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灰烬里复活火焰的玫瑰

 置身于宁静 2018-08-23

  ■高维生

  在出版《玄学兽》《哲学兽》《动物论语》“三部曲”之后,蒋蓝的思想随笔《思想存档》2007年6月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这也是蒋蓝2007年出版的第二本专著。

  思想随笔是蒋蓝近年来最为用力的部分,《有关警报的发声史》《道在屎溺间》《就像左手握右手》《苇草的经脉》《体制脸》《熄灭的马蹄》等篇章,引起读者广泛呼应的佳篇,入选多种年选,获得了2005年布老虎散文奖。从2007年开始,蒋蓝在《青年作家》上开设了“身体政治”诗性随笔专栏,连续推出了一系列新作,实现了文学与思想、思辨与激情的较为完美的结合。

  《思想存档》收文26篇,计15万字,是蒋蓝的首个思想随笔集。表现了诗人的忧患意识,在当今文坛上,盛行小人和交际花的时代,诗人选择了烛火,选择了拒绝。诗人不想跳进不黑不白的缸中,失去了自我,丧失思想的品质。

  蒋蓝的文字像纸上的沙粒,朴素中透着真实。正是这一颗颗沙粒汇集一起,形成了思想的巨流,构筑一座崇高的山峰。

散文家周晓枫从一个高度概括了她心目中的蒋蓝:“令人想起冷金属时代的兵器,鞘或手柄上雕镂着的繁丽花饰,但内在,却是寒刃。蒋蓝知识广博,富有卓见,深具社会责任意识,他自觉体验淬火之痛并由此锋利。当黑暗以最速效的方式把整个世界变为盲人,他是无畏深渊而纵身跃入的勇者,因为他深知,思想必须植根于目不可视的黑暗,才能滋育光亮中的叶片。他的激进,不限于态度的铿锵和修辞上的高歌猛进,蒋蓝甚至对一腔悍勇抱有智力上的轻视。他擅长在看似战无不胜的对手身上发现阿基里斯之踵,在看似坚不可摧的城门中找到撬动的孔隙,然后只身前往,深入前人未曾涉足的禁地,面对未曾遭到挑战的敌人。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他可能以形而下的方式入笔;在最荒谬不羁的素材上,他提炼出严肃凝重的主题。既是诗人又是学者,所谓感性与理性的冲突在蒋蓝这里不能构成问题——他轻松地左右易手,从灰烬里复活火焰的玫瑰。”

  蒋蓝有着南方人少有的、高大身材,他像文坛上的一棵树,不会被时尚的潮流挟持。蒋蓝的文字如同黑豹,敏捷灵秀,闪现着执著的勇气。诗评家张清华则比较了诗与思想随笔之间的蒋蓝:“正像在南方、在四川盆地很少见到他那样高大魁伟的身躯一样,在时下的诗人中也很少见到他这样富有理性思维和学养的分子——比‘知识分子’还要知识分子。平心说,蒋蓝的散文随笔要胜过他的诗,不是他的诗不好,而是他的散文更佳。他诗中的理念和思想有时候看来稍稍硬了那么一点点,而在他的散文中,思的东西和灵感之间、与感性的叙述之间,达成了完美的结合。我一直认为,最好的叙述者一定兼有诗人的形而上能力,有小说家设身处地的敏感,散文家激扬文字的功夫,和戏剧家多重角色的推演设计能力,而蒋蓝是这样的叙事者和诗人。文字在他那里是活的,飞行和潜跃——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敏感和绵密,精细和犀利,甚至有神秘和暗示的诗性气质。很少有人能够抵达他那样的境地,很难言喻的精准和超越性,思化为了神,知变成了识,察生成了悟,脑转换为了心。”

  蒋蓝的随笔更多地保留了诗人的质朴,他的行文中没有过多的夸张,矫揉造作,作家的精神品质,决定了他的写作方向。他没有停留在生活表面上的追忆,沉浸在幸福、快乐的春风中。蒋蓝手中的笔,经过思想的淬火,像一支锋锐的矛,投向民族腐朽的、泥胎堆做的圣殿。蒋蓝焦虑地行走,愤怒的呐喊,我看到在“异化和荒芜”的大地上,一个有良心的作家的厚重的背影。蒋蓝的诉说,是坦诚的,是大地泥土中翻卷的、带有土地的气息。他的文字有光和生命的温暖,开放着别样的花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