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理解《易经》中‘‘卜筮者尚其占’’这句话?

 入出有致 2018-08-28

«系辞上»第十章:“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翻译为:“周易包含圣人的四种应用功能:研究语言文字的人,可通过«卦辞»«爻辞»等加以研究(语言文字);重视行动的人,要善于利用周易的卦象变化为行动提供指导;以制器为业的人,要根据周易的卦象变化揣摩出各种器皿的造型(以应用于制造);以占卜为业的人,则用周易来进行占卜判断吉凶。”

可见,上述«系辞»这一段话,是指出周易的四种应用功能。如太愚前面关于周易的文章所述,除了上述四种功能之外,周易起码还包括另外四种功能:一是纪时功能;二是哲学功能;三是解释宇宙万物的生灭及循环往复和更新换代的功能;四是用周易理念以治国。

用一句话来概括周易的功能:周易是中国文化和古代中华文明的总根源。

据我所知,许多易学界人士和文化人士,大体上是认可上面这个观点的,但由于他们心目中的周易各有不同,故无法作出有力的解释,最终授人以柄,攻击周易是迷信,而衮衮诸公百口莫辩。

比如说,算命的,就认阴阳五行是周易;卜地的,以风水术为周易;宗奇门遁甲者,以奇门为周易。如此等等。这样,周易就变成了孙悟空有八十一变,谁也说不出他的真面目,因此谁也说服不了谁。

由于上述这些“周易”,主要是预测学,人们又把预测之类斥为迷信,最后周易也被贴上迷信的标签。虽然各路大师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把别人塞进他们口中的苍蝇咽进肚子里。

如前面的文章所述,周易是古人发明的用于解释一切的宇宙模型,如下图所示。

周易模型图

这个模型要用来解释一切,因此具备了纪时功能。古代纪时,要用干支和北斗星及二十八宿这些因素来实现,所以,这个模型就配置了上述这些要素。

占卜是周易模型的基本应用功能之一,占卜的吉凶判断,当然要用到时间(干支)来作判断,人们经过长期应用,就把本来用于纪时的干支总结出五行原理,这就成为所有古代预测学的根源。

现在很多人对基于五行原理的各种预测学不屑一顾,但其实古人发明的这个学问,原意是要掌握生命的规律,以趋吉避凶,其初衷是很伟大的。

现在要解释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源于周易的干支原理后来与周易分流而自成体系?

第一,周易模型有八卦,五行只有五个属性,8除以5,不能整除,则八卦的五行分配不尽合理;

第二,古人所建立的模型,其地盘八卦是一个不对称的卦图,主要是:四正坎离、震兑,震、兑不对称;四隅乾坤、艮巽,艮、巽不对称。不对称会造成八卦的五行分配不尽合理。这些因素最终造成八卦与五行分流。直至西汉京房发明纳甲体系,又以另一种形式使八卦与五行合流。但重新合流的体系,已大异于原先的周易。

还要解释另一个问题是,周易模型的天盘八卦为什么会失传?

第一,至秦朝,周易的造字功能已完成,也就是说,周易最重要的使命已完成,而天盘八卦的主要作用,是与地盘八卦一起,用来抽象概念演绎文字,既然这方面的功能发掘已尽,天盘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第二,重卦卦名文字的发明,使天盘逐渐无用。过去(大约春秋以前),由于重卦卦名还没有发明,人们起卦之后,只能用周易模型来解卦。但随着重卦卦名的发明完善,以及筮法的发明,人们用筮法起得重卦之后,就可以根据日月来进行吉凶判断了,这样,周易模型就无用了,天盘八卦终失传。

第三,早先,周易模型是王室的秘传之宝,真正能接触周易的人不多,懂得者更少。比如说,孔子五十而习易,说明孔子早先接触不到周易(否则,以孔子的好学,他不可能五十以后才习易)。

荀子说,善为易者不卜。这句话内蕴荀子的时代善为易者是很少的。

那么,真正的善为易者是谁?是过去王宫之中的重要贵族及其老师。

«周礼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六艺。”«周礼师氏»:“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日至德,以道为本;二曰……”这是说,保氏用周易之道教导小学国子(重要贵族子弟);师氏用周易之道教育高年级国子。

过去掌握周易之道的贵族,由专人造字,然后颁布流行通用,而其他人,则只闻周易之名,未见其形。

早先由于周易是秘传,楚国、秦国等非周王宗亲的诸候国,接触不到周易,备受中原国家的嘲笑。

秘传的结果,终造成天盘八卦失传。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些原因造成周易模型失传,在此不详。

到战国时期,周易逐渐公开,但此时人们多用筮占以卜(有史为证),周易的其他应用功能便失去了市场。后来,人们陷于阴阳五行不能自拔,而周易的功能只剩下卜筮者尚其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