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龙虾是怎样孵化出来的?

 lj0279 2018-09-02

小龙虾是怎样从受精卵到成熟的?前几篇谈了小龙虾从交配到抱卵(受精卵)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这篇再谈从小龙虾抱卵(受精卵)到孵化出的过程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相关研究。

小龙虾胚胎形态及发育时间

小龙虾的胚胎(从受精卵)发育过程可分为7个主要时期,即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无节幼体期、复眼色素期、孵化期。胚胎发育各期形态与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相同,各期出现的时间序列见表。

小龙虾是怎样孵化出来的?

积温指温度X时间(天),也就是孵化期32天积温520孵化期的温度就是520/32=16.25℃。

从直观颜色来判断受精卵发育情况

大致为:受精卵初始卵径达2毫米,随着胚胎发育进展,受精卵在不同发育时期颜色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从初产时的淡乳白色依次变为深褐色,出现黑色眼点,最后变为橘红色,此时幼体即将孵出。在32℃水温下,受精卵发育过程中的上述颜色出现时期依次为:淡乳白色1~5天;深褐色12~14天;眼点出现20~33天;橘红色28~35天;破膜而脱离母体35~40天。

小龙虾是怎样孵化出来的?

小龙虾是怎样孵化出来的?

水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9月份产出的受精卵的水温处于适合受精卵孵化的正常水温,此时的最低水温为 19℃,而最高水温为30℃,在整个孵化期间的平均水温为25.8℃,这是比较适合小龙虾受精卵的发育,所以在此期间产出的受精卵在母体上的孵化时间为 17天-70天,然而,在11月份产出的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在10℃左右,不利于受精卵的发育。在控温的条件下,过了几天就发现受精卵已经发霉、死亡;而在未控温的自然水温条件下,受精卵都成活较好。其受精卵的发育时间可以从当年的11月份延续 到次年的2.3月份,持续的时间长达90天~100天。

分析三种条件下的可能原因:

1、9 月份,受精卵处于合适的水温条件下,此时受精卵内的溶菌酶及其他因子都很活跃, 所以,胚胎破膜的时间较快;

2、将11月份产出的受精卵从10℃左右的水温箱中移到26℃的控温水中,由于受精卵的发育对水温的变化非常敏感,所以受精卵会死亡;

3、将11月份产出的受精卵让其在自然水温下发育,由于水温低抑制了受精卵内的促其发育的因子,所以,受精卵发育缓慢。

小龙虾幼体形态及发育时间

刚出膜的幼体为一龄幼体,以后每蜕皮一次,被称为相应龄的幼体。

一龄幼体附肢粘于母虾的刚毛上,而且富含卵黄,复眼一对,不具眼柄,不能转动, 无第一腹肢和尾扇.从一龄幼体到二龄幼体约需10天;第二龄幼体仍有卵黄,具眼柄,能转动,出现尾扇,能游泳和摄食,第三龄幼体卵黄消失,第一腹肢出现,附肢齐全,可以离开母体活动,仍不时回到母体腹部。

有报道称,小龙虾幼体在孵出后的10天-13天即达到第四附肢就开始脱离母体。幼芽吸附母体1周~2周,经2次~3次蜕皮后,幼体自行离开母体而营独立性活。

小龙虾的第一排幼体发育最消耗能量,所以小龙虾所摄食物的能量很重要。研究小龙虾幼体发育所需能 量时表明,最佳营养水平:24%~26%的粗蛋白,6%的脂质,36%~41%的碳水化合物。

小龙虾是怎样孵化出来的?

幼体发育的时间

小龙虾幼体相邻期(两道脱壳之间)发育间隔的时间随着所处的环境而发生变化。在人为从母体剥离下的幼体相对于在母体上的同期幼体发育到另一相同期所需要的时间,前者较后者慢,有时要慢数天。这可能是附着在母体上的幼体能够从母体上得到很多 有利于幼体发育的因子,例如充足的氧气和食物等,而这些因子能够很好地促进幼体的发育;相反,在剥离下来的幼体当中,由于缺少某种因子,如充足的氧气和食物等,导致了幼体的发育迟缓,以至于有的幼体成了僵苗,这些因子究竟还有哪些, 起到什么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水温也成为影响幼体发育的一大因子。 同是剥离下来的受精卵发育成的幼体,控温条件下和自然条件下各幼体发育所需要的时间就不同。一般情况下,在自然条件下的各期幼体发育所需的时间要比控 温条件下的幼体发育到同一期幼体所需要的时间长1天以上,有的甚至更长。其可能 原因是在自然条件下,昼夜温差变化较大,不利于幼体的发育;而控温条件下保证了幼体所需要的水温,从而控温条件下幼体发育较自然条件下要快。

另外,即使是附着在同一只雌虾附肢上幼体,发育程度也各不相同,对于同期孵化出来的幼体, 在附肢外表面的幼体发育一般较内面的幼体发育要快,其原因岂可能与获得的氧气 和食物的多少相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