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酷吏只是皇帝一个人的鹰犬

 昵称54484038 2018-08-25

汉代多酷吏,所谓的酷吏,不是后来意义上的吏,都是朝廷命官。他们的酷,不是贪酷,更不是耍帅,而是嗜杀。为政一方,只要境内有违法者,抓住之后,当场杀掉,不管他是谁,有什么来头。如果地方上有豪强大户,即使不为非作歹,在酷吏眼里也是祸害,早早晚晚,得寻个不是把给你铲了。

两汉地方官,基本上属于承包制,郡太守对于刑狱,大体上可以专擅行事,说有罪该杀,杀就是了,然后上报,上面说杀错了,杀多了,自己负责就是。下面的县令,理论上没有这个权限,但真的要杀人,杀也就杀了。这种做法,实际上是秦政的余绪,秦朝的酷吏估计更多,然而历史记载少,也就被忽略了,两汉存续时间长,历史文献多,所以,看起来好像偏偏两汉酷吏特别扎眼似的。

犯错就杀,而且一定要扫平境内的强人大户,这样的治理,没有不致太平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可以期待的。但是,这样的太平,是需要用很多无辜、罪不至死的人的生命换来的,是用人人战战兢兢换来的。在酷吏的字典里,没有宽松和仁义这些词儿,对他们来说,只要宽松下来,秩序就完了。所以,有的酷吏,最不喜欢的事儿,就是皇帝大赦天下。有人甚至大赦的圣旨下来,他先给搁那儿不打开,派人把狱中他认为该杀的都杀了,再开圣旨宣读大赦令。

当然,酷吏最炫的事迹,还是跟豪强权贵过不去。东汉首都在洛阳,因此,洛阳就成了皇亲国戚和权贵的大本营。谁做洛阳地方官,都对这些权贵和贵戚们打怵,惹又不敢,不惹吧,他们中有人净纵容家人家奴干坏事,弄得地方大乱。所以,皇帝比较喜欢任命个有名气的酷吏,出任洛阳令(因为是首都,跟郡太守平级,两千石)。一是能保证绝对忠诚,只听他的话,让他睡得安稳。二则可以打击一下皇亲国戚的气焰,让他们有所忌惮。有的酷吏,比如汉章帝时的周䊸,就任洛阳令,下车便问境内大姓有谁,属吏对亿闾中豪强姓名,周䊸说:我问的是皇亲国戚,谁要知道这些买菜傭呢!此言一出,境内的皇亲国戚都老实了。

董宣也是个狠角色,在任洛阳令期间,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家里的一个苍头(家丁奴仆),白日杀人,然后被公主藏匿在家,没有人敢闯公主府拿人。董宣就亲自带人埋伏在路上,待这个苍头乘公主的车出来,当场拿下,就地格杀。公主到皇帝哪儿告状,湖阳公主对刘秀有养育之恩,皇帝哪能怠慢。皇帝当着公主的面儿,宣召董宣,要杀他。他大声抗辩说,陛下圣德中兴,而放任公主纵奴杀人,将何以理天下?言毕头撞栏杆,血流满面。光武帝说那不杀你了,得给公主叩个头,赔个不是吧。董宣死活不肯,使宦官强按头,他两手据地,直着脖子,就是不肯低头。由此博得了强项令的美名。光武帝最后之所以没有杀董宣,而且还赏了他三十万,就是因为董宣所为,实际上是皇帝所乐见的。

皇帝跟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发达了,哪怕是个宦官,也会把自己的家人亲戚都照顾起来,让他们跟着自己沾光。皇帝在面上,虽然也照顾皇亲国戚,给他们封官拜爵,但是,骨子里,对这些人其实是有所忌惮的。因为恰是这些人,才最有可能取而代之威胁他的地位。所以,让酷吏时不时地打击打击这些人,对皇权永固,大有好处。光武帝刘秀回答湖阳公主为何不惩罚董宣的话,说到点上了——天子跟白衣是不一样的。

而且,汉代的酷吏,实际上多数都是廉吏,非常廉政,一尘不染,铁面无私也无情。而清廉恰恰给了他们施展强硬手段的胆气,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看谁不顺眼,都可以以皇帝的名义给你拿下。整个朝廷,他们只为皇帝一个人服务,别的什么人,账都可以不买。尽管,这样忠实的鹰犬,如果得罪人过多,皇帝还是一样会杀了他们安抚官心的,但是,从来朝廷,都不乏这样的鹰犬。皇帝一时的恩宠,就是他们存在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