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体质,不同的穴位保健法

 罗宋汤的味道 2018-09-01

专家简介

贾红玲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

中医体质学将人体分为9种体质类型,不同的体质类型对应的养生保健方法也有所差异。

这9种体质类型分别是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

体质是相对稳定,但不是绝对稳定的,体质也是可以调整的。

9种体质中的平和体质就是中医认为比较理想的健康状态,那么其他8种体质人群如何通过穴位保健来使身体趋于平和,保持人体平衡呢?

本期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气虚体质:

按揉足三里、气海、脾俞

气虚型体质人群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声低气短,看起来没有精神,容易感到疲倦,甚至伴有内脏下垂或者伴有头晕目眩、汗多、易感冒, 生病后不易康复。

此类人群日常可通过按揉足三里穴、气海穴、脾俞穴来补脾益气。

饮食方面应适当多吃健脾益气的食物,比如黄豆、大枣、山药、桂圆等,也可以用黄芪泡水饮用。

阳虚体质:

艾灸关元、神阙、命门

阳虚型体质人群多形体白胖、肌肉松软,主要表现为怕冷喜温,手脚不温甚至冰凉,口唇色淡,怕风,易关节疼痛。

阳虚型体质人群喜欢夏天不喜欢冬天,易感受寒邪湿邪,多患水肿腹泻等疾病。

通常可通过艾灸关元穴、神阙穴、命门穴来温补元阳。

饮食上可适当多食羊肉、鸡肉、核桃、栗子等甘温补阳之品,避免寒冷饮食的摄入,秋冬季节注意保暖。

阴虚体质:

按揉三阴交、涌泉、阴陵泉

阴虚型体质多形体瘦长,主要表现为手足心易发热,喜冷怕热,面色易潮红,口眼易干燥, 唇红,易起皱纹,大便干结,易失眠,性情多急躁。

阴虚型人群喜欢冬天不喜欢夏天,易患虚劳不寐、干燥综合征等病,可通过按揉三阴交、涌泉穴、阴陵泉来滋养阴液。

饮食上应多食冬瓜、百合、绿豆等甘凉滋润的食物,也可以用麦冬泡水饮用。

慎食羊肉、狗肉等温燥之品。

痰湿体质:

按揉丰隆、阴陵泉

痰湿型体质者多形体肥胖、腹部肥满。

主要表现有面部油脂较多、胸闷痰多、口中黏腻或发 甜、嗜睡易困、舌苔多厚腻。

性格偏温和稳重, 善忍耐。痰湿型体质人群对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易患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可通过拍打足阳明胃经,重点按揉丰隆穴、阴陵泉穴来燥湿化痰。

饮食以清淡为主,可适当多食葱、蒜、海带、萝卜等食物,少食油腻。

湿热体质:

按揉曲池、阳陵泉

湿热型体质最典型的表现是满面粉刺,另外多伴有口苦、口臭或者嘴里有异味等。

大便多黏腻不爽,小便多短黄。舌质易偏红或者舌苔黄腻等。

此类人群易患痔疮、湿疹、痤疮等,可通过按揉曲池穴和阳陵泉来清热燥湿。

饮食上宜清淡,忌甜腻、油炸、烧烤等食物。应戒烟戒酒,可适当做高强度的体育锻炼。

血瘀体质:

拍打肘窝、腘窝

血瘀型体质人群多见皮肤粗糙、皮下瘀斑,主要表现有面色灰暗不清爽,常给人一种脸没洗干净的感觉。

面部易长色斑,舌下的脉络紫暗或增粗。

这类人群性格多内向,常感到压抑,易心烦气躁。血瘀型体质人群易患癥瘕肿块、疼痛类疾病以及血证。

可通过拍打肘窝、腘窝来活血化瘀。

肘窝中包含了尺泽穴、曲泽穴、少海穴等穴位,腘窝中包含了血郄穴、委中穴。宜每日每侧 拍打30次左右,拍打的力度以次日不见瘀斑瘀点为度。

血瘀型体质人群平时注意情致调养,淤血程度较重者,也可以去正规医院进行刺络放血的调理。

气郁体质:

按揉阳陵泉、太冲

气郁型体质人群喜叹息,常闷闷不乐、多 愁善感,林黛玉就是典型的气郁型体质的代表。

此类人群性格多内向、不稳定、敏感多疑,易胸胁胀满、走窜疼痛或打嗝嗳气。

这类人群易患脏躁、梅核气等疾病,可通过经常拍打足厥阴肝经,按摩阳陵泉、太冲穴来疏肝、行气、解郁。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心情舒畅,多参加体育锻炼,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及时疏解情绪。

饮食上多吃小麦、海带、海藻、萝卜、金橘、山楂等食物。

特禀体质:

艾灸肩髃 曲池 血海 足三里

特禀体质的人群是指易过敏的人群,易对花粉、食物、药物等过敏,有的人皮肤很容易起荨麻疹。

这类人群即使不感冒也经常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易患哮喘等疾病。

特禀体质的人群适应能力差,春秋季节易引发宿疾。

可通过艾灸肩髃、曲池、血海、足三里来益气固表、活血祛风。

多采用温和灸的方式,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穴位上,距离皮肤2到3厘米,每次每穴10到15分钟,以灸至皮肤潮红为度。

特效穴的取穴方法

足三里穴在小腿的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 寸。

脾俞穴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

神阙穴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眼正中。

命门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

三阴交在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前方凹陷处。

阴陵泉穴在小腿部,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中。

丰隆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两横指处。

曲池穴在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阳陵泉在小腿的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中。

太冲穴在足背部,当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肩髃穴在肩部,三角肌上,手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前下方的凹陷处。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缘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转自:红叶健康

您积极转发是对我们工作最大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