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QST关注 | 地方本科院校要走好产教融合之路

 昵称59465915 2018-09-07

QST关注 | 地方本科院校要走好产教融合之路

QST青软实训 7月17日
日前,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对于地方本科应用型高校而言,着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的主要内涵。


1

从办学定位看


地方本科高校要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立足于自身的办学历史、优势特色和行业基础,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焦应用型高校的发展目标,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行业发展和自身特色优势的契合度来精准办学定位。要立足应用型,不攀高求全,基于自身办学历史沿革与基础,凝练、发展鲜明的办学特色,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2

从服务面向看


学校的服务面向应当定位于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新时代背景下专业、行业最新主战场,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培养人才。从人才培养规格看,应是培养“实基础、重应用、有特色、高素质”的、具有较强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基层的单位,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通过应用型课程体系才能得以实现。地方本科高校通常都将“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不匹配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缺乏需求导向,其课程设置没有真正围绕职业能力及岗位需求构建,其课程体系与应用型脱钩、缺乏“能力”培养这一主线贯穿。地方本科高校应依据行业和岗位的实际需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着重培养学生“实基础、重应用、有特色、高素质”的特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创新。


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模式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达到产教深度融合,形成多方互利共赢、协同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而产教融合又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受制于学科专业差异与发展不平衡,以及所面临行业产业背景、政府支持力度和高校本身存在的体制矛盾等因素,从而使产教融合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培养理念冲突、统筹乏力、主体缺失、资源缺乏、体制机制不畅等问题。


3

从政府统筹角度


要加强对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将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评价学校办学的核心指标,与学校招生、拨款等直接关系学校生存发展要素刚性挂钩,倒逼学校面向产业、行业和市场办学。同时通过企业财税制度、企业用人制度、应用创新成果转化等制度强力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就高校而言,应用型高校应确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职业要求为参照,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能力本位”融合人才培养要求,通过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建立师资跟着课程走,课程跟着专业走,专业跟着产业走,促进人才链对接创新链,创新链对接产业链的良性机制,全力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合作平台搭建上,要发挥行业、企业和学校三方面积极性,成立由学校、企业、行业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协同探索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与岗位需求有机结合的校企(地)联合培养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开办实验班、校企联合开发特色教材、校企职工双向交流等措施,全面强化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切实将产教融合型多渠道、全方位、全过程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落到实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