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昏君?明君?在位期间国力达到极盛,同时也揭开了亡国序幕

 山地之仔 2018-08-22

历史上有不少少年有为的帝王,秦皇嬴政13岁登基而周旋于吕相之间;康熙玄烨十四岁时则擒鳌拜,二十岁平定三藩之乱:北魏拓跋珪十六岁建国称王;李世民十八岁起兵,二十四岁平定天下。东汉历史上也有一位少年皇帝,在他治下国力达到极盛,却很少被人提及,那就是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

汉和帝刘肇是汉章帝的第四子,其生母是梁贵人。汉章帝当时宠幸皇后窦氏,但是窦氏一直无嗣,反倒是宋贵人先生了皇长子刘庆,之后梁贵人也生了刘肇,于是刘庆自然的被立为了皇太子。这可急坏了窦氏,都是“子凭母贵,母凭子贵”,现在被立为皇太子的不是自己的儿子,窦氏怎么想都觉的位置不牢固。思前想后她想到了一个办法,自己不能生育那就过继一个也行。汉明帝的马皇后也不能生育,汉章帝就是过继给马皇后的。

于是她就去找梁贵人,让她把刘肇过继给自己当儿子。梁贵人想着,儿子跟着皇后肯定比跟着自己有前途,说不准还有当皇帝的机会。于是痛快的答应了。窦氏有了儿子之后就用尽心机的要让刘肇当上皇太子。她先是不断地给章帝吹耳边风,进谗言,说宋贵人的坏话。刚开始章帝并不信,但日久天长,章帝对宋贵人慢慢的也有了意见了。窦氏还不失时机的诬陷宋贵人进行巫蛊。终于章帝大怒,废掉太子刘庆改立刘肇为太子,宋贵人最后也被窦氏迫害致死。由于担心刘肇长大之后知道梁贵人是他的生母,而疏远自己,于是对梁贵人也开始诬陷迫害,终致梁贵人忧郁而终。

光武帝时期,为了避免外戚集团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就让几个外戚集团相互监督制衡。到了汉章帝时期,这种权力的均衡被打破,窦氏外戚集团开始变得一家独大。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去世,不到十岁的皇太子刘肇继位,是为汉和帝。由于皇帝年幼,窦氏就以太后的名义临朝称制。

窦氏一掌管国家大权就开始大肆封赏窦氏家族子弟。她的几个兄弟都别安排在显要的位置,掌握住了国家政治的中枢。窦太后独断专横,任意恣为,为了让自己的兄弟窦宪戴罪立功,不顾朝廷众臣反对,不惜“以一人之计,弃万人之命”,让窦宪率兵攻打北匈奴。并且窦氏兄弟还放纵家奴为非作歹,欺压良善霸占妇女,而“有司莫敢举奏”。

窦氏集团权力大了,觉得留着皇帝也是碍手碍脚的,于是设计准备除掉刘肇。刘肇暗地里知他们的阴谋后,也开始准备自救。当时,刘肇附近都是窦氏集团的人,无法随便和众大臣接触,只有宦者钩盾令郑众不谄事窦氏集团,于是便和他密谋。永元四年(92年)六月二十三日,刘肇先下手反击,他先逮捕了窦氏集团的爪牙郭璜、郭举、邓叠、邓磊,将他们送狱处死,并派谒者仆射去收回大将军窦宪的印绶,窦宪被打得个措手不及,于是窦宪兄弟等都被送回封国,并都被迫自杀。这一年,刘肇才十四岁,可见其胆识和才智。

剪除了窦氏外戚势力后,刘肇开始亲政。刘肇为政勤恳不怠,常常批阅奏章到深夜,故有“劳谦有终”之称。他也非常能体恤百姓疾苦,多次下诏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安置流民,勿违农时,在他治下垦田面积达到东汉之最732万多倾,并设了西域都护府,开疆拓土,四夷宾服,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不过也是在汉和帝时期,宦官势力开始抬头。宦者郑众在刘肇夺回大权中,功劳甚大,因此被升迁为大长秋,专门负责传达旨意和管理宫中事务。由于郑众在平时的办事中又能得到和帝的赏识与器重,因此和帝也让郑众参与了一些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史书上说“宦官用权自此始矣”。由此也就拉开了东汉宦官专权的序幕,之后的东汉政权也因此在外戚和宦官两股势力的轮番交替中走向了终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