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永吉县无人机释放赤眼蜂现场 韩扬眉摄
2小时内,6000万头赤眼蜂“从天而降”,被2架无人机投放到5000亩的水稻田中,这些赤眼蜂迅速寄生在“猎物”水稻二化螟上,并吞噬它们。
炎炎夏日,正值水稻螟虫产卵盛发期。来自政府、科研院校和企业的80余位天敌昆虫领域专家代表齐聚吉林长春,参加“赤眼蜂工厂化生产及生物防螟现场观摩会”。他们针对国内天敌昆虫产业发展的问题深入研讨,以期探索出长效稳定的政、产、学、研、用“一条龙”合作机制。
起步中的天敌昆虫产业
天敌昆虫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类,在我国的天敌昆虫以寄生性为主,其中赤眼蜂应用最为广泛,一年可达1.4亿亩次,相关的技术研发也有数十年。
然而,大多数技术目前还处在示范阶段,有些甚至停留在实验室里。天敌昆虫产业现状如何?要实现产业化,究竟还有多久?
国际上,天敌昆虫产业化起步早,发展较为成熟,规模较大的天敌昆虫企业已近百家。以英国BCP天敌公司和荷兰Koppert生物防治公司为代表,天敌产品品类全,已商品化生产的天敌昆虫130余种,主要有赤眼蜂、丽蚜小蜂、草蛉等,几乎所有的害虫都有对应的产品,且有相应的配套技术。
“我国天敌昆虫产业化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国家天敌昆虫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郑礼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目前我国天敌昆虫生产企业只有20多家,且较为分散,能够大规模生产的天敌种类仅20多种。此外,天敌昆虫应用面积仅占病虫害总防控面积的1.4%,在蔬菜上仅占0.08%。
就天敌昆虫企业而言,我国天敌昆虫产品生产企业规模较小,产品种类单一,不能有效满足农业生产上病虫害防治需要。天敌生产企业的技术力量普遍很薄弱,不仅研发能力不足,而且科技服务做得不够。在技术层面,我国在天敌昆虫研究方面大多是阶段性、碎片化的成果,商业开发价值还很低。
郑礼表示,与国外相比,中国天敌昆虫应用推广工作大多依托于高校、科研单位和技术推广部门,例如吉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山东省农科院等,真正专业化的生物防治技术公司寥寥无几。
“总体来看,我国天敌昆虫产业化还处在起步阶段,产业化之路任重道远。”郑礼说。
落后根源不在于技术
作为一项基于农业科学技术的产业,天敌昆虫产业化落后的原因是原始创新不足,还是另有根源?
记者了解到,为更充分发挥国内优势天敌昆虫的作用,我国科学家已突破了三大技术瓶颈,即资源有无、数量多少及控害效果高低。
过去,利用以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等为代表的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虫已有60年历史,但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水稻螟虫一直是资源开发的难点。
在长春市永吉县万昌水稻基地,记者看到了最新研发的技术——释放螟黄赤眼蜂和稻螟赤眼蜂防控水稻螟虫成效显著。技术研发核心成员、吉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研究员臧连生介绍道:从2014年到2017年,赤眼蜂在永吉县共累计投放5万亩水稻田,防治效果在66.5%以上。而在吉林全省,共累计投放150余万亩,防治效果也在70%以上。
“开发了新的天敌昆虫产品,丰富了中国天敌昆虫活体资源库,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国家天敌昆虫科技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礼生说。
下一步是培育和扩繁新品种,以实现工厂化生产。
赤眼蜂是卵寄生蜂,产卵于寄主卵内,幼虫取食卵黄、化蛹,致寄主死亡。所以,传统的天敌昆虫扩繁模式为“种苗子、养害虫、繁蜂子”,但缺点是周期长。
在吉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的赤眼蜂生产车间,记者见到了臧连生团队通过人工饲料大规模高效利用虫卵繁育赤眼蜂的全过程。这座2000平米的生产车间,每年生产基于柞蚕卵松毛虫赤眼蜂2000亿头,基于米蛾卵稻螟赤眼蜂20亿头。
此外,为了大面积推广应用,该团队还研发了适合水田应用且材料可降解的放蜂器具,并使用无人机投放,实现人均一天功效从60亩到600亩的飞跃。
与化肥农药相比,天敌昆虫最突出的缺陷就是货架期短。“比如赤眼蜂,最多十天就死了,且冬天不能生产。”张礼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