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升与落地

 nizijun 2018-08-13

飞升与落地

   作者:蒋勋
  不同的民族在开发身体经验里有非常不同的特性。譬如,提到西方的舞蹈,以传统来讲,我们立刻想到的就是芭蕾舞。芭蕾大概是17世纪从法国的宫廷流传出来的,为了表现宫廷的优雅礼仪,他们练出一种踮起脚尖走路的碎步,后来就慢慢发展出芭蕾这样的艺术形式。我们会发现,芭蕾对身体的经验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在脚,特别是在足踝。
 
  人的小腿到脚掌中间是一个垂直的关系,可是芭蕾开发的经验是违反人体自然状态的,它要整个的脚立起来,做这个动作非常难。尤其是西方芭蕾舞里面女性的脚踝,穿起舞鞋以后,她整个人几乎就是一条直线,脚掌完全与地面垂直,然后她跟地板的接触只有细细的脚尖这一个点。

  那么她美在哪里?

  我们知道,如果有一个脚掌踏在大地上,我们叫踏实;可是如果我们把脚尖踮起来,意思就是说,我希望追求一个东西是往上飞扬的。

  学芭蕾的女孩走路都是八字脚,身体很瘦,基本上她们的脊椎都是往上提的,这是她每天受基本功训练的结果。这是我刚才所提到不同的文化会发展出不同的身体美学。

  我们欣赏芭蕾的时候,觉得舞者身体最美的部分全部是往上飞起来的力量。往上飞的时候,他的足踝非常美,有点像鸟的飞翔,所以芭蕾舞剧《天鹅湖》很有名,里面基本的动作都是在模仿鸟的飞翔。在那些有名的芭蕾舞剧里,常常有一个动作是扮演王子的男舞者把扮演公主的女舞者整个儿举起来,两个人的身体变成一个往上的抛物线,好像变成一个升起来的感觉。

  而在中国的舞台上,你很少看到一个男舞者会把女舞者举起来。比如我不能想象《白蛇传》里的许仙会把白蛇举到天上去。我们没有这个部分,在东方的身体里面,它不太追求身体的垂直线,它追求的是一个水平移动的美。比如中国传统剧场里的“跑圆场”,你常常看到一个演员,在舞台上跑一个圆形的就叫作跑圆场。这种移动的形式跟西方往上飞翔的美形成了两种非常不同的感动力量。

  我看芭蕾的基本功,常常在做提气,让气息往上飞,然后整个身体往上拉。可是在传统中国的剧场,演员练功的时候常常是蹲马步,往下沉,沉住气,这是两种很不同的训练方法。

  这种审美在建筑上也有体现。西方代表性建筑大教堂,都是垂直线的,往上飞起来的。中国的建筑很少强调垂直线,如果你去北京的紫禁城,基本上最美的线条一定是水平线,比如屋顶的水平线。因此人的身体也稳稳地踏实在地平线上,所以东方人的身体呈现出一种稳重、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