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漫漫其修远兮,他正在上下而求索

 九州过客 2018-09-01

                  路漫漫其修远兮,他正在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他正在上下而求索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拥有创造行为,因而书法也就成为中国特有的艺术延续至今。其追随者几千年来成千上万,杰出者更是耀眼夺目,如蓝天之星。郝万铎是其中一个虔诚的追随者,这一点可以用其作品来证明,用我主编的《郝万铎书法集》来验证。    

        两年前,郝万铎曾在我院付梓过一本书法小集子,仅十几页码的书法“大名片”,足可看出郝先生书法的功力及具有美学的书法境界。他说,从艺之始,一心向艺,深学技法,选古今名帖置于案头,投其所好,心追手摹。涉及颜、柳、欧、赵等书体,并向全国书法大家拜访求教通过反复临摹之功,把握驭笔提按顿挫,布置于干湿浓淡之理,以求一笔一墨之法而汲取大师精髓。

        郝万铎出生在甘肃贫困地区,生活和艺术都有不平凡的坎坷,在西部,他凭借着对书法艺术的执着和情感,跻身于省级书法家行列,其实艺术家是凭作品说话,郝先生的艺术水平早已步入当代书法名仕之列了,可他从不沽名钓誉。事实上他以将精力全部投身于书法艺术上。他对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反复临摹,极力探求其书法精髓。他的书法作品存留不多,大都被画廊以及藏家买走,他在出笫二部作品集时,所有书作仅用了三至五天即在扬州全部创作完成,可见郝先生是胸有丘壑。付梓前郝老师再三叮咛我写个序,恰逢我的腰部急性扭伤,在病榻上我强忍疼痛给他写了几句感受,一来是为了感谢他对我的信任,二来也是为了对郝先生的崇敬,因为他在书法上的确下过大功夫。自古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有理由相信郝先生所下的功夫。其中的酸甜苦辣也是别人无法品尝到的。

        书法,顾名思义乃书写之方法。构成书法的基本要素为线条、结体、章法,其可以延伸至一个人的一种情绪,一种精神。多年来,笔者是书画编辑,我在审视每一幅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作品时,总有一种这样的观点:线条乃习书之人的性格,结体乃习书之人的意识,章法乃习书之人的心境,三位合一者必超乎寻常,必超越自己。

        郝先生的书法作品线条明快而促力,结体紧凑而对称,章法得体而厚重。近代著名书法大家胡小石先生说过:“布白之妙,变化万千,运用之际,口说难详”。就如我们每一个人,都长有五宫,唯有些人漂亮美丽,有些人反之一样。郝先生的书法无论线条、结体、章法,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黑白之间,虚实有度,气脉连贯,传神达意,宛如一曲优美之乐章,韵律于笔势笔意中,又像一泓清泉倾泻于字里行间,流畅中舒缓,舒缓中流畅,确实给人一种艺术的美感,同时又有“笔出右军书,心从魏晋来”的感觉,所以说这幅对联作品是一幅上品,一点不为过。

        郝先生自己亦认为,任何书法作品,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他对每一幅作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情丰富,用心良苦。面对传统书法,郝先生总是仰首是瞻,自认为书法艺术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并感觉自己的渺小与浅薄。但是他怀有一颗赤诚之心,宁静之心,谦雅之心,难得也。他以滴水穿石之功,显日积月累之效,取得了骄人的硕果。他的书法作品在《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世界》等专业报刊上发表,先后在全国参展并多次获奖,同时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泰国、台湾、香港参展,亦被国外友人及侨胞收藏。

        多年以来郝先生始终追求作品的苍劲、雄浑、矫健、飞动、飘逸、沉稳,章法错落有致,力求达到较高的艺术感染力。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曾著书《王羲之传论》,是一篇赞美王羲之书法的文章。近日,笔者为郝先生作此序,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但是有一个相同的意义,那就是推介我认为值得推介的书法人才。郝先生的书法之路,可以称之为“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本书作品虽然片幅有限,但我坚信每一位读者从中领悟到生活和艺术相结合的真谛。
     (吴高龙撰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他正在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他正在上下而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他正在上下而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他正在上下而求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