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引进的专利分析案例

 豆豆samuel 2018-09-03

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是主要的能源来源。此外由于我国煤种特点和污染排放控制的要求,急需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以实现宽煤种、低污染的目的。国家也通过产业政策、资金扶持等手段大力鼓励发展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但在当时我国的制造能力水平和技术发展水准仅能实现135 MW等级的CFB 锅炉。2002年,在发改委的组织下,国内三大锅炉企业合作,共同引进了法国Alstom公司全套的300MW(1025t/h)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

根据上一期的技术引进分析中的主要项目以及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特点,拟定了相关专利分析内容如表1。

通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引进前需求分析、对GEC ALSTOM公司的资产状况、专利资产和专利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引进方技术需求分析

2002年前,我国三大锅炉厂仅能制造135 MW等级的CFB 锅炉。从已有的CFB 锅炉来看,其技术来源主要为前苏联遗留的技术。由于锅炉制造涉及到重工业,属于大型成套生产设备,需要有高标准严规格的大型装备制造能力进行配套。自2000年以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机组大型化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国外逐渐形成了法国GEC Alstom公司和美国FW公司两大CFB锅炉技术流派。

2.法国GEC Alstom公司的基本情况

经核实,GEC Alstom公司主要从事以轨道交通和锅炉为代表的重型机械装备制造业,是集成电厂和能源生产服务等领域的全球领先公司,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的电力由其设备所提供。体现在专利文献中,Alstom在锅炉燃烧设备领域的申请量在全世界居于首位,专利布局涉及近30个国家和地区,在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都有专利申请,在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也居于行业首位。

3.技术引进情况概述

GEC Alstom公司在锅炉燃烧设备领域的技术布局均衡,在煤粉炉、流化床炉领域均有涉猎。具体到流化床炉这个分支,GEC Alstom公司的全球申请量仅次于FW排在第二位。其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发遍及布风、给料、回料、排渣、控制等各个方面,其中,在回料系统和炉膛的方面的申请数量排在各分支的前2位,且明显高于其他分支(见表2)。

这与GEC Alstom公司的产品特点有关。GEC Alstom公司的鲁奇(Lurgi)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其主要特点有:(1)炉膛呈单炉膛,下部为裤衩型双布风板结构;(2)炉膛两侧墙各布置2只绝热型分离器;(3)采用外置式换热器,分离器分离下来的高温物料一部分直接返回炉膛,另一部分通过机械分灰阀引入外置式换热器,通过调节进入外置式换热器内的高温物料量,达到控制床温与汽温的目的。因此,GEC Alstom公司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改进重点在于回料系统和炉膛方面,这与专利文献所反映出的信息相符。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GEC Alstom公司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无论是在产业上还是在专利方面,都处于重要的地位,是国际上两大CFB技术流派之一。同时基于我国当时的技术水平和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考量,选择Alstom公司作为技术引进的对象,在当时毫无疑义是恰当的。

这次技术引进涉及到46篇许可专利,其中有2篇无法在EPODOC以及WPI数据库中检索获得,其余44篇专利的分布情况见下表3。

技术引进的类型


技术引进中主要包括专利许可和专有技术许可两种,这两种形式亦可混合使用。专利许可仅是一种授权行为,技术出口方将其在某国家申请批准的专利编号与专利说明书告知引进方,并给与专利技术制造和销售产品的权利,但并不提供详细技术资料。而在专有技术许可中,出口方除了授权外,还必须向进口方提供全套的技术资料,并有义务进行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协助引进方掌握该技术。一般情况下,技术进口方不单独引进专利使用权,而是采用混合许可的方式。

此次引进采取了混合许可的模式,既包括专利许可,也包括专有技术许可。


专利详情分析


(1)专利权有效性及专利内聚度分析

技术出口方Alstom提供了46篇专利。其中有2篇专利在WPI以及EPODOC数据库中无法检索获得;此外,技术出口方所提供的有些专利的同族信息也与检索得到信息不相符。

从中国区域范围的有效性以及引进后若干年的专利有效性情况看,这44篇专利中有21篇存在中国同族,另外23篇未在中国申请专利。对于未在中国提出申请的23篇专利,技术进口方应仔细研究这些专利的内容,清楚自身需求,慎重评估所述专利的价值及其对技术的披露程度,若属于确实需要引进的情况,可采用专有技术许可的方式进行引进,并且在谈判时注意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权益。在21篇中文专利中,目前仍然有效的有16篇。其中4篇在随后的2-3年因为未缴纳费用或其他原因专利权已经终止,也就是说,技术出口方在技术转让行为发生后就放弃了这些专利。

从有效的44篇专利技术分支分布情况分析,基本集中在对其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核心特点,且基本涵盖所有分支,因此具有良好的专利内聚度。

(2)技术原创性

经分析,这44篇专利其中28篇属于原鲁奇公司、其余分别属于ABB-CE或ALSTOM公司,且这些专利技术来源均源自鲁奇公司或是其它被ALSTOM并购的公司的在先专利文献,因此具有良好的技术原创性。

(3)技术成熟度

从提供的44篇专利来看,大多数专利(37篇)的申请日在1990-1999年之间,其7篇早于1990年,13篇迟于1996年,此外从引进前的其它调查表明有超过半数的专利应用于法国普罗旺斯Gardanne的电站250 MWe循环流化床锅炉,因此具有较好的技术成熟度。

但是鉴于过半数的专利(23篇)在引进时剩余期限不足10年,这说明专利的剩余寿命期存在较大问题,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对技术引进方不利。

(4)技术实施自由分析

由于当时我国装备制造水平、市场范围和容量等诸多因素的缘故。并未考虑到引进技术对于制造水平的影响,在技术引进时也未能完整考虑到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未来市场发展潜力等诸多因素,接受了仅在中国大陆的范围内对三大锅炉厂进行了专利技术使用的约定。因此,其技术实施自由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此外,由于也未能完整考虑到中国的煤种与欧洲等地的优质煤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技术改进的知识产权归属和专利转让后的知识产权保护没有进行最有利于引进方的约定,因此合同中也未能最大程度地体现引进方的利益。

(5)技术引进的影响

针对法国Alstom公司300 MW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这次引进,直接促进了我国大容量、高参数CFB锅炉的研发和制造。此前国内只能生产135 MW等级的CFB 锅炉,而从2006年至2007年在国内相继投产11台300 MW CFB锅炉(见表4)。

小 结

我国CFB锅炉行业的蓬勃发展状况在专利申请上也得到了相应的体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国内发明申请量从20世纪初的每年10来件增长到2009年的88件,年增长率约为40%。引进技术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技术的提高。

所引进的Alstom公司的鲁奇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存在鲜明的特点,但是在投产和实际运行中,发现其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有:(1)运行过程中两床失稳;(2)冷渣器问题;(3)锅炉水冷壁磨损问题;(4)风帽磨损与风室漏渣问题;(5)鲁奇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物料循环控制装置为机械式锥形阀,其结构复杂、容易卡塞、容易磨损、材料等级高、价格昂贵;(6)炉膛底部布风板制造中外形尺寸控制困难,收缩余量难以控制。

国内几家大型锅炉制造厂进过消化吸收,并在国内科研院所和技术专家的支持下对技术进行了改进和发展,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

从上面的一些实例可以看出,我国通过对Alstom公司CFB锅炉的技术引进,并结合自主研究,较好地实现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进,完善了国内大型CFB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技术,目前我国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制造能力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