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说内针规范之理

 CHOK2620 2018-08-24

有朋友经常问,这个病怎么治、那个病怎么办,回答这些问题其实有些为难。不明理不下针,这是我一直坚持的观点。即使下了针,也不一定有预期效果。但是为了应急,又不得不告诉一些对治方法。那么,这个理到底是何理?


前面对“六三二一”规范已经做了详细阐述,可以说,这个规范是黄帝内针学人的随身法宝。既然规范如此重要,不妨先看看规范的理在何处。


“六三二一”规范,其实也就是“三二一”规范。之所以前面加个“六”,是便于初学者理解和把握。“六”是三阴三阳,这个放在“二”里面也不错,因为“二”是阴阳,阴阳在人体的表现就是三阴三阳,“六三二一”规范可以简化为“三二一”规范。“三”就是三部,是症在人体上、中、下的定位。“二”就是阴阳,按照法则确定左治还是右治、上治还是下治;同时根据症的分布,确定具体在三阴三阳哪些经络。“一”,就是阿是,也就是最后下针同气点。这是黄帝内针简易清晰的实操流程。


这个“三二一”出处在哪?


回头来看,前面用较大篇幅讲三才、讲阴阳,是不是也在说“三二一”?“三”,就是天地人三才,天人合一整体观;“二”,就是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一”,就是万事万物的本原。


这个本原难以用精确的语言来描述,我们很多经典说来说去,其实都是在说这个不可言的东西。学习黄帝内针就是在传承传统文化,所以这个不可言的到底是何物,我们无法回避,但也很难穷究。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样一种存在,并且有这个存在(其实不能叫存在),才使得阴阳、三才、五行化生演绎万事万物。


再看看我们人体这个小宇宙,其实也是“三二一”。“三”,就是我们人体上中下三焦,人体处处可以分三焦。“二”,就是阴阳,这个好理解,人体阴阳二气升降出入、是阴阳二元的对立统一。“一”,就是平,类似于一个相对的“绝对值”,多一点、少一点都是偏,平人无病。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多一点、少一点的位置上,偏了多了,就成病,就表现为症。


黄帝内针从“三”入手,以上中下三焦为切入口,像俄罗斯套娃一样,非常巧低妙地融入了天地人这个最完整、最庞大的体系。同时以“二”为抓手,抓住万事万物最本质的变化规律,从根本上拨动阴阳,使得一切都成为可能。“三”和“二”在同气上互参互求、互根互用,在道用上又是可大可小、或左或右,为黄帝内针提供了无限生机。


最后到“一”的层面,看起来不过是一个平常普通的阿是穴,但是一根银针一旦接入这个端口,就像芝麻开门一样,扑面而来的是无尽宝藏。这个宝藏就是中。“有中则能平、有中则能和”“阴阳自和者必自愈”,针道的作用,就是让患者回归其中。

由此看来,这个“三二一”还真是不简单,不仅吻合人体运行的小规律,也暗合天地运行的大规律。原来规范只是外在形式的一种表现,其实质是天地人三才这个整体、阴阳这一规律的高度提炼与浓缩。它就像老天爷送给我们的一把尺子,可以在人体上下、身心内外四处度量,而且比例可以随意缩放。


想明这个理后,好像有个盖子突然被掀开了,阳光明媚,天高云淡,世界一下子变得无限广阔。黄帝内针的的确确不是在经络和穴位上照本宣科做功夫,而是在最根本规律的应用上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这样一来,黄帝内针似乎就变得更为简单。规范就像田头的一个劳动工具,谁都可以拿来一用,因为它体现的是规律,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总是在必然起着作用。因为它是规律,也不用我们去思索对错与否,要做的就是认识规律,相信天地之道、天人合一;就是把握规律,时刻牢记规范、遵循规范。当然,重点还要用好规律,始终保持一颗纯粹质朴的心,思虑越简单越好。


黄帝内针的简易之用,完全根植于对天地人三才、阴阳的整体把握和客观运用。现在再来看黄帝内针,就不只是一根银针那么大的小事,也不单是一门针法那么简单的技术,背后牵动的是天地人大道,是阴阳的大用。黄帝内针的博大精深,在规范上可见一斑。黄帝内针之所以有立竿见影、效如桴鼓的特点,就是因为牢牢站在这个理上。



张三针笔记

三生万物   针行其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