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兄弟间之十五
兄性格张扬遇凶,弟深沉内敛称帝
——刘縯与刘秀
一
刘邦开创的大汉王朝,运转了二百多年后,开始走向衰败,那已是西汉的晚期。而恰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非凡的、有理想有抱负、欲进行一番带有空想社会主义改革性质的人物,他叫王莽。王莽凭借着他姑姑王政君是汉元帝皇后、他伯父王凤是大司马的角色、更靠着他自己处处时时小心谨慎做人办事、为人极其谦恭而赢得了上下左右的拥戴的人际关系,渐渐把持着朝政,在各方面条件充分成熟后,他当仁不让地取刘氏之汉家天下而代之,于公元8年建立了一个短命的王朝——新。
但是王莽上台后,太急于求成,满腔热血、一腔情愿地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土地与货币问题上,在对待大地主与奴隶的问题上,脚步都迈得很大,他想剥夺豪门贵族的土地,给无地的贫苦农民,这本是很好的想法,可是他的措施刚一出台,就遭到了那些有权有势者的强烈反对,既得利益者们怎么可能轻易地放弃自己的利益?所以,到头来大地主的土地没有减少,贫苦农民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土地,社会矛盾反倒更加尖锐复杂。王莽是在一种不可为而非去硬为之的情形下推行他的新制,结果自然是以失败告终。王莽的失败,是他单纯的理想主义的失败,是带有极浓重的悲剧色彩。但是,后来许多人多是把王莽的品格拿来进行指责和讽刺,说“王莽谦恭为篡时”,把他夺得刘家天下看成是不可宽赦的罪行。然而,这样的观点不过还是站在封建正统的立场上说话,假若中国的历史一开始就是谁也不改变,那么现在的社会应当黄帝的天下吧?那皇帝应当永远姓姬吧?当然,这需要专门给予评说。
就是在王莽当政时,社会的动荡加剧,矛盾突出,各地开始爆发规模不同的起义。当时有两支比较大的起义军:一是王匡王凤领导绿林军,他们主要活动在湖北一带;另一支是山东莒县樊崇领导的义军,这支军队的将士由于都将自己的眉毛染成红色,以便在战争中好分辩,所以称为“赤眉军”。就是在这样的大社会背景下,居住于今天湖北枣阳、当时称南阳蔡阳的刘縯与刘秀兄弟应运而起,他们自己先是单独起义,后卷进另一支大军中,开始了推翻王莽统治、创建新政权的征程。
二
追根究底,刘縯与刘秀还是皇室后裔,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当年汉景帝的一个儿子刘发被被封为长沙令,后来不知怎么有一支就到了到南阳一带,也就是刘秀之先祖了。到了刘縯与刘秀兄弟成人时,他们家道虽已衰落,可其父亲刘钦好歹还是一个县级领导干部,在当地也拥有一定的权力与影响。另外,他们家在长期的一代代延续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田地,所以在当地算是富家。刘秀兄弟三人,他排老小,刘縯是大哥,二哥与刘邦的二哥重名,叫刘仲。这刘仲没有什么名气,也没什么作为,一般史书上对他很少提,但刘縯与刘秀这哥俩都却是非凡人物,在历史的上名头很大很响。
刘縯与刘秀虽是亲兄弟,可性格完全不同,有点类似于霍去病与霍光——一个张扬外露、毫无城府,直来直去,豪气仗义;一个则深沉不露,小心谨慎,处处留心,时时注意,为人低调,平时不显山露水。史书上说刘縯“性刚毅,慷慨有大节。自王莽篡汉,常愤愤,怀复社稷之虑,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雄俊。”而平时默不作声的刘秀,在家里除了读书,就是下田劳作,他所经营的田地里的庄稼比别人都好。为此,他大哥还嘲笑他,说他胸无大志,怎么如同高祖的二哥一样没出息,就知在田地里忙碌?然而,历史上那些最后成大事业者,往往并非整天神采飞扬的人,而是有闷劲、有眼光、有坚持、有意志力的人。这一点,或许刘縯并不晓得。
刘秀在老家务农了一阶段,到20岁左右他决定去都城长安看看,并在那里求学,使自己的视野更开阔,学问更精进。长安归来,他仍安心于农田生产,但此时的刘秀对《尚书》已经通晓,对天下大义也已明了,他在静静地等待时机。
在刘氏老家南阳率先起义的是刘縯,而他之所以能够迅速组成义军举事,还有一个小插曲:刘秀的一个姐姐刘黄嫁给新野豪强邓晨,邓有个铁哥们叫李守,这李守虽是在新朝当官,可他是个明白人,感到时局将有大变化,曾对他儿子李通说:新莽长不了,刘家肯定还会起来的,我们应当做他们的帮手。李通牢记父亲的话,就希望能帮助姓刘的重夺天下,他自己也好弄个大官当当。到公元23年,绿林军的一支也打到了南阳一带,李通的叔伯兄长李轶说:现在四方都起事了,汉室看来要兴起来。咱们南阳就数刘縯刘秀家是宗室,他们哥俩又特别精明能干,保准将来能成大事。咱们不如去找刘縯商量,赶紧将此事促成。
刘縯早有起兵之心,李氏兄弟来找他,正合他之本意。他随之召集平时经常在一起喝酒议事的一群朋友,大概约一百多人,他对他们说:王莽暴政,百姓难以生存,理在各地豪杰纷起,这是天亡新朝之机,也是恢复大汉天下之良机。就这样,南阳的起义算是在
刘縯的号召下举行了。
可是,起初参加起义军的人数并不多,不少人都在议论:那刘縯平时冒冒失失的,没什么大数,他弄了这么一支队伍能行吗?参加义军,弄不好是要被杀头的?就在这时,乡亲们看到了平时小心谨慎的刘秀穿着大红军装参军了,加入了他哥的起义军中。这消息立马在乡里四周传开,大家都知道刘秀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他参加的事一般没问题。就这样,在刘秀的感召带动下,乡邻们参加义军的人数越来越多,很快聚集了七八千人,形成了初步规模。这一年,刘秀28岁。
凡是造反起义,与朝廷作对,那必得付出代价。刘縯与刘秀兄弟起事也不例外,先是因情报不通,李通一家除他本人外,64人被官府杀害。后在起义的过程中,刘氏兄弟的姐姐、妹妹、刘秀二哥刘仲一家的几十口人也都惨遭屠手。但在付出血的代价的同时,起义军也有收获,刘秀亲自斩新野县令,夺得不少财务,慢慢也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关键是声威在扩大。那时候,在距他们这支起义军不远,还有两支,一是平林军,一是新市军,这两军很快形成一股势力,超过了刘氏兄弟的队伍。为了团结更多的人推翻王莽的统治,刘氏兄弟决定与平林、新市军合并。那两支军队的实际操纵者是陈枚,他是个狡猾的家伙,找了一个叫刘玄的人挂名,因为刘玄与刘秀兄弟同辈,也属汉室宗族里的人,可这刘玄一切都要听命陈枚。在陈枚的操纵下,决定立刘玄为皇帝,定国号为“更始”。
刚开始时,刘縯曾表示反对,他手下的人也想拥他称帝,可平林军那些将官们深知刘縯性格张扬,桀傲不训,在他手下任事肯定不会太轻松,所以极力推刘玄为帝。刘縯后来为了维护大局,也就答应了那种安排,刘玄当了皇帝,他自己则当上了“大司马”。但不幸的事随之而发生,刘玄手下的那些人调拨事非,造谣刘縯与他的一位心腹刘稷图谋不轨,欲要造反,逼刘玄将他们杀死。其实,此前就有过几次杀机迹象,有人也劝告过刘縯要小心注意,怎奈这个直率的人,没有什么心机,看人不准,还一味相信刘玄与那伙人,最终导致了这样的惨案下场。
三
一个起义的发动者、领导者,一个很有魄力的一代英豪刘縯没能看到王莽的灭亡,更没看到他的弟弟开创的东汉王朝,进入到光武中兴之美好阶段,就早早离开了人世。就在哥哥被杀之前,刘秀指挥义军在昆阳大败王莽的42大万,消灭了新王朝的主力部队,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这一战刘秀不但亲自指挥,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表现出他的高超指挥艺术及同广大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让他赢得了极大的威望。
更始帝刘玄杀了刘縯后,又暗中派人去监视刘秀,看看他有什么反应,若是表现出悲愤或不满的样子,那也要杀死。然而,刘秀在闻知大哥死于非命之后,内心如刀绞般痛疼,可表面上却平静如水,不动声色,以前做什么现在还做什么,看不出他有半点的不满情绪,这样更始帝就放松了对刘秀的看管,并允许他带一支军马到河北去征战。河北之行,让刘秀终于逃出了刘玄等人的手掌,他得到自由的空间,开始了自己的宏图伟业。
到河北后,刘秀的势力迅速发展壮大,他原本不想过早称帝,可其手下的大将耿纯劝他说:这么多兄弟跟随你南征北战,还不是想着将来弄个一官半职?你若不称帝,那下面的人怎么安置?听了这一席话,刘秀才感到事态严重,当不当皇帝,原来不仅仅是自己的事,还牵涉到许多人。就这样,在公元25年,他先是在今河北柏乡这个小地方登基即位,后都城搬到了洛阳,仍称“汉”。后来人们为了将刘秀所建的“汉”与刘邦所建的“
汉”相区别,就称为“东汉”或
“后汉” 。
刘秀建东汉时,王莽虽然完蛋了,可是当时天下并不太平,还有好多割据势力,最大的有赤眉、绿林起义军,及隗嚣与公孙述的地方政权,而各地自称为帝或王的也不下几十个,天下一片混乱,百姓苦不堪言。刘秀称帝后,用了12年的时间,把各地的割据者一一消灭,最终统一天下。在这一征战的艰辛过程中,刘秀本人表现出在雄才大略,无人能相比,而他手下的以邓禹为首的“云台二十八将”也个个都是非凡的人物,都立下赫赫战功,这些人都被绘成图画,以作永久的纪念。
刘秀当皇帝后、特别是一统天下之后,开始了一系列改革。他简化机构,裁减冗员,废除西汉时的地方兵制,撤销了内陆各郡的地方兵;他提倡儒学,表彰气节,兴建太学,设置博士,并册封孔子后裔孔志为褒成侯,以示尊孔崇儒;他恢复西汉初年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采取种种措施,促进农业与手工业生产的民展。由此,在他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和较大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家机器运作顺畅,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勃勃生机,故人们称那一时期为“光武中兴”。
这里的“兴”,有再兴西汉“文景之治”的意味。所以,诸葛亮、曹植等人都认为,光武帝刘秀比汉高祖刘邦在治国方面更伟大。而毛泽东在读东汉历史时曾这样评价过光武帝——“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皇帝。”
毛泽东深通中国历史,他的这一评说我看极为客观公正,用这三个“最”来概括刘秀,那也是说到了骨子上。就这三方面而言,刘帮的确远不好刘秀。而另一方面,毛泽东还没有看到,或不愿看到,那就是作为开国皇帝的刘秀,在治理国家、在重视人才与社会经济方面的本事也是很少有人可以相比的。而毛自己恰恰在这方面是个极大的欠缺,他是打天下的能人,而非治天人的高手。刘秀不但能打天下,还能治天下,仅就这两个方面来看,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那的确是第一人。况且,作为开国之君,他没有大杀功臣,他轻松掌控天下之局势,从容化解各种矛盾,重用各方面人才,使社会平稳地向前运转,这一切无不证明了他是一个有思想有理念有办法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