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士说他能活到93岁,他却只活了56岁,临终却夸奖算得准

 小珏说历史 2020-12-01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朝政混乱,出现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两大顽疾,后来又有牛李党争彻底消耗了王朝的元气。牛李党争的一个主角就是李德裕,他的发迹要从父亲李吉甫说起,而这个李吉甫,则是不折不扣一个贤相。

李吉甫出身于名门望族赵郡李氏,他不用参加科举,凭借门荫就进入了仕途。他学识渊博,又深入百姓之中,了解了当时的时弊,对于国家大事有很深刻的理解。他曾受过名相李泌等人的器重,也曾受到过贬谪,担任多地刺史。

虽说刺史也是要职,但是在那个时代看来,既比不上节度使手握大权,也比不上宰相位高权重。李吉甫有一些灰心,他的家境宽裕,并不缺钱,不需要用俸禄也能做一个富家翁。因此,在贬谪东南期间,他心生倦意,随时有挂冠而去的可能。

就此此时,当时一个相士袁隐居就在他管辖的州郡,李吉甫让他来到自己家中,请他为自己占卜吉凶。袁隐居名气很大,当时就写成了一百二十章的《阴阳占诀歌》。他与李吉甫交谈之后,也听闻了这个年轻人对境遇的抱怨,淡淡一笑:

公之禄真将相也!公之寿九十三矣。

李吉甫却苦笑道:谢谢您的好意,先不说我能不能当上宰相,起码我的家族先人之中都没有人活过七十岁的,我怎么又指望活到九十三呢?(吾之先未尝有及七十者,吾何敢望九十三乎?

袁隐居却坚持说这就是命数,他看得没错。起身告辞时,李吉甫将袁隐居送出门,袁隐居却盯着李吉甫,意味深长地说:勿要妄自菲薄,好自为之。

这段故事记载在《太平广记》之中,说教的成分可能居多,但我宁愿相信,也真有这样的相士规劝过不得志的李吉甫。

信仰的力量有时候是很强大的,自从有了袁隐居的这句话,李吉甫就有了追求,而且他再也不担心自己达不成愿望了。他相信,自己能活到九十三岁,其间还能拜为宰相,根本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止他。他也再不畏惧和阴险小人斗争,因为他始终相信自己必定获胜。

贤相陆贽曾经怀疑过李吉甫的人品,亲手贬谪过他。后来陆贽被裴延龄排挤到忠州后,裴延龄又故意让李吉甫担任忠州刺史,摆出一个借刀杀人的架势。然而李吉甫气量恢弘,根本没有为难陆贽,还处处以宰相之礼相待,两人结为至交。这也让李吉甫遭到了裴延龄的忌恨,然而李吉甫却丝毫没有后悔。

唐宪宗刚刚继位,就召回了早已仰慕良久的李吉甫。他直言清除奸邪小人,又推荐了高崇文平定了西川节度副使刘辟的叛乱,稳定了朝政大局。等到杜黄裳被罢相后,李吉甫当真就坐上了宰相的位置。

当时的宰相,谋私利己的多,一心为公的少。李吉甫担任得知自己拜相的消息,涕泪横流,他告诉下属,自己能够报答朝廷的,就是多多推荐有德才的人。几个月之内,他任命了数十个后进学子,“当时翕然称吉甫为得人。”

当时的节度使逐渐成为唐朝中晚期的顽疾,李吉甫根据自己的经验,建议给与节度使下属州郡刺史更多的权力,并且禁止刺史拜访本道节度使,以制止节度使的权力过分膨胀。更绝的是,在他为相一年多的时候,他共调换了三十六个藩镇节度使,使得他们很难扎根对抗朝廷,有效遏制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尽管他因得罪人太多,中途罢相,但他推荐的裴垍很好执行了他的既定方案。而等到裴垍病退之后,李吉甫再次为相,继续为朝政尽心竭力。苏辙曾对唐宪宗这段时期的用人,无不赞叹道:

宪宗初用杜黄裳、李吉甫、裴垍、裴度、李绛,后用韦贯之、崔群。虽未足以方驾房杜,然皆一时名臣也。故开元、元和之初,其治庶几于贞观。

后来,李吉甫病逝,时年仅仅五十六岁。然而临终前,他回忆袁隐居的话,不仅感慨没有让他自暴自弃,更为佩服相术的神准。因为那一天正好是元和九年十月三日,刚好是九十三之数。(时元和九年十月三日也。校其年月日,亦符九十三之数,岂非悬解之妙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