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者按

 窗前有树905 2018-09-01

仿野生养殖,还原记忆中的味道

编者按

椒江区大陈镇山下黄鱼养殖基地。本报记者李昌正摄

涌泉蜜橘、三门青蟹、大陈黄鱼、仙居杨梅、松门白鲞、玉环文旦、黄岩本地早、天台小狗牛……这些带有鲜明台州地理标志的特色农产品,不但在我市家喻户晓,而且扬名天下。

寻找这些台州经典特色的农产品,梳理它们前世今生的发展脉络,探寻它们生生不息的传承力量,发掘它们弥足珍贵的市场价值,本报今日起推出《台州“传世经典”农特产系列报道》,带读者去回忆这些身边的“传世经典”特产,去了解这些特产的发展现状,去畅想这些特产的美好未来,敬请关注。

大陈黄鱼:重回餐桌的经典美味

本报记者李 平

大黄鱼是我国特有的地方性海洋鱼类,曾是我国最大群体的优质海洋经济鱼类,素有“国鱼”之称。椒江大陈野生黄鱼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在市场素有美誉。

近年来,椒江大陈岛黄鱼养殖业快速成长,已成为椒江农产品的一张闪亮金名片。

2017年,椒江区被中国渔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东海大黄鱼之都”,大陈黄鱼被评为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品牌。

从过度捕捞到深水养殖

大黄鱼是椒江传统海产品。旧时,大陈渔场带鱼、黄鱼、鮸鱼、鲳鱼等渔业资源丰富,素有“海上闹市”之称。在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记忆之中,大陈黄鱼之多,站在海边岩石上,用鱼钩也能钓上几条。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机帆船、卫星定位仪、鱼群探测器等先进捕捞工具等先进捕捞工具被推广应用,台州沿海区、县的捕捞业在越来越繁荣的同时,大陈渔场黄鱼资源也随之衰竭,产量一年比一年少。

上世纪80年代后,大陈黄鱼几近绝迹,野生黄鱼成为稀罕物。

大陈海域潮流畅通,饲料丰富,水质优良,水体盐度、温度适中,是浙江省十分理想的浅海养殖区。

2000年后,在大陈镇政府号召下,一些来自本岛或外地的养殖户纷纷扎根大陈岛,开始人工养殖黄鱼,引进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成为我省开展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较早的地区,也是全国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的主要海区之一。

仿野生养殖,还原旧时味道

2012年前后,星浪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下大陈岛率先启动超大型铜围网养殖大黄鱼试验,使得水产品成活率提升10%左右,养殖效益提升近30%。

该养殖模式为全国首创,也是目前国内外海水鱼类仿野生养殖模式最好的设施之一。

星浪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招德介绍,由于铜网网箱让养殖黄鱼的生长环境与自然海区相仿,食海区自然小鱼虾成长,一般5、6月下苗,春节前后上市。“在仿野生的环境中养上6个月左右,养殖黄鱼味道完全变样,可与野生相媲美。”

依托于科学先进的养殖技术,时下,大陈岛上的黄鱼养殖公司越来越多。

据了解,大陈镇现有50米周长深水抗风浪网箱550只,大型铜合金围网4处,新型养殖工船5只,养殖水体达80万立方米,折合养殖面积近3万亩。可养殖大黄鱼600万尾,年产量可达3000吨,年产值3亿元左右,年大黄鱼产值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

这些企业带领着人们改变了用海的方式,黄鱼又重新端上了人们的餐桌,黄鱼的种群得到了延续,一个有效保护和综合利用黄鱼资源的良性循环局面正在形成。

同时,大陈黄鱼养殖成为大陈岛促进渔业增收增效渔民转产转业的重要方式,已经带动大陈岛渔民转产转业100多人(含投资、帮工、销售等人数)。

推进农产品振兴

深耕“蓝色牧场”

近三年,椒江区大黄鱼产业发展中,已有五个项目先后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家海洋经济创新项目,已争取各级财政补助3000多万元。如今,椒江区大黄鱼养殖又被列入全省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带规划。

2017年,椒江区人民政府制定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大陈黄鱼养殖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以补助、奖励等多种形式,重点支持大陈黄鱼相关的技术项目建设,对大陈黄鱼养殖在基地建设、科研投入、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奖励补助,每年区财政扶持资金约200万元。

眼下,台州广源渔业有限公司大黄鱼养殖基地二期工程正在紧密建设中,该项目被列入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该公司目前是大陈最大的大黄鱼养殖企业,海域使用面积272.19亩,规划建设新一代大型管桩铜围网三期,深水网箱100只及配套的垂钓平台、休闲网箱等设施,努力探索打造设施养殖和渔旅融合发展的示范点。其中,广源渔业一期项目已建成,用海52.5亩,投资4000多万元,投放100万尾大黄鱼,产量500顿,产值可达5000万元。

目前,椒江积极推进“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有机产品,培育大陈黄鱼品牌,提升农产品供给侧质量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