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上海南迁至港的文坛耆宿 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从抗战到内战再到迁港 后来又见证了香港回归 半生离乱 中国大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尽在眼底 他就是 刘以鬯 “我无意写历史小说,却有意给香港历史加一个注释。” 2018年6月8日,著名作家刘以鬯先生去世,享寿百岁。 2018年8月18日下午,深圳全民写作计划携手《香港文学》、《特区文学》、《深圳青年》三家杂志社,在福田八卦岭香港文学出版社联络处,成功举行了“以鬯以来——刘以鬯作品赏析暨深港文学之旅”沙龙活动。活动获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福田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并由“中国瓶装功能饮料第一品牌”东鹏特饮冠名,提供独家赞助。 刘以鬯1918年生于上海,194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曾主编《国民公报》副刊与《扫荡报》副刊,后回上海任《和平日报》总编辑,创办怀正文化社。 1948年移居香港,先后任《香港时报》、《星岛晚报》、《快报》副刊编辑,《星岛週报》执行编辑与《西点》杂志主编。 1952年赴新加坡任《益世报》主笔兼副刊编辑,后到吉隆坡任《联邦日报》总编辑。 1957年返港,任《香港时报》副刊编辑。1985年1月创办《香港文学》月刊,是香港最重要的文学杂志,也是海内外华文作家笔耕的重要园地。 刘以鬯先生是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著有《酒徒》《对倒》《寺内》等文学经典作品。 《酒徒》是刘以鬯先生名闻遐迩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诗化意识流小说开山之作”和“现代文人小说高峰”。 它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商品经济盛行,文艺也高度商业化的背景下,一位艺术良心未泯的作家,挣扎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不愿典卖自我价值而不能,只好一面煮字疗饥,靠写文字垃圾求取生存,一面自责忏悔,借酒麻醉,沉沦为不能自拔的酒徒。 《对倒》写一个上海移居香港、在回忆中怀旧的中年男子,一个香港土生土长、在幻想中憧憬的青春少女,他们互不相识,各自游荡在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街头,带着各自的见闻和感受迎面而行,又背向远去,仅有的一次邂逅,也是擦肩而过…… 2000年,《对倒》引发香港导演王家卫拍摄电影《花样年华》。 《寺内》收入了14篇新颖多彩的中短篇小说,融想象与诗意、古典与现代于一体,或为故事新编,如《寺内》《除夕》;或表现香港现代都市之人与事,如《吵架》《圣水》等;或探求生命哲理,如《蟑螂》。 这部结集于1977年的经典小说集,篇篇有创意,篇篇是佳构,以“求新求异”的文体实验,彰显现代小说的新锐与性灵,至今令人惊艳而掩卷慨叹: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 刘以鬯以其数十载与笔作伴,守住了香港边缘的纯文学一片阵地,开创了在武侠言情等通俗文学之外的另一面。2001年,刘以鬯获香港特区政府颁发荣誉勋章,是继金庸后第二位被授勋的香港作家,10年后再获颁铜紫荆勋章。 活动现场就刘以鬯先生的代表作进行赏析,领略一代文学巨匠期颐的风采,纪念和致敬刘以鬯先生对华语文坛的卓越贡献。
|
|
来自: 冬天惠铃 > 《A17小说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