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经纬林杨

 屿之岸水之滨 2018-08-29

设计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语文课堂就应该让学生去用心感受文本,走进文本,品位语言描述的特色,提升朗读感悟的层次,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材分析:《孔子游春》是一篇游记,它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及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课文把孔子带弟子们游赏与他对弟子的循循善诱交融在一起,作为重点进行描述。教材一方面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春天到来时的美景,另一方面以水为话题,叙物明理,内涵十分丰富、厚重,激发学生了解其深层的人生哲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一、二、八自然段。

2.引导学生感受泗水河畔的春景之美,领悟孔子论水话语所蕴含的道理。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泗水河畔的春景之美,领悟孔子论水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赛诗会”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经过五年的学习生活,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吧?那就让我们来一次小小的赛诗会吧!(课件出示古诗的一部分学生来对)

 

【设计意图】:通过赛诗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营造一种浓郁的古典文化氛围。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刚才我们对的这些古诗都和哪个季节有关?(春季)你还能背出关于春天的古诗吗?

生齐背诵《早春》。

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孔子的脚步来到泗水河畔感受春天。

二、初读课文,体会春之美

1、(播放课件)春风吹走了积雪,阳光的触角变得柔和起来了,小草突破腐蚀土慢慢地长起来了,达子花长满了山崖,春天就这样有声有色地来了。泗水河畔的春天也是那样美丽,究竟孔子与他的弟子看到了怎样的春景?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2、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孔子眼中的春景。

3、学生汇报泗水春景(第二自然段),这么美的文字里你读懂了什么?

1)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大自然比作伟大的母亲。

(2)运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围绕“大自然多象一位伟大的母亲啊!”来展开叙述的。

(3)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因为这里连用了四个结构相同的句子,都是什么的什么是她什么的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句子的结构以及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这比教师直接教来的更有意义,学生记忆也深刻,并且为下面句式的背诵和仿写做了铺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