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敦煌七夕

 老鄧子 2018-08-21
 敦煌七夕 
 





选自《敦煌不了情》


民国27年,即1938年的秋天,正是西域敦煌瓜果飘香的季节。沙漠绿洲中种植的水果甜美无比,向来为历代贡品,这里所产的葡萄尤为驰名,一串串紫色艳丽如珍珠玛瑙一般诱人的葡萄,结晶了天地精华——圆润、饱满、丰腴、充实,个个鼓胀欲裂,望一眼都让人口舌生津,垂涎欲滴。


马可儿家族作为敦煌当地的大户人家,经营着一个硕大的葡萄园,同时兼营一个葡萄酒作坊。葡萄成熟期,便是马可儿家族的欢乐之日,狂欢之时。有一半儿少数民族血统的马可儿家族,不同于纯粹的汉民族,在丰收的日子里,他们像维吾尔人一样,弹着土琵琶载歌载舞,不分男女老幼,尽情释放着收获带来的喜悦之情,一时间,整个葡萄园里充满了异域风情和浓郁的节日气氛,就连古板、守旧、恪守礼教,冥顽不化、不受家人待见的马可儿之父马东家,也像个玩疯了的孩子似的, 或像喝醉了的酒鬼一样,情不自禁,又唱又跳,几乎达到一种忘乎所以的境界。这里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天上人间,无论沙漠之外战事多么甚嚣尘上,无论战火纷飞,硝烟滚滚。这里始终保持了难得的清净和应有的欢乐祥和。


时值农历七月七,传统的七巧节上演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更让每一个怀春少女信以为真,蜜意黏稠得难以释怀,于是每到这个节日,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时,姑娘们便会情不自禁地偷偷来到葡萄架下窃听牛郎织女的情话。


马可儿当然不会落下。


马可儿记得,是在六岁那年听奶奶给她讲述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奶奶告诉她,七月七在葡萄架下会听到牛郎织女说悄悄话。对任何新鲜事物和话题都充满了好奇的马可儿,从此每到七月七的晚上,当大人们沉睡时,不管多么黑灯瞎火、夜深人静,都会跑到葡萄架下去偷听,但每一次都令她失望,第二天看到奶奶,就没好声气地向奶奶瞪眼睛、噘嘴、吐舌头,骂奶奶是骗子!奶奶听了又好气又好笑,便说:“傻丫头,等你长大想嫁人的时候就能听到了,你等不住了吗?”


马可儿听到奶奶耍笑她、臊她,就红着脸扑到奶奶怀里撒娇、耍赖,甚至将头伸进奶奶的大襟子里,用热烘烘的鼻子拱奶奶两只干瘪的乳房,奶奶就又逗她:


“看我孙女儿不害羞了,这么大了还想吃奶奶的两颗干葡萄。”


马可儿也不示弱,从奶奶怀里挣脱出来说:“去、去、去,园子里那么多新鲜葡萄,谁稀罕你那两颗葡萄干!”


奶奶说:“好、好、好,那你就到园子里吃去吧,园子里的葡萄新鲜,园子里的葡萄跟牛郎的蛋蛋糖一样圆。”


马可儿说:“葡萄本来就跟蛋蛋糖一样圆,还用你说?”


奶奶扑哧一笑,自言自语说,“我这傻孙女儿,还不知道啥叫蛋蛋糖呢。”


马可儿对马淳和莫妮卡说,当她终于听到葡萄架下发出的声音后,她差点崩溃了。


马可儿终于听到牛郎织女在葡萄架下说情话了。


那时的马可儿已出落成一个眉清目秀、美若天仙的大姑娘了。有着异族血统的女子本来天生丽质,更何况被鲜美葡萄汁浇灌出的美人坯子哪能不倾国倾城、闭花羞月!况且,马可儿那双乌黑如珍珠般的大眼睛,如同一汪深不见底的幽潭,让每一个男人一旦陷入便不能自拔,而那两根又黑又粗的大辫子,时常在浑圆的臀部扫来荡去,无不让整个世界随之动荡不安。于是葡萄架下牛郎织女的情话便不编自演了。


然而,当马可儿得知扮演牛郎的是自家庄园里喂马的小伙计时,她差点晕了过去!


在马可儿的眼里,那个小伙计根本就不解风情,不懂哪怕半点男女之间那种微妙复杂、根深蒂固的性情。但谁知小伙计竟被她艳若桃花的美色迷了心窍,被暗恋的苦酒和情欲灼烧得神魂颠倒,疯疯癫癫,最终竟死在了葡萄架下。


为了避免惹上官司,马家不惜花重金请来验尸的郎中,并在官方的监督下进行了验尸,验尸给出的死因结果和得出的权威结论仅四个字:精尽而亡。


喂马小伙计之死使马可儿之父马东家,深深感到了一种不祥,他觉得被自己视若掌上明珠、宝贝疙瘩的这个美艳绝伦的女儿如果不早点嫁出去,恐怕还会给自己惹出祸端来,而这个女子又不是一般男人能够驾驭得了的,于是他想到了镇上的军营,欲托媒给可儿找一个军官,好降得住她。



《敦煌不了情》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8月第一版




推 荐 阅 读
 
多情的敦煌与庄严的佛陀 ——《敦煌不了情》责编手记
李学辉:挖掘古老而独特的凉州文化
历时7年丨《野马,尘埃》将于8月出版发行
访谈丨弋舟:一个小说家的基本来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