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 名老中医贾六金辨治经验方

 昵称57831152 2018-08-16



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肝常有余,脾胃柔弱,经脉未盛,易为内外因素所干扰。气机不利,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治疗以调理气机、疏通经脉为主。贾老师认为小儿腹痛多见于肠虫症、急性肠炎、便秘、腹型癫痫、腹型偏头痛、过敏性紫癜、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热时伴有的腹痛、乳食积滞、肠绞痛、肠套叠、再发性腹痛(此类腹痛多与精神紧张有关)。



关于小儿腹痛的中医病因病机,贾老师认为其原因主要是因食、因虫、因寒、或因伤食感寒或肝郁气滞。贾老师临床辨治小儿腹痛常从腹痛的部位、性质、轻重着手。



腹痛部位:


若中上腹疼痛,病变多在脾、胃、大肠、小肠;


若小腹疼痛,病变多在膀胱、小肠、冲任两经;


若少腹疼痛,病变多在肝经、或大肠;


绕脐疼痛,多为蛔虫证;


脐右下腹痛,病在阑尾部位,多为肠痈。


腹痛性质:


小儿腹部冷痛,得温则缓,多为寒痛;


腹部灼痛,拒绝温敷,多为热痛;


久病腹痛,时轻时重,喜按喜暖,得食则痛减,多为虚痛;


突发腹痛,痛势急剧拒按、拒抱、拒食者多为实痛。


腹痛轻重:突发腹痛,痛势急剧拒按多重;


久病腹痛,时轻时重,喜按喜暖多轻证。



腹痛示意图


贾老临床治疗小儿腹痛,常用自拟香乌止痛汤加减,效果显著。其方药组成为:


香附 10 g,乌药 6 g,枳壳 10 g,白芍 12 g,砂仁 10 g,陈皮 10 g,姜半夏 6 g,甘草 6 g。


临证加减:


伴有食积,加苍术、厚朴、炒三仙等,


大便干燥加郁李仁 10 g;恶心、呕吐加藿香 10 g,黄连 6 g;


腹痛甚加广木香 10 g,元胡 10 g;


感寒腹痛加高良姜 10 g,藿香 10 g,官桂 6 g,羌活 10 g 等;


脾胃虚弱加四君子,脾胃虚寒合理中汤。


石某,女,9 岁,2013 年 11 月 2 日初诊于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家长诉患儿脐周痛 6 个月,时轻时重,纳差,时有盗汗,眠可,大便偏干,日一行,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体重:25 kg。检查:腹部平坦,触诊: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脐周压痛(±),血常规及大小便常规、潜血均正常。腹部 B 超示:腹部未见异常。诊为脾虚气滞型腹痛。



治法: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处方:太子参 10 g,炒白术 10 g,茯苓 10 g,炒苍术 10 g,厚朴 10 g,陈皮 10 g,炒白芍 10 g,香附10 g,广木香 10 g,乌药 10 g,广砂仁 10 g,白蔻仁10 g,炒三仙各 10 g,鸡内金 10 g,炒莱菔子 10 g,甘草6 g。共 6 剂,日 1 剂,水煎 200 mL,早晚分服。

2013 年 11 月 10 日患者前来复诊,家长诉患儿腹痛大大减轻,饮食较前好转,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脐周压痛(-)。


原方续服 6 剂巩固疗效。嘱其节制饮食,勿贪凉饮冷;讲究卫生,生吃瓜果要洗净,避免不洁食物入口。1 月后随访腹痛未再发。

贾老师自拟香乌止痛汤是在仲景芍药甘草汤、香砂平胃散及柴胡疏肝散的基础上合方化裁而成,方中香附疏肝理气、解郁止痛;乌药行气止痛、温经散寒;枳壳行气除痞;白芍养血敛阴,砂仁温中化湿;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本草纲目》谓“白芍益脾,能于土中泻木”;与甘草同用,缓急止痛,又酸甘化阴,制理气药辛香刚燥之性,以防耗气伤阴。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共成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剂,临床应用,每获良效。


本例患儿间断腹痛 6 个月,伴有纳差,理化检查未见阳性体征,贾老师结合舌脉,诊为脾虚气滞型腹痛,治疗用自拟香乌止痛汤加味,方证相应,一诊即症状缓解,二诊巩固后迅速获愈。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小儿腹痛应仔细了解病史特点,进行全面细致的查体,并结合西医有关辅助检查,在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方可确立本病的诊断,以免误诊,贻误治疗。此外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对本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推荐书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