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态环境部发布19项标准修改

 田守国 2018-08-29

    

     来源:生态环境部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19项标准修改单,涉及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颗粒物、铅、六价铬、气态汞等监测。详情如下:


关于发布《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等19项标准修改单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现批准《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等19项标准修改单,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修改单;

二、《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3—2009)修改单;

三、《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79—2009)修改单;

四、《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HJ 504—2009)修改单;

五、《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HJ 590—2010)修改单;

六、《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 618—2011)修改单;

七、《环境空气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539—2015)修改单;

八、《环境空气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264—1994)修改单;

九、《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修改单;

十、《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 194—2017)修改单;

十一、《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653—2013)修改单;

十二、《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HJ 655—2013)修改单;

十三、《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654—2013)修改单;

十四、《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93—2013)修改单;

十五、《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手工监测方法(重量法)技术规范》(HJ 656—2013)修改单;

十六、《空气和废气颗粒物中铅等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657—2013)修改单;

十七、《环境空气六价铬的测定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法》(HJ 779—2015)修改单;

十八、《环境空气气态汞的测定金膜富集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910—2017)修改单;

十九、《环境空气汞的测定巯基棉富集-冷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暂行)》(HJ 542—2009)修改单。

以上标准修改单自2018年9月1日起实施,内容可在生态环境部网站(kjs.mep.gov.cn/hjbhbz)查询。

特此公告。

生态环境部

2018年8月1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