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追问 轿子,在宋代也叫做肩舆、檐子。《宋史·舆服制》描述官轿的外形说:“正方,饰有黄黑两等,凸盖无梁,以篾席为障,左右设牖,异以长竿二。”凸起的顶盖,正方的轿厢虽然并不都围以蔑席,但两侧一般都有个窗牖,左右各有一根抬轿的长竿。宋代以后的轿子似乎一直是这种外貌与形制。 《水浒传》里提到最多的是山轿,专供上下梁山的好汉们乘坐。晁盖等七人初上梁山,“小喽罗抬过七乘七轿,七个人都上轿上,一径投南山水寨里来。”宋江在刺配江州途中被梁山英雄请上山,也是“过山前大路,却把山轿叫人抬了,直到断金亭”。宋人林洪的《山家清事》有“山轿”条,说“山轿则无如今庐山、建昌”,一般有身份的人乘着郊游,“良便游赏”,又说山轿实行“高下轮转之制,或施以青罩,用肩板、棕绳低舆之。”“高下轮转之制”,颇费人猜详,从林洪以谢公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为譬,大概是高矮两个轿夫轮换,上山是矮前高后,下山则反之,与“用肩板、棕绳低舆”一样,都是为了在山路行走是降低身的重心,增中乘客的安全感与舒适度。 山轿,也称山舆。乘这种山轿,乘客的感觉与山路平险与轿夫水平,大有关系。据范成大《吴船录》,他游峨眉山,“以健卒挟山轿强登”,为确保安全,“以山丁三十夫曳大绳行前挽之“。前一段山路还不陡峭,他有诗云:”身如鱼跃上长竿,路似镜中相对看。‘心情十分畅快。但走了一段,就情绪大坏,赋诗竟说:”悬崖破栈不可玩,舆丁挟我如腾狙“,腾狙就是跳踉不已的猿猴,他也一下子从欢快的鱼变成烦躁的猴了。水浒》在武松打虎那段,还写过两种轿子: 兜轿,也叫兜子,是一种简易轿子。这种轿子没有轿厢,只有用布或竹蔑制成的座位,成本低廉,设备简陋,一般百姓在非正式场合使用。猎户们得知武松打了虎,心怀感激地要把他抬到财主家报喜,但没有像样的轿子,便只能委屈他坐兜轿。武松去见阳谷知县,是以打虎英雄的身分正儿八经的谒见地方官,因而那上户人家就特地准备了凉轿,凉轿,显然是区别于暖轿,专备夏天使用的。武松打虎正值夏秋之际。乘凉轿正当其时,据《夷坚志》记载:薛弼知福州,“尝乘凉舆出”,被城门外榕树上的白鹭粪弄脏了衣服,以为不吉利。由此可见,凉轿不仅轿厢四面敞开,内外通风。连轿恐怕也不是全密封的,否则鸟粪就不会落在他的衣服上。 与凉轿相对应的就是暖轿。,《水浒》第五十八回写鲁智深前往华州搭救史进,其时正是冬春之际,在城里遭遇贺太守,“看那太守那乘轿子,却是暖轿,轿窗两边。各有十个虞侯簇拥着。”宋元之际说话本《杨拦路虎传》也说到“摆布那暖轿、马匹,即时出京东门”。 暖轿的轿厢四周围以帏幔,显然以保暖性较好而得其名。暖轿由于轿厢被布幔遮得严严实实,轿内乘客便不能眺望窗外的景色,也是一大遗憾。 《水浒》写的轿子种类并不多,这也许与其内容有关。实际上,宋代轿子品种繁多。以乘坐着的身份分,则有銮舆和檐子。銮舆是皇帝的专用轿。檐子则供达官贵族及其家属所用。据《东京梦华录》,这是京城盛行的豪华型大轿,高五尽许,阁四尺许,深达八尺,最大的可乘坐六人。轿箱两壁栏槛都雕镂金花,刻以人物神仙。竹舆、藤轿、板舆、梯轿是以制作材料而言。梯轿就是今天山区还在使用的滑竿,范成大入川时,他自《戒指儿记》提到“悄悄地用一乘女轿抬到庵里”,女轿显然是女性专用的。花轿是最令人感兴趣的。也叫花舆或花檐子。南宋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描写张待诏嫁女给李押录道: 这张待诏有一般做花的相识,都来与女儿添房,大家做些异样罗帛花朵,插在轿上左右前后:“也见得我花里行肆!”到当日,李押录使人将轿子来。众相识把异相花朵插得轿子满红。因此,至今留传“花灯轿儿”,今人家做亲皆因此起。 这当然是小说家言,但反映的风俗却有史可证。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婚礼上,男方必以花轿到女家门口举行迎娶仪式,女方则索要彩缎等物,死乞百赖不肯起轿,时谓“起檐子” 北宋中期以前,从制度规定来说,即便对官员乘轿也是有严格限制的。开国大臣赵普晚年因有足疾,宋太宗特许他乘檐子入见。赵普视之为莫大的殊荣,感激涕零地上奏谢恩。但到北襟哲宗时,有官吏报到说:“京城士人与豪右大姓,出入率以轿自载,四人舁之”。宋代原先非官不得乘暖轿的规定也形同虚设。东京城里,不仅不是品官的一般富民都乘坐暖轿,就连倡优、下贱,遂以为常。国家的行政命令阻拦不住轿子在民间生活中的流行。这从《清明上河图》里颇有颇子往来,也可以得到印证。南渡以后,宋高宗“诏许百官乘轿,王公以下通乘之”,而据朱熹所说“自南渡后至今,则无人不乘轿”,朝迁的诏令只不过是对现实生活迟到的承认。 旧时轿又称“肩舆”、“平肩舆”。“轿子”之名,据说最早始于宋。 轿子也是中国古代的传统交通工具之一。二人抬的称“二人小轿”,四人抬的称“四人小轿”;八人以上抬的则称之为大轿,如“八抬大轿”等等。在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下,轿子和其它事物一样,在使用上也是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违规则要受罚。历代史书对此都有明确而严格的记载。《明史》载:“弘治七年令,文武官例应乘轿者,以四人舁之。其五府管事,内外镇守,守备及公、伯、都督等,不问老少,皆不得乘轿,违例乘轿及擅用八人者奏闻。”隆庆二年,应城伯孙文栋违例乘轿被告发,立刻被罚停俸禄。《清史稿》亦载:“汉官三品以上、京堂舆顶用银,盖帏用皂。在京舆夫四人,出京八人。四品以下文职,舆夫二人,舆顶用锡。直省督、抚,舆夫八人。司道以下,教职以上,舆天四人。杂职乘马。……庶民车,黑油,齐头,平顶,皂幔。轿同车制。其用云头者禁止。”官员需按例,百姓有钱也不得逾制。当今社会对乘车也有限制,但只是管官不管民。 轿子,在种类上,有官轿、民轿、喜轿、魂轿等不同;在使用上,有走平道与山路的区别;在用材上,有木、竹、藤等之分;在方式上,有人抬的和牲口抬的,如骆驼驮的“驼轿”,元代皇帝还坐过“象轿”。“骡驮轿”,是“骡抬轿”的讹音,是清末民初流行过一阵的交通工具。轿子是用二匹骡子前后抬着。轿杆固定在骡背鞍子上。轿夫跟着边走边吆喝。轿内坐人,大轿可坐3-4人。轿外夏包苇席或蒙纱,冬季则是棉围子。骡驮轿多用于山区或乡间崎岖小路。 轿子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轿子的原始雏形产生千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初期。《尚书·益稷》中有一句话:“予乘四载,随山刊木。”这是大禹自述其治水经过时讲的。后人解释,这四载是:“水行乘舟,陆行乘车,泥行乘橇,山行乘欙 。”(《史记·夏本纪》) 这个 “欙”(雷),就是最原始的轿子。它倒底是什么样子,有的古文献说:“山行即桥”(《史记·河渠书》),这是由于欙是过山之用,负在一前一后两个人肩上,远望过去“状如桥中空离地也”(《癸已类稿·轿释名》),所以,在上古时,轿、桥二字相通。而它的具体形状目前还无从可考。1978年,在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陪葬坑中,出土了三乘木质肩舆,有屋顶式和伞顶式两种制式。其中一件经复原后还可以看出原来面貌:它是由底座、边框、立柱、栏杆、顶盖轿杆和抬杠几部分组成。底座呈长方形,顶盖如同四面起坡的房顶形式,轿身原应围以帷幔 ; 轿前开有小门,供乘者出入; 轿杆捆绑在底部边框上,和以后轿杆固定于轿身中部的制式不同。这是目前己发现存世最早的轿子的实物。从它比较完备的结构来看当时制造轿子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在它之前,必然还应有一段发展完善的过程。由此可以推断,轿子起源于夏朝初期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一般认为,轿子是在古代车子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中华民族造车的历史更早。《淮南子·说山》一书记述:“见飞蓬转而知为车。”古代人们从自然物的滚动中得到启示: 圆形的物体在平面上移动要比其他形状的物体迅速得多。于是古代人们学会了采用在重物之下排垫圆木的方式来搬运东西,这有河南等地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遗址为证。到仰韶文化的晚期,人们己经用轮制技术来制造陶器,想必当时的工匠也会尝试制做车轮的。车辆的伟大发明,使中华民族在克服平原地区的交通障碍方面取得了成功。当远古先民们在艰难的环境中为了生 存和发展,经常“迁徒往来无常处”的时候,车子给了他们多么大的便利啊! 不仅如此,以车子的伟大发明为先导,我国的上古无先民陆续发明了适用于不同自然环境的多种交通工具。 大禹“乘四载”,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史记·夏本纪》)。他使用了各种交通工具,轿子就是其中之一。 轿子最初是专供人们行山路而用的交通工具。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在给武帝上书中称: “入越地,舆轿而隃 (逾)岭。”这也是“轿”以单宇词首见于史书。可以想见,笨重的木车轮是无法在崎呕不平的山路上行驶的。于是人们干脆把车轮卸掉,单把车厢抬起来走。为了 减轻肩头的负重,这种过山用的交通工具多用竹子编成,所以,当时又有“竹舆”、“编舆”、 “箯(边)舆”、“笋”、“箯”等名称。但它们指的都是同一种东西,即轿子。 抬轿而行,要远比乘车平稳、舒适。于是,轿子又从专为走山路所用扩大为皇室贵族等人在平原或宫苑内的代步工具。汉代舆轿的形象在云南晋宁石寨山汉墓出土的铜铸贝器上可 以见到,它是一个长方兜形,有两根抬扛,但没有帷幔和顶盖,乘轿者取“席地而坐”的姿 式,由四个短衣铣足的壮汉肩抬而行。从轿身上的斜方格纹推测,它应当是用竹从轿身上的斜方格纹推测,它应当是用竹篾编织而成。由于该墓是汉代古滇人之墓,这种舆轿当属滇人所用的物品,它与同期关中、中原地区汉民族所用的舆轿是否制式相同,有待进一步考证。 轿子还有一种称呼叫“步辇”“辇”本是木轮手推车。从秦汉开始,“辇”成为君王、后妃乘坐工具的专用名称。步辇就是辇车去掉车轮用人抬行。《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曾写道:“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书中注解说:“《舆服志》云:。殷周以辇载军器,职载刍豢,至秦始去其轮而舆为尊也,。”《后汉书·井丹传》也提到:“就起,左右进辇……至晋有肩舆。”这种步辇到晋朝,桓玄更有创新,“(玄)更造大辇容三十人坐,以二百人舁(于)之。”(《晋书·桓玄传》)这是史书第一次关于特大轿子的记载。熊忠《古今韵会举要·七遇》注明:“后世称辇日步辇,谓人荷而行,不驾马。” 由于轿子逐渐成了供皇帝贵族享受的代步工具,所以形制变化较大,新的名称也越来越多。晋朝顾恺之画有《女史箴(真)图·班姬辞辇图》,画中汉成帝与班婕妤同乘一驾肩舆,轿上笼罩网幛,夏日可避蚊虫,轿前置軨,乘者倚軨而坐,轿夫为前六人后二人。这种八人抬的轿子又名“八掆(钢)舆”、“八扛舆”,是一种高等肩舆,当时只有皇亲王公才能乘坐。 古代皇帝乘坐的轿子叫 辇 步辇 御辇 龙辇 。 “舆”本义指车厢。顾名思义,肩舆是指扛在人肩膀上...从秦汉开始,“辇”成为君王、后妃乘坐工具的专用名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