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洲“平民窟”的“特殊工作者”,多人共用一张床接客,网友:不尴尬吗?

 云海沉 2018-08-29

非洲“平民窟”的“特殊工作者”,多人共用一张床接客

百年前,努比亚人在这里定居,称其“基贝拉”,意为“森林”。百年后,这里非但没有茂密的森林、优美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反而成为“肮脏”“混乱”“暴力”“艾滋病”的代名词,蜗居着近百万的贫民。

基贝拉贫民窟位于内罗毕西南,距市中心约五六千米,夹杂在繁华的商务区和使馆区之间,是内罗毕最大的贫民窟。

这里最早的居民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退伍的努比亚士兵,当时的英国殖民者专门辟出这块土地作为对他们的奖赏。尽管早在1963年肯尼亚独立后就宣布此地区为非法定居点,但人们并未搬离。

如今,在这片面积为2.5平方千米的“森林”中蜗居着近百万的贫民,其中90%以上是租客,多是从边远部落来到首都的打工者,全家几口挤在几平米的破屋里。

虽然肯尼亚政府仍未正式承认基贝拉的地位,但基贝拉的所有土地都归肯尼亚政府所有。在基贝拉,政府不提供基本服务、学校、诊所、自来水、厕所等,所有相关服务均属私营。

面积为2.5平方公里,占内罗毕市总面积的不到1%,但容纳了该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住着接近百万的穷人。这里的房子都很简陋,靠铁皮和木板搭建起来。这里却有着许多家酒吧。

性工作者们每天在酒吧里待客,以此谋生。每次服务,客人会付她们1到6美元的报酬。有时可能会比这少,但在当地这也算相对不错的收入了。她们的客人基本是贫民区的男性。

为了省钱,性工作者们大多合租。这样一来,由于床铺有限,同一张床会被不同女人用来接待不同客人。

基贝拉贫民窟被许多人认为是仅次于巴西里约热内卢贫民窟的全球第二大贫民聚居区。基贝拉失业率超过50%,大多数居民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一日只能吃上一顿饭。

受伤也成了家常便饭。她们经常会染病或者怀孕。她们可能生下好几个孩子,而孩子们的父亲往往各不相同。艾滋病在这里也是见怪不怪了。夜幕降临,人们开始出来活动。有人为了生存,有人为了享受暂时的欢愉。

网友:不尴尬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