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松江】第一代海派书画家:胡公寿与任伯年

 cxag 2018-08-26

话说松江历史,传承人文情怀。如果你是个广播迷,那你有耳福啦~因为,从2017年6月15日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新闻广播,频率FM93.4、AM990将每天播送《上海之根 文明松江》专栏,讲述松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今天,我们来听听第五十五期节目——《第一代海派书画家:胡公寿与任伯年》吧。


胡公寿与任伯年 来自上海松江 02:28


 节目播出时间 


周一周二,周四~周日:9:58、13:58、14:58、15:58

周三:13:58、14:58、15:58、23:55



上海自开埠后,随着工商业的兴起、金融贸易的兴盛、东西文化的交融,迅速成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正是在这个繁荣的社会经济文化平台上,形成了以胡公寿、任伯年、吴昌硕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海派书画家群体。海派画家群形成之初,松江府娄县人胡公寿已是沪上画家当中颇有声望的人物。那一年,年轻的任伯年由浙江绍兴来沪,寻求发展。初到上海,任伯年一度流落在四马路街头,摆摊卖画,生活十分窘迫。


胡公寿画作


【松江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尹军:胡公寿对他极为器重,不仅常与他合作,还为他找画店,荐举他参加钱业公会的雅集。任伯年后来在上海滩声名大噪,但毕生尊称胡为"公寿先生"。胡公寿还有一个号称"瘦鹤",任伯年为表对胡公寿的敬意,将自己的斋名取名为"倚鹤轩"。任伯年所画梅花竹石颇为出色,则吸取了胡氏的笔法。书法上也受到胡公寿的指授,两人在书画笔法上都有十分相似之处。题画诗是胡公寿作品的一大特色,有的以诗言志,有的与画配合,意境深远。】


任伯年画作


在中国近代史上,以胡公寿、任伯年、吴昌硕等为代表的海派书画家不仅创作成就辉煌,艺术影响深远,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大都具有高度自觉的社会责任和关怀民间的大爱之心,积极地投身社会慈善和赈灾活动,为中国近代慈善史留下了重要的篇章。


(内容来源:人文松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