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的往事 都在他的画里

 zhangshoug 2018-09-03

有一位画家,虽然他是南方人人,却画了很多关于北京胡同、四合院的作品。没事的时候他常常背着画板,流连于北京的街头巷尾,流连于故宫天坛的玫瑰花丛,乐此不疲地捕捉着那些美丽的细节。古色古香的老北京在他的画笔下真实而动人,他就是水彩画家黄有维。

厚重的历史赋予北京独特的魅力

关于北京能想起的人与事太多太多

雪雪还记得曾经读过的老舍

曾经看过的《北平无战事》

曾经听过的京剧

曾经吃过的北京老酸奶

曾经穿过的北京老布鞋

北京早已不再是一座古城

它变成了一个历史与文化的符号

老北京的四合院像一块块活化石

记录着渐渐泛黄蒙尘的历史

在繁华异常的快节奏大都市里

它们静静地伫立着

一块块青瓦 一扇扇朱门 

都充满故事

在晨昏交替中 

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着 

曾经守护着北京建筑的梁思成夫妇

耗尽精力与心血为文物建筑奔走

如果他们依旧健在

不知如今的北京

是否还是他们热爱的模样

但是相信这里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

理想主义者

黄有维的画是宁静且温暖的

让雪雪想起小时候看过的《血色浪漫》

那些北京孩子们的青春

想起史铁生的散文里

地坛的雕栏玉砌 北海的绚烂菊花

喜欢北京人那字正腔圆的声调

恍恍惚惚间 

仿佛会听见冰糖葫芦的叫卖声 

收购废铜烂铁旧报纸的小贩声

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

记得老舍曾在《我的理想家庭》里写过他梦想里的北京生活:


我的理想家庭要有七间小平房:一间是客厅,古玩字画全非必要,只要几把很舒服宽松的椅子,一二小桌。一间书房,书籍不少,不管什么头版与古本,而都是我所爱读的;一张书桌,桌面是中国漆的,放上热茶杯不至烫成个圆白印;文具不讲究,可是都很好用;桌上老有一两枝鲜花,插在小瓶里。两间卧室,我独居一间,没有臭虫,而有一张极大极软的床。在这个床上,横睡直睡都可以,不论咋睡都一躺下就舒服合适,好象陷在棉花堆里,一点也不碰硬骨头。还有一间,是预备给客人住的。此外是一间厨房,一个厕所,没有下房,因为根本不预备用仆人。家中不要电话,不要播音机,不要留声机,不要麻将牌,不要风扇,不要保险柜。缺乏的东西本来很多,不过这几项是故意不要的,有人白送给我也不要。


院子必须很大,靠墙有几株小果木树。除了一块长方的土地,平坦无草,足够打开太极拳的。其他的地方就都种着花草——没有一种珍贵费事的,只求昌茂多花。屋中至少有一只花猫,院中至少也有一两盆金鱼;小树上悬着小笼,二三绿帼帼随意地鸣着。


这就该说到人了。屋子不多,又不要仆人,人口自然不能很多:一妻和一儿一女就正合适。先生管擦地板与玻璃,打扫院子,收拾花木,给鱼换水,给帼帼一两块绿黄瓜或几个毛豆;并管上街送信买书等事宜。太太管做饭,女儿任助手——顶好是十二三岁,不准小也不准大,老是十二三岁。儿子顶好是三岁,既会讲话,又胖胖的会淘气。母女做饭之外,就做点针线,看小弟弟。大件衣服拿到外边去洗,小件的随时自己涮一涮。


这一家子人,因为吃的简单干净,而一天到晚不闲着,所以身体都很不坏。因为身体好,所以没有肝火,大家都不爱闹脾气。除了为小猫上房,金鱼甩子等事着急之外,谁也不急叱白脸的。


大家的相貌也都很体面,不令人望而生厌。衣服可并不讲究,都做的很结实朴素;永远不穿又臭又硬的皮鞋。男的很体面,可不露电影明星气;女的很健美,可不红唇鬈毛,鼻子朝着天。孩子们都不卷着舌头说话,淘气而不讨厌。


这个家庭顶好是在北平,其次是成都或青岛,至坏也得在苏州。无论怎样吧,反正必须在中国,因为中国是顶文明平安的国家;理想的家庭必须在理想的国家内也。

除了画北京胡同

黄有维也画过不少关于故宫的作品

轻盈透气的水彩却画出了厚重的韵味

看完这些别具一格的作品

更加向往古老的北京

有机会一定要去到那里

爬一爬巍峨的长城

逛一逛宏伟的故宫

(完)


光绪年间北京城,曾被八国联军炮击的朝阳门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03969697544650
旧影阁  发布于 2018-11-08 06:30:00 

朝阳门。☆朝阳门位于内城东垣正中。朝阳门原址为元大都齐化门。民间俗称亦为齐化门。朝阳门名字来于其门面向东方,每天都迎接京城的朝阳,故名。1953年拆除城楼及其城台。1958年拆除箭楼。

朝阳门多走粮车。原因是该门离京杭大运河通惠河段很近,南方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来的漕粮都由此门入城,存放在朝阳门内的几座大仓库内。也正因如此,朝阳门的标志是瓮城门洞上所刻的一枝谷穗。朝阳门也有“杜门”的别称,有休息的意思。

崇文门外。。元朝时兴建元大都,在今崇文门稍北处建文明门,取《周易》“文明以健”、“其德刚健而文明”之意。明朝永乐十七年(1419年),城门向迁建,但名称仍旧为“文明门”。

明朝正统四年,改称“崇文门”。崇文门又名“哈德门”、“哈达门”。元朝时,门内附近曾有哈达大王府。明朝及清朝时,将京师税务衙门设于此处,征收商税,其税收居全国之冠,后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撤销。

崇文门内。☆崇文门原为元大都的十一个城门之一(当时名文明门),是南城三个门最东的一个。明朝改建北京城,将十一门改为九门;文明门的位置虽然未动,但改名为崇文门。清朝沿用此名,直到今天。

鼓楼。☆鼓楼始建于元朝至元九年(1272年),当时的名字叫齐政楼。钟楼和鼓楼在建成不久后先后被大火焚毁,大德元年(1297年)鼓楼得以重建。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皇宫位置比元朝偏东,鼓楼也随之迁址,现在的鼓楼位于元代大都城中心阁的旧址之上。

1925年时,鼓楼上开办京兆通俗教育馆,鼓楼台基的四个券门和一个中心厅被改为陈列室,其余四个券门建立了书报阅览室和民众问事代书处,鼓楼和钟楼之间还开设了儿童体育场和成人体育场,而钟楼则被改为了教育馆的附设电影院。

前门大街。☆前门大街北起正阳门(前门)箭楼,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连接。前门大街毗邻天安门广场。前门大街及其两侧的大栅栏街道、前门街道辖区内有许多中华老字号,如同仁堂、全聚德、张一元等。前门大街是历史上崇文区(后并入东城区)和宣武区(后并入西城区)的分界,东西城区以此为界。

天安门。☆天安门原为明清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 最初时“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名字也改成“天安门”。天安门广场辛亥革命以后几经改建、扩建。1958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建。改建后的广场规划总面积为52万平方米。【北京旧影,1906年。摄影:山本讃七郎】​​​​



去北京必须来串糖葫芦,酸甜可口又消食

快資訊

2018.11.10   11:28来源:味觉生活

提起糖葫芦,让许多人自然而然的想起自己小时候吃糖葫芦的情景,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到至今印象还非常深刻。

糖葫芦又叫冰糖葫芦,是中国地道的传统小吃,冰糖葫芦它酸甜可口,它不仅味美,还具有开胃、消食,美容养颜、还能消除人体的疲劳感,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是大人和小孩都愿意吃的食品。

糖葫芦在全国各个地区都能购买到,它是各地方的风味小吃,特别受到小孩子们的青睐。那北京地区的冰糖葫芦大家是否品尝过,想吃的朋友咱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老北京的冰糖葫芦种类很多,不是单一的山楂糖葫芦,还有芋头糖葫芦、还有草莓糖葫芦,各有各的特色和风味。它们对原料的选择必须要精挑细选,挑选果个头大的,必须是新鲜的没有腐烂的,加工过程中要干净卫生。

北京糖葫芦更有的特点是挑选优质的山楂为主要原料外,还配合其它的馅料,水果、还有好吃的干果等制成不同种口味的夹心冰糖葫芦,并且配用纸袋包装非常干净卫生,这样大大提高了糖葫芦的品质,因此已经留住了很多的回头客,深受大家的喜欢。

北京的很多地方卖糖葫芦,在后海九门小吃一条街有卖,还有最好的应该是王府井能买到正宗的。所以大家要吃的糖葫芦就去这几个地方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