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顺势而为,还是逆势飞飏? ——读梁漱溟自述文录《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一生带给我的思考 这本书是梁漱溟之子梁培宽选编父亲生前的文字而成,选编父亲的自述文录前后二十七年之久,这已经是第五次修订的书籍。梁漱溟95岁高龄离世,生前并未留下完整的自传性的文字。书中所选大都是,梁漱溟先生生前,在各不同的人生阶段,对自己生命的总结性文字。包括了历史进程中关键事件、关键节点、关键情感与情志变化的总结。 时下关于梁漱溟的书籍很多,有各种类型的传记,也有梁漱溟的遗著。但我还是认为出自梁漱溟之子的文字更为可信,更况且这样的一本书是出自梁漱溟自己的文字。这是我阅读的最新版本的自述文录,第四版本的文录几年前读过,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这一次,也可算作是重读同一本书。 在很多见诸于世的梁漱溟书籍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张92岁是的照片,第一感觉看上去这个老先生会是很古板、很严肃、很固执的一个老头儿,其实读完这本书我们会发现梁漱溟是一个很可爱的老头儿,他的率真贯穿了他的一生。我也感叹,人一生真实的活着真不容易。 几日前,随意浏览网页,见到一则标题为“梁思成是一个没有世界观的大匠”文章,当时我就想,梁思成会没有世界观,那么还谁有世界观呢?我想到了梁漱溟。点击打开文章,文中还真的提到了梁漱溟。梁漱溟先生与梁思成相比,在世界观这一点上正是两个极端。我是不相信说梁思成是没有世界观的人的这一观点的,如果梁思成若此,那么放眼芸芸众生,抑或是今天的学界又会谁有世界观呢?这岂不是世界观就成了虚无?我思考梁思成一生关注的主体更多的是与建筑相关的问题,而梁漱溟关注的主体则是生命本身,因而这两个人在世界观方面表现出来的状况就显得有所区别罢了。 就世界观来讲,我注意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是有世界观的;但人作为整体的存在则有国家亦或可说社会的世界观,再换句话说就是给他生命所在大环境的“势”,也可称作文化的趋势。在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之间就存在了两者在“世界观”方面的冲突与平衡问题。梁漱溟可算是一个儒家文化的坚定拥护者、践行者,在学界,梁漱溟先生被视为“最后的儒家”,在我看来梁先生是儒者、是君子,也是圣人。而儒家圣人追求的至高境界乃是“天人合一”的天地境界。而这个“天”在一定意义上说无疑就是与大环境的和谐统一,纵观梁漱溟的一生,他一直在做这样的努力,然而他与“天”的冲突也在其一生中不断存在。在这样的冲突中,梁先生保持了十分鲜明的个性特征,时刻保持着自身生命的清醒,努力保持了生命的本色不被同化。可能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就是“顽固不化”,就是“不识时务”。然而,梁先生的伟大与圣洁之处就在这里。很多人都知道,个人与社会势力是对抗不起的,其结果往往也会是很悲惨的。但梁先生却是一个奇迹,在那样一个时代他却奇迹般的得以寿尽天年。我的感觉还是因为梁先生始终让自己活在“道”中而致。当然在我看来,在大势之中梁先生也有一定的妥协。我们反思梁先生的一生,反思他的生命历程与历史的进程之关系,自然会照见历史这个“势”在某个时段的问题来。 我喜欢、仰慕,甚至崇拜梁漱溟先生,是因为他活出了生命的本色、价值和意义。在他的自述文录之中,我们看到他不断的反思矫正自己的思想,他的一生著作不算太多,但沿着他生命的成长历程的时间线索,我们会看到在他的著述中,每写一部书都是对他此前思想的补充、矫正与完善。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也许就被看做是“反复无常”了。但在我看来,这正是生命的最本质特色。他的“变”体现了生命最本质的特征,体现了成长。也遵循了人的认识的基本规律。 纵观梁漱溟先生的人生历程,我在想,人生,是顺势而为,还是逆势飞飏?人,有犯错的时候,社会、环境、“势”是不是都是正确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人错了,还是“势”错了?理智告诉我在人与“势”之外还应有“道”的存在,“道”就是判断人与“势”孰对孰错、孰对孰非的标准! 行文至此,我想起了另外两个人。这两个人一个是梁漱溟的父亲梁济先生,梁济先生在他60岁的时候,突然问自己尚在北大教书的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回答自己的父亲“这个世界会一点一点变好的”。孰料父亲这一问却是父子两最后的对话,也就是在这一天梁济先生在积水潭投水自尽。另一个人就是当年清华的四大导师之一的王国维先生,这位大师级人物在史学、文学、哲学、美学方面都有极为卓越的成就,做过末代皇帝的帝王之师,但却在自己五十岁的时候于昆明湖鱼藻轩自沉,人们在他的口袋里发现遗书写有“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后世对王国维先生的死知道和议论得多,却少有人知道梁济投水的事情。在我看来,梁济与王国维的死都有同样的意义。似乎王国维是循着梁济的路走下来的。依我看,梁王之死皆是由于人与大“势”的冲突而起。这样看来梁王二人亦都是有着强烈个性与鲜明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他们的死都是因为内心的价值取向与时代的冲突而致。如此看来,“与时俱进”也未必总是正确,时与道同,与时俱进是应该的亦是正确的选择。当时与道违的时候,与时俱进便是错误的选择,这是的与时俱进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逆天行事。这样看来梁王的死便是顺天行之,逆势而动之所为。这种行动与选择可能就属于生命与时势的不可调和。对比梁漱溟与父辈在生命与时势的态度上看,梁漱溟的行动则是智慧高明的,他懂得逆势而为的度,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又以不被时势伤害的前提下,努力扭转不在常道的势。 因而,顺势而为还是逆势飞飏,既要有对人生的全盘审度的慧眼,又要有敢作敢为胆量与把握恰当尺度的智慧。
《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读书笔记: 1、单是求知识,却不足以尽自学之事。在整个生命向上自强之中,包括了求知识。求知识盖所以濬(jùn)发我们的智慧见识,它并不是一种目的。有智慧见识发出来,就是生命向上自强之效验,就是善学。P13 2、自学最要紧是在生活中有自觉。读书不是第一件事;第一件事,却是照顾自己身体而如何善用它。P13 3、人之所以有学问,恰为他善于发现问题,任何微细不同的意见观点,他都能觉察出来,认真追求,不忽略过去。问题是根苗,大学问像是一棵大树,从根苗上发展长大起来;而环境见闻(读书在其内)、生活实践,则是它的滋养资料,久而久之自然蔚成一大系统。思想进步的原理,一言总括之,就是如此。P28 4、生平行事,有志业而无职业。自己如何求生存这问题在我头脑中却简直像没有出现过。占据我脑中的两大问题:一个是当前的中国问题;还有一个则是普遍而渊深的人生问题。P57-58 5、我只是一个自己有思想又且本着自己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其他都说不上。P59 6、凡是从外来的满足人类要求的一切办法,都不能解决人类的问题。P68 7、功利主义对于人生是肯定其欲望的。P72 8、生命流畅自如则乐,反之,顿滞一处则苦。P75 9、人生盖有三条路向:一肯定欲望,肯定人生;欲望就是人生的一切;二欲望出在众生的迷妄;否定欲望,否定一切众生生活,从而人生同在否定之中;三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有卓然不落于欲望窠臼之可能;于是乃肯定人生而排斥欲望。P76 10、三种人生态度——逐求、厌离、郑重。逐求是世俗的路,郑重是道德的路,而厌离则为宗教的路。P80 11、非心里极干净,无纤毫贪求之念,不能尽力生活。P81 12、学科学的人,只要肯用功,多学点时候,总可以学个大致不差,譬如工程学,算是不易的功课,然而除非是个傻子或者有神经病的人,就没有办法,不然,学上八年十年,总可以做个工程师。哲学为什么既是尽人应学之学,同时又不是尽人可学之学?这就因为哲学所研究的问题,最近在眼前,却又是远在极处——最究竟。P84 13、各种学问,大概都是只要去求解决后来的问题,不必再去研究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在哲学就不然,自始至终,总是在那些老问题上盘旋。周、秦、希腊几千年前所研究的问题,到现在还来研究。如果说某种科学里面也是要解决老问题的,那一定就是很接近哲学的问题;不然,就绝不会有这种事。P84 14、何谓学问?有主见就是学问!遇一个问题到眼前来而茫然的便是没有学问!P87 15、学问就是学着认识问题。没有学问的人并非肚里没有道理,脑里没有理论,而是心里没有问题。要知必先看见问题,其次乃是求解答;问题且无,解决问题更何能说到。然而非能解决问题,不算有学问。P87 16、会读书的人说话时,他要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亦无事旁征博引;反之,一篇文里引书越多的一定越不会读书。P88 17、凡有系统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P89 18、我走的一条路:(一)因为肯用心思所以有主见(二)有主见乃感觉出旁人意见与我两样(三)此后看书听话乃能得益(四)学然后知不足(五)由浅入深便能以简驭繁(六)是真学问便有受用(七)旁人得失长短一望而知(八)自己说出话来精巧透辟P90 19、我入北大,时北大建校将近二十年,我年仅二十五岁。我入北大任教,始于1917年底。P93
20、我便是从感触而发为行动,从行动而有心得,积心得而为主见,从主见更有行动……如是辗转增上,循环累进而不已。P281 21、人生道路的取舍,主要在生活实践中体认决定。见闻思辨信有助于实践体认,而主要不在思辨上,见闻在外,体认在内。所谓安心立命者原是内心得其宁贴,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益踏实稳定地走去之谓也。P307 22、四时皆能激发人:春使人活泼高兴;夏天使人盛大;秋冬各有意思。我觉得秋天的意思最深,让人起许多感想,在心里动,而意味甚含蓄。不似其余节气或过于发露,或过于严刻。我觉得在秋天很易使人反省,使人动人生感慨。人在世上生活,如无人生的反省,则其一生就活得太粗浅,太无味了。P324 23、认识人生在反身而体认之。P3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