,但距离2025年还有一段时间,海马汽车当务之急是把这几年撑过去,在与马自达分手后,海马汽车相当于没了主心骨,一直表现得浑浑噩噩。好在去年9月,海马汽车与小鹏汽车签署了《小鹏品牌汽车合作制造框架协议》,两者将共同研发、生产、销售小鹏新能源汽车,但代工并不能止损,海马自己能拿的出手的产品只有海马E3,但它仍在电动车市场排不上号。



而作为海南本土唯一的整车企业,海马汽车也算是赶上了好时候。海南作为国内率先宣布禁售燃油车时间的省份,必定会大力扶持省内的新能源车企,但在此之前同样面临上述两家在电池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投入大量的资源后,理应会有所回报。


  写在最后  


这三家车企之所以能如此果断,既有燃油车销量下滑也有政策驱使的因素,而目前新能源市场空间巨大,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得有过硬的产品,这也是三家车企目前最大的问题,不过序幕刚刚拉开,到底谁有真本事,我们也走着瞧。




8月25号在重庆

我们邀请了中汽研的资深专家分享

电芯及PACK系统安全可靠性测试标准与测试评价

会上,他将给我们分享:

1、国内电芯/PACK安全可靠性标准及测试项目介绍

2、单体/模块安全测试评价国内外标准对比分析(GB/T、UL、SAE、ECE、UN、ISO、JIS)

3、单体/模块安全测试案例与经验

4、电池包/系统安全测试评价国内外标准对比分析((GB/T、UL、SAE、ECE、UN、ISO、JIS)

5、电池包/系统安全测试案例与经验

6、研发验证类测试评价(底部球击/冷却液泄漏等)

了解更多活动内容,点击:50 车企精英齐聚重庆,探讨动力电池系统安全与可靠性!


- 热门文章阅读 -

[荐书]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内容摘选完全版

[科普] | EV,BEV,HEV,PHEV,FCV,都是什么鬼?

[干货] | 特斯拉工厂最全视频,一次看个够,速速收藏

[干货] | 宝马i3\大众e-up\日产LEAF的动力电池生产视频合集

[解析] |形锂离子电池与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成本分析

[干货] | 一文看懂软包锂离子电池制作工艺流程

[技术] | 锂电池极片辊压工艺基础解析

[技术] | 锂电池极片挤压涂布厚边现象及解决措施

[干货] | 电极在高速干燥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

[干货] | 浅谈锂离子电池内短路模拟

[技术] | 充电制度对NMC材料寿命的影响分析

[干货] | 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17版)

[前沿] | 锂离子电池掘墓者?双离子电池来袭

[聚焦] | 锂电池产业链的中日韩大战

[聚焦] | 中国IGBT真的逆袭了吗?

[解析] | 深度揭秘丰田普锐斯电驱控制器

[解析] | 电驱控制器中的战斗机,特斯拉的

[干货] | 锂电池公司如何构建一流的质量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