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不下去了?有个地方遍布全世界,是生存下去最大的希望

 薄荷兄弟 2018-08-25

清晨,当你走进菜场,小贩的一声吆喝清亮有劲,足以唤醒还是懵懂状态的大脑,此时抬头便能看到五颜六色、新鲜水嫩的蔬菜瓜果,再往里走,挥着大刀就往骨头上砍的猪肉大叔,忙着捞鱼破鱼的水产阿姨,刚走过,一只鲜虾从盆里挣脱,跳到了你的脚下。


或是傍晚,带着积累一天的疲惫,路过菜场,小贩们开始纷纷叫嚷“最后一块骨头便宜卖了啊,卖完回家了”,买菜的阿姨会问“晚上吃点什么,丝瓜来两根吧”,最后结算的时候还顺手抓了一把葱送给你。



有人说,如果觉得活不下去了,就去菜场逛一逛,你会感觉到温暖,感觉到自己活着。吃是一个人活着最原始的欲望,在这个嘈杂、喧闹的地方,能唤起饮食的欲望。


做农业虽苦,却还有大批的农人在坚守,除了最基础的谋生,他们又何尝不是种下希望,把生命的幸福感送到人们口中。一颗种子破土发芽,成熟收割,再到运输售卖,最后做成菜肴,温暖人的心与胃,每一个环节都是鲜活的。


所以这世上的菜场是不会消失的,它会有变化、升级,但将永远存在,在每个国家都一样。



菜场的升级,是艺术,也是为了让人回家吃饭


据《中国大城市白领回家吃饭情况调研》报告数据显示,有超过 40% 的女白领不愿下厨做饭。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有超过三成的白领经常在外吃饭,其中深圳白领在外吃饭的比例最高,占比达到 42.4% ,居四城之首。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菜场是这样的:


但随着人们对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对脏乱差进行整治,传统菜场也有了焕然一新的模样:



更有趣的还有菜场的升级版:


菜场 经济学:北京·三源里菜市场


上个月知识服务平台「得到」将《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一书的发布会放在了这个菜市场,几天内便吸引了数万人围观。



用食材和经济学原理勾联,重新命名部分摊位名。“亚当·斯密牛肉铺”、“李嘉图蔬菜摊”、“哈耶克汉堡屋”、“弗里德曼早餐店”等等。在菜市场“遇见”这些经济学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让你发现琐碎生活里和经济学有关的日常。



宣传海报上,小贩一改往日行头,与使用的经济学理论匹配,浅显易懂,颇有一番趣味。



逛菜场不只是单纯的逛菜场,在北京这个群英汇聚的大都市里,白领也走进了菜场,探究其中奥妙。



港式主题超市型街市:香港·本湾市场


本湾市场2015年8月翻新,情景体验式的商品陈列及售卖方式,彻底颠覆传统农贸市场的设计。


色彩斑斓的地砖,港式场景的体验,各种各样的接地气又高颜值的租户组合,使传统街市变成了超市型街市。



菜市场内设计了许多历史传统元素,走在其中总会有一种老香港的独特韵味。



还有全港首创的“i-Chicken”服务,市民可通过屏幕现场选购活家禽,30分钟左右就会将选定的家禽屠宰好送到市场交给顾客。




书店 菜场:台湾·诚品知味MARCHE市集


“知味市集”占地百坪(1坪合3.3057平方米)左右,约200家台湾本土的生鲜蔬果上架,包括台湾最大的有机农场永龄农场的有机蔬菜、吉品养生无毒虾、十八养场的红玉鸡肉等。



这种独家的“在书店买菜”的新运营形式,创造了“阅读”与“食”的连接,让“买书菜”成为日常。



书店是一个有温度的“第三空间”。有了生鲜的加持,能让阅读多一份色彩。




遍布世界的各色菜场,是艺术与温情所在


东京·MUJI marché



这里每一样食材的产地、运输人员的名字都是公开的,甚至还可以对应上耕种时的器具。



海产品更是大有来头,都是从鸟取县境港附近的海域捕捞的。只要是这里捕捞的鱼都会写上“境港直送”,基本是凌晨捕捞,早上就上架了。



在这里还能吃到美味的便当,可以看书、学做料理,在亲子区提供体验耕作的活动,当然MUJI的老本行服饰、杂货也均有售卖。



 曼哈顿·切尔西市场


切尔西市场充满了浓重工业风,里面的每一间店铺都充满了强烈的复古气息,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最著名的是一家叫The Lobster Place的店。这家店每天清晨便会从港口运来最新鲜的龙虾、生蚝、帝王蟹等食材,除了售卖海鲜,还供食客们随点随吃。



这里有蔬菜摊、水果摊、书店、冰激凌店、服饰店等,还可以试吃醋腌鱼子酱、抹茶味食盐等特色调味品。



布达佩斯·中央大市场


这是一座由巴黎埃菲尔铁塔的设计师设计的欧洲最大、颜值最高的哥特“百年市场”。



中央大市场有着花哨的琉璃瓦房顶,独特的拼花图案墙面和风格迥异的大小窗棂,虽有上百个摊位,但依然保持着环境整洁,没有异味。



市场的一层以农副产品为主,水果、蔬菜的卖相美观,摆放整齐。市场二层有一些匈牙利的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店,还有些类似购物中心里“美食广场”的快餐摊位。



巴塞罗那·圣卡特琳娜市场



在这个色彩超丰富的大屋顶上,仿佛能看到多种多样的水果和蔬菜在阳光下闪耀着跳跃的光芒。



在这里你不仅能买到各类新鲜蔬果、海鲜、干货,每个摊档都是一家餐馆。



荷兰·鹿特丹拱形大市场



这座花了16亿建成、全球颜值最高的“菜市场”,平均每年吸引800万游客前来参观。市场上方的拱形由228个公寓单元组成,市场内可以容纳96个农产品销售台,20个酒类及其他物品零售台。市场下方的停车场共有四层,能提供1200个车位。



从各种原料、佐料、加工副食品、餐饮、厨具到荷兰奶酪、意大利冰激凌、日本寿司,甚至中国美食,这里试图满足着全世界的喜好,胜似一间吃货的天堂。



集市不仅容纳了96个农产品销售台,20个酒类及其他物品零售台,还将集市上方的拱墙打造成了228间单元公寓。


这里是城市功能与艺术展现的惊喜融合,真正实现了公共和持久的城市化建设。“菜市场”不再只是嘈杂喧闹的,它也可以拥有层次感、流通感、互动感和艺术感。



走进菜场买点菜,去感受烟火气,感受生命;回家做一顿简单美味的家常菜,一碗清汤下肚的那一刻,还有什么困难值得难过。常人如此,更何况是身处农业中的人们。


土地是希望,太阳是希望,水源是希望,而农业就是最原始,也是最有希望的行业。



10月27-28日,杭州,第五届A20精致农业展


20位生鲜新零售大咖的分享


2018年,新农人与新零售最大规模的集合


9月前报名 免费参展

参会咨询:13955989044

扫描下图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