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国邮票发行经历三个高峰时期

 中土闲鹤堂 2018-08-12

纵观半个多世纪以来新中国邮票发行的轨迹,可以看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邮票艺术出现了三个高峰时期。

第一个高峰期在新中国成立后至1964年,表现在:邮票突出反映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隆重反映新中国开国大典和经济建设成就。首次以系列邮票形式,连续发行5组共20枚《伟大的祖国》邮票,一、三组内容为“文化瑰宝”“敦煌壁画”,第二组表现了水利、铁路、石油工业、农场建设成就,第四组为“古代发明”,第1图为战国时期的“司南”。这是一种利用磁石特性而制成的一种指示方向的仪器。 

 特5-伟大的祖国

2图为东汉的“地动仪”,东汉科学家张衡是于公元132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和记录地震的仪器,称为“侯风地动仪”,既能测出地震,又能测出其方向,开创了人类使用仪器观测地震的新纪元。 

 敦煌壁画-供养人

3图为晋代的“记里鼓车”。充分体现了2000年前我国机械工程技术的高超水平。第4图为明代的“洋仪”,这是观测天体球面坐标的仪器。4枚邮票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这些发现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敦煌壁画-飞天

第五组为“古代文物”,有新石器实地的彩陶,商代乐器“石罄”,西周青铜器和战国漆器。还有中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祖冲之、僧一行、李时珍。 

 彩陶罐-新石器时代

为了永志新中国开国盛世,也连续发行了5组邮票。图案有国辉、首都北京(天安门)、国旗、领袖和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成就在邮票上得到了充分展现:《经济建设》全套邮票8枚,重点反映了钢铁、煤炭、重型机械、发电、铁路、海港、纺织和地质勘探等领域的新成就。《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全套18枚邮票,全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新气象、新成就。同期还专门发行邮票反映《无缝钢管厂及大型轧钢厂》、《新建二十二万伏超高压送电线管》、《康藏、青藏公路》、《治理黄河》、《我国第一个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等等,首都新建的几大建筑也出现在邮票上,有北京天文馆、北京电报大楼、中央自然博物馆、首都机场、民族文化馆、人民大会堂、北京铁路车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纪念碑等等。看了这些邮票,令人无比兴奋和激动。为新中国的建设成就而骄傲。 

 淮河水闸

第二个邮票高潮,是1977年至1982年期间,科学的春天迎来了邮票的春天,邮票发行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曲折后,又出现了新的面貌,突出表现在发行了一系列的小型张、小全张,成为新中国又一时期的珍品,包括《全国科学大全》小全张,《奔马》小型张,工艺美术《飞天》小型张,《公路拱桥》、《长城》、《山茶花》小型张,《齐白石作品选》、《荷花》及生肖“猴”票,都是集邮爱好者者追逐的珍品,升值都很多。 

 《全国科学大会》小全张

第三个邮票高峰,出现在新世纪之后,主要表现为邮票印制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并融入高科技,使邮票体现了创新性、高潮的工艺达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2003年发行的《毛泽东同志诞生110周年》邮票为胶雕套印,这套邮票与我国以前发行的雕刻版邮票有许多不同之处。四色胶印、三色雕刻多色套印,人物层次、景物细部等多是以雕刻版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三色雕刻是通过同一块印版压印到纸张上面,人物传神,层次丰富,令人赏心悦目。 

 《清明上河图》小版张

20041018发行的《清明上河图》经过了10多次试印探索,直到2003年我国引进成功国际先进生产的四胶一雕法“格贝尔”印刷机,用特制的防伪胶雕纸,防伪特种油墨,高科技雕刻版结合新理念的结晶,再现了原画的神韵风貌,这在我国邮票中是前所未有的。

从以上新中国邮票及其三个高峰时期的代表作可以看出,与以往中国邮票相比,面貌为之一新。新中国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新气象,新成就在邮票上得到充分的反映,设计印制精美,邮票的功能已超出邮资凭证的范围,而成为形象的教材,历史进程的记录,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者,人们乐于收藏的小型艺术品和珍贵文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