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来源:《秦都城探索》,《历史月刊》2000年12期
作者:徐卫民
本文编辑:菲尔小誉 秦从襄公开始建国到秦灭亡共近六百年的历史,它贯穿西周、东周、秦代三个时期。而东周时期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大转变时期,思想上的百家争鸣、破旧立新,必然反映到都城建设中来。因而在都城规画建设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按实际要求进行建设,「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摒弃了「筑城以卫君」的规画模式,实行「城,以盛民也」的新筑城思想。都城中除了统治阶级起居的宫殿以外,还有手工业作坊、商业市场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建立起来了,都城和「市」的关系日益密切。
对于秦有几个都城迄今并未形成一致的观点,有云九个的,也有云六个、七个、八个的,分歧主要集中在秦都中是否有汧、泾阳、栎阳等。之所以会形成以上分歧,是对古都的概念尚未弄清楚的关系。
关于古都的定义,著名古都研究专家、业师史念海先生指出:古都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自广义言之,做为一个独立的王朝和政权,不受外来控制,其都城已成为政治中心,就皆视为古都。但由于做为保护和研究的对象,就要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因而应还有狭义的定义。这是说古都不仅是独立的而不是过分短促的年代。其遗址的现在地理位置应是确切的,而不是推测的臆定,还应是距现在有关的城市较近,而不是距离很远的废墟。
按照以上观点而言,我认为秦共有九个都城,即西垂(西犬丘)、秦、汧、汧渭之会、平阳、雍、泾阳、栎阳、咸阳。而这九个都城中有些是狭义的都城,有些是广义的都城。中国古代对都城的选址是十分讲究的。《管子?乘马》云:「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度地》也云:「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其意为国者地址的选择和布局要考虑用水等自然环境。秦的都城是由西往东逐渐迁徙的,这既与秦国力的日趋强大、势力不断向东扩展有关,也与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秦原是一个西垂小国,国力弱小,经济落后,山东各国都瞧不起它,「夷狄遇之」。后经秦穆公、孝公、昭襄王、庄襄王、秦始皇等的经营,国力才逐渐强大,至公元前二二一年统一全国。随着向东方的不断扩张,国都也不断向东迁移,这对于巩固已经取得的胜利,意义很大。 秦的都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雍城以前,雍城、泾阳和栎阳、咸阳。雍城以前即秦德公以前,其都城包括天水附近的秦邑和西垂、关中西部的汧、汧渭之会、平阳。
雍城以前
雍城以前的秦都城在秦的都城发展史上是一个探索性的阶段,秦当时的国力还很弱小,未能建立较大的都城,其都城的规模,仅有一、二个宫殿或宗庙而已。如秦在西垂(西犬丘)仅有西垂宫和西畤,位于甘肃礼县的永兴一带,在此已发现了属于诸侯级的中字型墓葬及其它陪葬坑。当时的秦仅为西周的西垂大夫。到秦襄公时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才被封为诸侯,也才能越过陇山进入关中地区,先后建都汧、汧渭之会、平阳。直到平阳时也只有一个「平阳封宫」而已,史书虽记载平阳有宫垣,但迄今尚未有所发现,说明平阳及其以前的都城都很小,正由于此,秦人才频繁迁都。
有不少人认为汧没有作过秦的都城,我认为汧确实是秦的都城,即秦人在越过陇山进入关中后,先立足汧,后到汧渭之会,其都城遗址就在陇县东南的磨儿原一带。关于汧渭之会的所在地,我不同意位于宝鸡县陈仓的论点,而主张应在千水东岸的宝鸡县魏家崖一带,这无论是从汧渭之会的字义还是考古资料、地理形势上来看都是靠得住的。
雍城
秦德公时居雍大郑宫,迁都雍城,雍城做为秦都城达二百五十五年,在秦都城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作用。秦在雍城修建了众多的宫殿,规模很大,以至于西戎人由余在观看了秦都城后不禁叹言:「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雍城平面略似正方形,东西长三三○○公尺,南北宽三二○○公尺。在城内发现规模宏大的宫殿区三处,即姚家岗、马家庄、铁沟高王寺宫殿区。并发现了精美的铜建筑构件六十四件及凌阴遗址、宗庙遗址。马家庄一号宗庙遗址是迄今发现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先秦高级建筑。在雍城南发现了秦先公的陵墓,有十四座陵园。其秦公一号大墓是目前发掘的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墓葬,深达二十四公尺,城外还有供秦公狩猎的北园等苑囿。
泾阳和栎阳二城
泾阳和栎阳是秦为了对付东方的魏国而修建的临时性都城,其目的纯粹是为了对东方的战争,因而在都城的建设上较为简单。泾阳都城位置迄今还不能确指,栎阳的都城规模也不大,随着对魏国战争的不断胜利,魏国从对秦的战略攻势变为守势,除把国都迁到大梁之外,还修建长城以御秦。泾阳、栎阳后来失去了都城的作用,遂迁都咸阳。因这两个都城为临时的军事性质,所以宗庙等仍然还在雍城。栎阳因为其优越的商业地位和交通地位,延续时间长一些,于汉初仍做为都城。
关于泾阳是否为秦都城,存有争论,个人认为泾阳确实是秦的都城,其地望就在今泾阳县的口镇一带。对于栎阳,也有人认为其规模太小,不是秦的都城。但事实证明,栎阳毫无疑义是秦的都城,且在秦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泾阳和栎阳都城的问题,我认为其为临时都城,是出于战略需要而建设的,其建都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同东方的魏国争夺河西之地。秦穆公时,已拥有河西之地,但后来又被魏国夺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秦的都城雍距离河西地区太远,鞭长莫及,因此得而复失。所以要真正夺得河西地区,打开东进之路,必须把都城往东迁,因此灵公时「居泾阳」,献公、孝公时「徙治栎阳」,夺回了河西之地,完成了「复穆公之故地」的任务,而且迫使魏国把都城由安邑迁往东方的大梁。但当这两个临时都城完成了其任务后,秦孝公便毫不犹豫地把都城迁到咸阳。之所以认为它们为临时性都城就是因为这两个都城规模不大,只有一、二个宫殿建筑而已,且这两个都城也没有宗庙。
咸阳城
迁都咸阳是秦孝公十二年的事,是秦都城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一直到秦统一乃至灭亡,咸阳一直是秦的都城。做为都城的时间长达一百四十四年,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由秦孝公时的渭北地区发展到昭王时的渭南地区,到秦始皇时更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形成「渭水贯都,以象天汉」的规模。除了渭河北的咸阳宫、冀阙、仿六国宫室、兰池宫、望夷宫外,还有渭南的甘泉宫、章台、信宫、诸庙及上林苑、阿房宫等。咸阳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秦咸阳宫的遗址已被发掘,是在高台上修建的多层建筑,气势雄伟壮观,在此发现了二十七个建筑遗址及宫墙。从秦孝公迁到咸阳后,一直就未停止过建设,都城的规模越来越大,以至于发展到渭水以南的终南山下。庞大的都城用复道、阁道、甬道把关中地区的众多宫殿连接起来。 秦都咸阳是一个争论比较大的问题,如咸阳城究竟被渭河冲毁了多少;仿六国宫殿的位置问题;有无外郭城的问题;都城的设计思想等等,都有待研究。我认为渭河北移对秦都咸阳有毁损,但影响不大,冲掉的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而宫殿遗址则在渭河北二道原上,即「因北陵营建」,这是符合管子的「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的筑城思想的。秦人在建都时应会考虑到这个因素,不会把宫城修建在易于泛滥的渭河边,因为秦人对渭水北移和泛滥是了解的。
关于六国宫殿的所在位置,我认为就在已经发掘过的秦都咸阳一、二 、三号建筑遗址北边的怡魏村一带。而一、二、三号建筑遗址乃咸阳宫的主体建筑,后都城扩大到渭河以南,有章台、甘泉宫、兴乐宫、信宫、阿房宫等,同样为秦都咸阳的一部分,形成「渭水贯都」的规模,用横桥连接渭河南北。
秦咸阳有无外郭城,也是历来争论的问题,我认为咸阳都城无外郭城。一则这是秦人一贯的建都思想,从考古资料来看,雍城、栎阳未有外郭城。秦人从一进入关中,便是一个进攻性的民族,其思维方式是进攻型的,从秦穆公开始便以霸业为主要功业,独霸西戎,开地千里,益国十二。秦孝公时,欲复穆公之故地,到秦昭王、庄襄王、秦始皇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立志统一全国,成为他们矢志不移的目标。因此,欲把都城修建成「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内外二城制不符合秦人的思维方式。二则秦都咸阳从孝公筑冀阙开始,从未停止扩建,从渭北延伸到渭南,甚至修建阿房宫欲代替咸阳宫做为朝宫。秦始皇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他把都城的规模无限制的扩大,以至于要「表汧以为秦西门,表河(黄河)以为秦东门」,即要把整个关中地区做为秦的都城,他不愿把自己束缚起来,修建的离宫别馆,「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修建外郭城,也没有必要修建外郭城。三则秦人在对外战争中,除了晋国有几次深入秦国作战外,秦和东方的战争一般都在别国土地上进行,说明秦国在战争中多立于不败之地,修建外郭城完全不必要。而之所以修建宫城,纯粹是为了防止国内的反抗斗争,正因为如此,考古工作者不可能找到外郭城的城址。
秦都咸阳的设计思想,我认为充分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高大的建筑使统治阶级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为了宣扬封建中央集权的合理性,用「法天」的思想指导都城的修建,咸阳宫「因北陵营建,端门四达,以则紫宫」,「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已而更名信宫为极庙,象天极」等等。
就秦都城发展的四个阶段来看,德公以前的秦都城还处在探索过程中,为了达到扩张领土的目的,频繁的迁都,从秦邑到西垂,越过陇山后到汧、汧渭之会和平阳,采取的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办法,国势的不断东扩导致都城也不断东迁。雍城在秦都中处于过渡时期,它还是一个政治中心,手工业和商业在都城中的地位还不很显著。泾阳和栎阳是临时性的都城,目的纯粹是为了对付东方的魏国,当目的达到后,做为都城的作用即丧失了,便迁都到地理位置、地形和交通环境都比较优越的咸阳。咸阳都城跨战国和秦代两个阶段,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雍城的建设受到周文化的影响大一些的话,那么到咸阳时就很少。咸阳都城的建设完全是按照秦人的价值观修建的,是功利主义文化的体现,摒弃了许多传统的筑城方法,规模非常庞大,并在周围修建了众多的离宫别馆和苑囿,供统治阶级使用。
从秦都城的形制来看,既有和各国都城相同之处,但也有诸多不同之处,如秦都咸阳,没有外郭城,这和春秋战国时期其它国家的都城是有区别的。秦人虽接受了周文化的影响,但秦人是功利主义者,是根据实际需要而行事的,并非全按周的一套都城规画办事,经常僭越礼制的束缚。在都城的建设上也是这样的。
秦都城中「市」的遗址已得到发掘,在雍城中已发现了「市」遗址,南北长一六○公尺,东西宽一八○公尺,周长六八○公尺,面积二八八○○平方公尺,四周有夯土围墙,厚一?五至二公尺。四墙正中设门,从发现的西门看,其南北长二十一公尺,东西宽一十四公尺,门上有四坡式屋顶建筑,围墙内是封闭的露天市场,面积约三万平方公尺。秦都栎阳未发现「市」遗址,但秦献公迁都栎阳后曾「初行为市」,在栎阳发现了很多带有「栎市」的砖瓦,「栎市」在关中地区常有出土。咸阳的「市」遗址还没有发现,但文献中关于咸阳市的记载不只一处,有「咸阳市」、「直市」、「平市」等。张若治成都时,曾「置盐铁市官,并长丞,修整里阓,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由此可以推测出咸阳「市」的情况。
明显可以看出秦都城咸阳的「市」在都城中的地位提高,市场增加,这种变革,说明都城性质的变化,已转为政治经济中心。代表都城经济职能的「市」,一跃而居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此时的城实际上是做为政治控制中心的「城」,与作为经济活动中心的「市」结合而成的复合体——「城市」。由此可见,从旧的「都邑」转变为「城市」,绝不是简单的名称上的变化,而是性质上的转化,或者说,是都城历史发展的标志。 都城中的宗庙、社稷建筑是都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一个完整的都城是不能没有宗庙社稷的。在雍城,考古工作者已发现了宗庙遗址,即马家庄一号建筑群遗址。一号建筑群遗址坐北朝南,平面为长方形,南北残长约七十六公尺、东西宽八十七 ?六公尺,面积约六六六○平方公尺。由大门、中庭、朝寝、亭台及东西厢等部分组成。整个建筑四周有围墙环绕,布局井然有序,规矩整齐。咸阳的宗庙遗址在渭河以南,共有七庙,「一夫作难而七庙堕」,具体位置在长乐宫和未央宫之间。帝王的陵墓是都城建设中必须考虑的,秦公帝王的陵墓都在都城附近。随着都城的逐渐东移,秦陵大体分为西垂陵区、雍城陵区、栎阳陵区、咸阳陵区四大部分。在咸阳陵区中既包括咸阳渭北的秦惠文王、秦武王陵区,又包括位于骊山西麓的东陵和骊山北麓的秦始皇陵。这些陵墓与都城连在一起,成为都城建设中一个重要部分,其陵墓的东移是「陵随都移」规律的反映。
秦的都城建有离宫别馆,从雍城开始出现,在郊区有蕲年宫、棫阳宫、来谷宫、橐泉宫等,到都城咸阳时,离宫别馆犹如满天星斗撒落在关中平原上。据《史记正义》引《庙记》云:「北至九嵕、甘泉,南至长杨、五柞,东至河,西至汧渭之交,东西八百里,离宫别馆相望属也。木衣绨绣,土被朱紫,宫人不徙,穷年忘归,犹不能遍也。」当时关中有离宫三百,在咸阳之旁就有二百七十座离宫别馆。而且把这些离宫用复道、阁道、甬道联结起来,真可谓壮观。
不仅如此,秦还在都城附近修建了供王公狩猎休息所用的苑囿。雍城附近有弦圃、中囿、北园。在都城咸阳附近有著名的上林苑、宜春苑,还有长杨苑、梁山苑等,秦始皇直接把阿房宫修在上林苑中,开创了我国古代宫苑结合的先例,这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秦都城是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的所在地,因此,与秦社会发展的兴衰有密切的关系。
第一,秦都城是为秦的政治服务的。都城是统治阶级的大本营,都城的建设必须为统治阶级服务,贯彻统治阶级的思想。都城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体现了统治阶级的要求。气势雄伟、富丽堂皇的都城建筑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政治发展的需要,是王权或皇权至上的产物。统治阶级不惜国家的财力、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高台榭、美宫室」的都城建设,以显示其威力。特别是秦咸阳的建筑都修在高大的夯土台基上,充分反映出统治阶级高高在上的气势。
咸阳都城的建设是这种思想的集中表现,统治阶级为了宣扬自己的权力是天的意志,便把都城的规画建设和天联系起来,文献中的记载就可说明这个问题,所谓「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咸阳宫「因北陵营建,端门四达,以则紫宫」,紫宫即「紫微宫」,是天帝所居之宫。阿房宫,「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已而更名信宫为极庙,象天极」,天极即北极,是天帝所属星宿。横过天河的六星为阁道,通过天河的一个星叫「营室」,其意为阿房宫象天帝所居的营室,天帝从天极出来,经过阁道,横渡天河而达于营室、紫宫,皇帝如天帝降临人间以统治万民。
第二,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建立规模恢宏、气势雄伟的都城并非纸上谈兵,而要以雄厚的经济基础做为后盾的。秦都城的发展演变,正是秦经济发展的缩影。当秦公还局限在平阳之西的都城时,由于刚立国不久,经济还未得到较大的发展,因此,当时的都城规模都比较小,建筑也都很简单,甚至连宫城的城墙都无力修建。到雍城后,秦人已进入富庶的关中一段长时间,经济上已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因此,建造了规模比较大的雍城及一些宫殿建筑。等到咸阳都城建设时,秦已占领了关中地区,「天府」的天然条件及商鞅变法的影响,秦的国力迅速壮大起来,从秦孝公的「筑冀阙宫廷于咸阳」,「秦惠文王初都咸阳,取岐雍巨材,新作宫室,南临渭,北逾泾」,到昭王时向渭河以南发展,修建横桥把渭北和渭南连接起来。特别是随着秦对六国战争的不断胜利,便可以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秦的都城,使秦咸阳的都城出现了飞跃的发展。
第三 ,秦都城和秦军事的关系可谓相辅相成,秦人迁都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更多的土地,而通过军事战争,秦人不断向东发展,从最初的西垂一隅,到后来占领岐丰之地,占领黄河以西,通过函谷关和武关消灭关东六国,夺取了全国的土地,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在秦建都咸阳以前,每往前取得一些土地,为了巩固获得的土地,便把都城向东迁一次。
第四,大规模修建都城加速了秦的灭亡,这在都城咸阳的建设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秦都咸阳的建设与对东方进行战争及统一六国是同步进行的。因此,既要营建都城,又要进行统一的战争本身之间有矛盾,两项工作都要大量耗费国家的人力、财力、物力。修建「渭水贯都」的咸阳和关中的三百离宫别馆势必要大量使用劳役。仅修建阿房宫和秦始皇陵就使用了七十多万人,还不算都城的其它建筑项目,既损耗了国家的财力,又增加了劳动人民的负担,使从事生产的人都来从事与生产无关的事情,导致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不满,社会生产力遭破坏,加上其它的反抗因素,终于爆发了战争,推翻了秦的统治。 秦都城在中国都城史中的地位 秦在修筑都城时对于传统的筑城方式既有继承,但更多的是从「功利」的价值观考虑,根据本国的实际建造都城,形成了与诸侯国有所区别的筑城特点,例如:根据社会的需要,修建临时都城;不修建外郭城;频繁迁都等,形成了自己的都城体系和特点。 汉承秦制,在都城制度上也是如此,汉代刘邦最初即住在秦栎阳城中,后利用秦的兴乐宫建成长乐宫,在章台基础上建未央宫,在桂宫基础上建甘泉宫等。实质上,汉长安城就是在秦咸阳渭南宫殿群基础上营建的,不仅利用了秦原有的宫殿基础,甚至连筑城的制度也是继承秦的,即先修宫殿,后筑城墙。其都城近郊的离宫别馆、苑囿也是对秦原有宫殿苑囿的修葺沿用,如秦关中的众多离宫,汉时继续沿用,汉上林苑就是在秦上林苑基础上扩建的。
汉承秦制,而汉以后朝代所遵循的都城制度又有很多是延续汉制的,由此可见,做为中国都城制度史上的承前启后的秦的都城制度在历史上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如唐人柳宗元在研究了汉代制度后在〈封建论〉中所指出的:「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秦始皇帝
【“秦盟”官方订阅号,致力于探索历史上真实的秦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