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乐常在

 官展呈同学 2018-09-07
.观物之乐

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就是观物之乐。

老子认为,人得道之后,就会以超然和达观的态度来对待一切,看待一切,观察一切,这当然也包括自身及与自己相关的事物。这种达观和超然的态度,和我们通常看待事物的角度是大不相同的。它是在明白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之后,带着欣赏和品尝的眼光来,看待天地间一切和人事吉凶祸福的。


我们一般人看待事物,或为曲见所蔽,或为情感所累,很难见到事物的真谛,且拋洒过多的喜怒哀乐。用达观的态度来看待万象,虽然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事还是那件事,但青山更加妩媚,河水更加清澈,事件中充满更多真善美。有了老子的这种观物之乐,才有后来的庄周“鱼之乐”,才有宋明理学的观物之乐和格物之乐。

世界是美好的,人生是快乐的,但很多人或为事所累,或为情所牵,甚至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和山川的秀丽。古时候有一个叫陈道婆的,她曾经这样感慨:“高坡平顶上,尽是采樵翁。人人尽怀刀斧意,不见山花映水红。”(《五灯会元》卷六)老子的观物之乐,就是让你去掉心中的“刀斧意”,用超然的态度去品尝生活的美好,去欣赏满山遍野的映山红。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最得老子真谛,进退自如,贵贱穷通无滞于心。他有一首诗,曰:“淮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


3.清闲之乐

一个人如果有了内心的虚静,有了身体的清闲,那他必然是幸福快乐的。这正如一首古诗所描写的那样:“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心事再重的人,也希望心灵安顿下来,十分任劳任怨的人,也总想着身体有片刻的清闲。人们把享福叫做享清福,这不是没来由的。试想,一个人如果没有屈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乱事扰心,杂务缠身,他即便有再好的生活条件,恐怕也无快乐可言。


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个老翁正在海边晒太阳,面海而卧,怡然自得。

这时过来一个小伙子,说:老伯,我们一起打造一条大船吧!

老翁问:打造大船干什么?

小伙子回答:到深海去打鱼。

老翁又问:打那么多鱼干什么?

小伙子回答:有了鱼就可以卖钱。

老翁又问: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小伙子回答:有了钱我们就可以一起享淸清福啦!

老翁质问:你看我现在正在干什么?

小伙子没再言语。

当然,我们不能拘泥于故事本身的具体内容,如果有人咬理,说不打鱼吃什么?没有吃的,哪来的清福?那就不好回答了。但是,它旨在说明,有时快乐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折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