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的村寨,群山环绕、梯田层层,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般具有依山傍水的特点。寨中民居依山势而建,层层错落,为多用杉木建造的多层吊脚楼干阑式建筑。 烟雾缭绕的侗寨 在群山村寨中鼓楼是最显眼,也最具有侗族特色和灵魂所在的标志性建筑,是侗族一村一寨或同一族姓社会、政治、文化等聚众议事的多种文化活动中心。自由错落的侗寨民居则多以鼓楼为中心建造。 黎平肇兴侗寨 龙额镇上地坪侗寨全貌 侗寨鼓楼集塔、阁、亭与一体,具有宝塔之影子、阁楼之壮观,并呈现密檐的外形。鼓楼底部平面形式多为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其檐层多为奇数,飞檐重叠,层层向上,内部穿斗结构,攒尖顶或歇山顶,外形酷似一个大杉树。虽然鼓楼内部层层叠叠,但是其内部结构的楼层却没有檐层之多。 侗寨鼓楼 金泉鼓楼剖面图 在鼓楼的顶部设计和装饰中,楼顶为连串葫芦形的顶尖,直刺苍穹,刹柱装饰则多吸收了佛塔顶部等构件的元素。 鼓楼刹柱装饰吸收佛塔顶部钵、瓶、坛等构件 如果说鼓楼是侗族人民的中心所向,犹如太阳般存在,那么,侗族的风雨桥则是其建筑艺术的精华。风雨桥一般由巨大的石墩、木结构的桥身、长廊和亭阁组合而成。风雨桥架在村寨的河流上或穿寨而过的小溪上,全部桥身用杉木横穿直套,卯眼相接,不用一根铁钉和铁部件,结构极为合理。桥顶部盖有坚硬严实的瓦片,外露木质表面涂有防腐桐油,历经风雨,仍坚不可摧。 者蒙风雨桥 地坪风雨桥 者蒙风雨桥平面、剖面 鼓楼和风雨桥是贵州侗族民居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如何将这些特色鲜明的建筑的建造方法和装饰手法等文化特色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并加以创新,有效地传承下去,是当下设计师需要去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特色积淀,多样的地形、民族构成,是传统文化和建筑类型呈现丰富多样的形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建筑功能和空间要求的日益提高,为适应更 灵活的空间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多种使用要求,传统建筑形态也在不断随之发展、更新。
黔东南建筑中的鼓楼和风雨桥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它们作为地域中独特的符号象征,在具有优美的造型之外,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黔东南州体育场的建筑设计中则吸收了侗族建筑的特点,看台后部设计有一圈回廊,形似侗族的风雨桥、鼓楼。 黔东南州体育馆 凯里博物馆、凯里体育馆顶部也采用了经典的鼓楼或风雨桥的文化元素,将其叠加于大片竖向或者横向带形窗组合的白色墙体上,使建筑的天际轮廓犹如一条起伏的彩带。 凯里体育场 凯里博物馆 贵州的特色来源于自然生态资源、民族文化资源、民居文化资源等。然而,在特色的传承和创新中,并不能流于表现,而要挖掘其内在的核心。地域建筑的设计构成不仅仅是创造符号的构成,更是实现建筑价值的过程。不同属性的建筑便可沿用不同的传承手法。
传统建筑是最能代表当地文化的特色元素,它能真事地反映地方过去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状态,是城市文明的物质载体,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对于传统建筑的,文明要好好保留,它们是塑造地方特色最好的素材。 夜幕降临,灯火阑珊,大山深处静谧的山寨,继续诉说着它的古老历史,诉说着它的过去和现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