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仲南主任医师从痰论治慢性肾脏病

 米口袋kytquwnm 2018-08-29

慢性肾脏病多起病缓慢, 病情迁延, 易反复与恶化, 痰湿是重要原因之一。因痰湿为患, 病位极其广泛, 波及的脏腑组织甚多, 可谓内而脏腑气血筋脉,外而四肢百骸肌肉, 上中下三焦无处不到, 况且可与他邪合病, 易阻碍气血运行, 诸多特性使本病证候错综复杂、寒热虚实交错, 辨治困难, 以致病情难愈, 容易恶化。又因痰湿为阴邪, 其性濡润, 粘滞难消, 来缓去迟,治疗后虽临床症状消失、指标改善,一旦外感六淫、饮食劳倦、七情所伤, 则余灰复燃, 病情多有反复.

一般认为,痰饮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病证,故又属于致病因素之一。

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看不见形质的痰液。痰饮的形成,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劳倦及七情内伤,药物毒物所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因肺、脾、肾及三焦对水液代谢关系密切,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之道路。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痰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证,正如《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所说:“人自初生,以至临死,皆有痰。……而其为物,则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故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也”。也有说“百病都由痰作祟”。

痰的病证特点是: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可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痰伤于肾,碍其气化则尿少,坏其封藏则见蛋白尿,血尿。痰浊循经上逆,闭阻清窍,发为血压升高、眩晕,昏冒,头痛,即“无痰不作眩”。痰易与湿相合,形成痰湿证。  肾寄元阳、元阴,主藏精,固水液而司开阖;脾气(阳)、肺气源于肾阳,脾阴、肺阴源于肾阴。因此肾阳不足或肾的开阖失调都可引起脾、肺二脏的功能失调而产生痰病或痰证,或加重痰病的症情,特别是痰病久延不愈,与肾阳虚弱及肾的阴阳失调尤为密切,故中医认为肾为痰之本。在具体的病理变化上则表现为:肾的开阖不利,水湿停聚,聚而为痰;如命门火衰,不能温运脾阳,即所谓“火不生土”,致使水谷精微“化失其正,聚而为痰”。“肾生痰,多虚痰”,因此久病多痰,不能径作脾湿生痰之断,如张介宾说:“盖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肾者,以水不归源,水泛为痰也。在脾者,以饮食不化,土不制水也。”“最可畏者惟虚痰”。这是因为实痰“其来也骤,其去也速”,病本不深,而虚痰“其来也渐,其去也迟”,故病深难治。

治疗虚痰切忌攻伐,《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善治痰者,治其所以生痰之源,则不消痰而痰自无矣”,对于治痰张仲景、张景岳、叶天士、等历代医家各有不同方法,但益气温阳健脾理气强肾的治疗原则各有道理。

痰湿证者多有肥胖与高脂血症,而痰浊凝聚、注入血脉是肥胖和高脂血症的关键病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痰饮叙论》:“人之有痰饮病者,由荣卫不清,气血败浊,凝结而成也。”

现代研究表明,脂质代谢异常在肾小球硬化的形成、肾功能减退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而使用化痰药物治疗高脂血症,可使肾小球系膜、基质和细胞增殖显著减轻,尿蛋白明显减少。

痰证的分层治疗:病轻初起之痰,茯苓、泽泻、冬瓜皮等淡渗利湿之品;久病之痰、老痰,可用昆布、海藻、半夏等;顽痰、瘀结之痰,可配以炮山甲、醋鳖甲等,随病情轻重选用之。

痰湿证分证论治

一、脾气不足、痰湿犯肺 治以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常用方剂 二陈汤加味,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桔梗、瓜蒌、党参等,

二、脾虚失运、痰湿内滞

治以健脾益气,祛痰除湿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陈皮、清半夏、茯苓、炙甘草、砂仁、木香、党参、白术等

三、浊毒内滞,痰气上逆,

治以和胃化痰,理气降逆法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药用: 黄连,姜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实,郁金,砂仁,佩兰,薏苡仁,苍术,佛手等。

四、痰浊阻络,气化失司,

治以化痰泄浊、活血行瘀法

方药:牡蛎泽泻散合二陈汤加减。

药用:牡蛎,泽泻,白术,半夏,陈皮,白蔻仁,茯苓,车前子,六月雪,土茯苓,制大黄等。

慢性肾炎、慢性肾衰,临床虽没有明显的痰证,但肾脏病理见到肾小球硬化、基质增生及硬化、肾血管硬化,或肾脏已萎缩者,可益肾化痰、软坚散结、活血通络,常用炮山甲,醋鳖甲,山萸肉,海藻,昆布,牡蛎,制大黄,三七粉,积雪草,泽兰,路路通,法半夏。成药如大黄蟅虫丸、鳖甲煎丸、补肾祛毒丸可用。对痰的治疗应注意几点:其一、治痰首当理脾,因脾湿是成痰的基础,脾健则痰湿自化。其二治痰亦应行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皆随气而行,自无停积成痰之患。其三治痰当兼治火,气火偏盛灼津成痰者,治宜清降;其四治痰还当温补,此以气火偏虚津凝为痰者,治当温药和之。其五治痰兼以软坚散结,肾脏病理表现硬化、萎缩者,治之能延缓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