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心:如何运用观入门?

 黑马_御风 2018-09-06

观心:如何运用观入门?



观心,有人说不是观心脏?居然有人说观心脏,不是,观念头也只是观心的开始而已。

心=意识,观自己意识的变化,心念万变,旁观其变,万变不其离观。

而什么是意识?意识就是自己本身,意识分为表意识和潜意识,表意识为肉体的自己,潜意识为自己的灵体/能量体,灵魂/元神的自己,拥有感情思想智慧等。

也就是说,静静观察自己意识的变化,人每天都会接收各种各样来自外界的信息。

而有用的信息占少数,“垃圾”的信息占多数。不知不觉被洗脑中招了都不知道。
就像手机一样,每天都产生无数垃圾信息内存。

手机垃圾内存多了,手机也会卡,也会运行不流畅。

人体也一样,垃圾思想多了,留在大脑里,留在身体里,脑子都不灵活,精神都麻木,身体都虚弱,堵在身体里,各种病都出来了,如同手机,卡的不要不要的,还经常死机。

所以,观心,就是像管理手机一样,每天观察自己的内心,外界的信息进入脑海中,或者所谓内心隐藏的,往世的信息出现,自己就像一个管理者,不停整理,把那些无用的,痛苦的,压抑的,倾向的思想,去除掉,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控制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让别人把想法强加给你,让你痛苦的各种胡思乱想,这样只会跟着别人随波逐流。

恩,每天扫描下房间,保持干净整洁。。。。。

说了这么多,因为每个人性格不一样,有的人喜欢好动,有的人喜欢好静,还有工作生活环境也不一样。

1,对于身体劳动者,根本没时间观察到自己的思想念头,太过忙碌,可以观察自己身体的感觉,身体做事的动作等,以此为切入点,先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己当下的存在,随后保持旁观者的意识,从而内观自己当下内心深处思想行为的变化。

2,对于脑力工作者,比如电脑上的,也可以观察自己的思考行为,或者身体动作,如打字的动作,观察眼前的物体,如电脑屏幕,桌上文件等。以此为切入点,先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己当下的存在,随后保持旁观者的意识,从而内观到自己当下内心深处思想行为的变化。

3,对于喜欢好动思想的人,先开始思想上动,然后身体上开始动,不动就不舒服,不自在,就是那种整天不出去走一下,玩一下,就会无聊不自在的人,可以从观动开始,先开始以此为切入点,观察自己好动的思想,好动的身体感觉,动作等,先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己当下的存在,随后保持旁观者的意识,从而内观到自己当下内心深处思想行为的变化。

4,对于思想喜欢好静的人,可以从静入手,那种喜欢呆呆静下来的感觉,无论思想上还是身体上的,思想上的平静,身体上的平静,还是更高级的感觉活动,先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己当下的存在,保持旁观者的意识,从而内观到自己当下内心深处思想行为的变化。



以上举列,更多自己挖掘,很多想法念头都是一瞬间闪过,或者短暂,有的停留很久,就是你比较在意或者留恋,或者执着的地方,越深入可能越多,都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从表意识到潜意识,观到深处,知道了这些问题的来源,可以纠正和修改自己“错误/不好”的思想行为,从而改变自己,想改变也是你坚持的,不想改变也只是你坚持的,其结果让你痛苦或者快乐,也只是你愿意的,所以为什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别人很难强迫改变你的思想,也取决个人意志力的强弱和是否顺从。

注:内观到自己的思想,客观判断对了,但行为做错了,也会造成错误的结果,伤害到自己,伤害到别人,需要多实践经验。

思想——行为——结果。

有句话叫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什么时候觉察到了,就什么时候进入旁观状态,能保持多久就多久,这是一个锻炼的实际行为,随时间和悟性,可以增强清醒旁观和沉迷不清醒之间的比例,清醒旁观时间越来越久,沉迷不清醒时间越少,观察到的事物真相越多。

肉眼无法看到物质的本质,内观的体现就出来了,深入观察内心,表意识切换到潜意识灵体状态,用灵视观察,能量和意识可以穿透物质,可以追寻到每个事物的本质,问题的原因等,追寻到万物创造的过程,万物的源头,万物本源!

当你杂念都整理好了,问题都解决了,你就能静心入定了。

不然你一静坐,脑子想着各种娱乐,欲望,
又担心烦恼各种生活工作,感情方面的问题,都没有处理好,还怎么入静入定?

你打坐几个小时都没入定,各种胡思乱想。

别人一坐,杂念皆无,不到半小时就入定了。

所以修行,生活修心感悟占大半,入静入定占小部分。

观自己,观万物,观到唯一的存有。

个体,一体,唯一的存有。

都是为了了解自身,了解宇宙万物,总结万事万物的规律,这个过程会有小悟,大悟,完全彻悟(得道),慢慢的你会从悟中找到自己人生想体验的方向和目的,不再迷茫。

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中解决自己的问题!修行上更上一层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