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春功

 毓真 2018-08-23

回春功

许 峰 沈晓东

回春功是传承道家的一套养生祛病功法,以“炼形生精,还精补脑”为宗旨,以清静无为、道法自然为原则,在练功过程中强调松、静、圆、柔等特点,是一种动静双修,精、气、神、形并练的全身性柔韧型功法。该功法既可以起到保健养生作用,又可防治疾病。

一、操作技术

回春功包括预备势、十势功法、收势导引,其中每势均重复6~8次。完整练习一遍回春功的时间应不少于20分钟。

预备势

1.调身:面朝南,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下垂,全身放松(图0)。

2.调息:做3次自然呼吸。

3.调心:吸气时意念安静;呼气时意念全身放松。

第一节 六合求中(调身功)

1.调身:以腰髋(丹田)带动全身。

①左右摆动各3次,归中放松(图1-1)。

②前后晃动各3次,归中放松(图1-2)。

③配合深呼吸(收小腹,提会阴),上下伸展1次,归中放松(图1-3)。

2.调息

动作①~②采用自然呼吸。

动作③采用逆腹式呼吸。

3.调心:意念神阙与命门之间的正中部位,全身感到轻松、愉悦。

第二节 意念青春(调心功)

1.调身:自然站立,两眼微闭(图2)。

2.调息:做3次自然呼吸。

3.调心:意念青春,中老年人可回忆年轻时形体、面容和精力的最佳状态,青少年可以把本人的形象想象得更优美健壮一些。又想象仿佛来到了树木葱郁、百花盛开、芳香扑鼻、幽雅宁静的自然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修炼养生长寿、恢复青春活力的微妙功法,心情自然十分愉悦、舒畅,面容由衷地流露出惬意的微笑。

第三节 导气令和(调息功)

1.调身:

①两脚跟相靠,脚尖分开60°,双臂下垂于体侧,全身表里放松,颈项舒直(图3-1)。

②两手翻掌,掌心向前,由下而上上抬,夹角约90°;当双臂举至与肩相平时提脚后跟,引体向上,双手在头顶上方合十(图3-2)。

③继上式,双手合十渐渐下行至大拇指对着天突穴;同时脚跟缓缓落地,全身放松。

④继上式,双手在天突穴前合十略停(图3-3)。

⑤两手合掌沿任脉下行,十指由朝上转为向下,在小腹前慢慢分开,下垂于体侧,全身放松。

⑥两脚分开,自然站立。

2、调息

动作①自然呼吸。

动作②吸气,闭口鼻吸。

动作③呼气,张口吐气。

动作④吸气,闭口鼻吸。

动作⑤呼气,张口吐气。

动作⑥自然呼吸1次。

3.调心:意念青春,面含微笑。

4.操作提示

合十就是两手五指并拢,两掌对掌相合。天突穴位于咽喉正中下方两锁骨中央凹陷处。

第四节 吐故纳新(服气功)

1.调身:面朝南,自然站立,两臂下垂。

①低头含胸,弯腰屈膝,腰(命门穴)向后、向下,上体后坐下落,两臂自然下垂,两手合谷穴向前,指尖触至脚踝处(图4-1)。

②双肩缓缓上耸,头稍稍上抬,伸颈扩胸,两脚跟徐徐上提,小腹微鼓,缓慢地引体舒展向上;随即两肩缓慢向后画圆弧,全身呈饱满姿态(图4-2)。

③继上式,两肩画圆弧徐徐下落,两脚跟慢慢放下,躯体松弛,头微微前倾,弯腰屈膝,两臂自然下垂,重复动作①。

④收势导引。两脚跟靠拢,双手在裆前合十,以两肩上耸带动两掌沿身体正中线上行,翻腕向上至膻中穴前,略停。再继续向上至头顶,同时提脚后跟,引体向上,随即两手合十下落,置于体侧,全身放松(图4-3)。

2.调息

动作①徐徐呼气。

动作②缓慢吸气,采用顺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腹部向前略鼓起。

动作③随着肢体舒缓下运,细长缓慢呼气。吸气时闭口鼻吸,呼气时张口吐气。

动作④做两次自然呼吸。

3.调心:保持意念青春,面含微笑。

4.操作提示。

吐故纳新以一呼一吸为一息,共做6息。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合谷穴位于第一、二掌骨间,手背虎口后一拇指处。

第五节 青龙游春(龙游功)

1.调身:面朝南,自然站立,两臂下垂。

①龙游起势:上体前倾,弯腰、合掌,并脚并腿;然后转肩带动两掌上行,举过头顶,同时提脚后跟(图5-1)。

②龙游左势下行:继上式,两手合掌,沿示意图自上而下画3个连接的半圆弧;两腿仍然相并,屈膝徐徐下蹲至全身呈半蹲状态,身体重心也相应下降(图5-2)。

③龙游左势上行:继上式,不要停顿,两手合掌,自下而上画3个连接的半圆弧;同时,徐徐提脚后跟,身体重心相应上升,全身回复到龙游起势。

④龙游右势:操作方法与左势相同,惟方向相反。

⑤龙游收势:合掌在头顶分开,五指微屈张开,如抱球状,作左右摆动,脚跟缓缓着地(图5-3)。然后双手在印堂穴前合掌,上举,提脚后跟,随即两掌下落,至小腹分开。两脚尖先分开,然后两脚分开,呈自然站立。

2.调息

动作①~④随动作自然呼吸。

动作⑤合掌上举时吸气,下落分开时呼气。

3.调心

保持意念青春,面含微笑。意念两劳宫穴导引全身,犹如小青龙游春时的轻盈和充满活力,自我感觉悠哉游哉,舒畅无比。

4.操作提示

整个青龙游春的运动轨迹,如示意图所示;图中直线为人体正面的中线,整个龙游功在“龙游起势”后,大致就是合掌围绕着中线下行画3个半圆,然后上行画3个半圆,合成了以中线为轴的3个连环的圆。图中的虚线圆弧为龙游左势下行的轨迹;右势则从实线下行。左右势连续各做3次。印堂穴位于两眼正中鼻梁凹陷处。劳宫穴位于手掌正中第二、三掌骨间。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