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直以为自己是警嫂,同床共枕数年后才发现丈夫是个假警察……| 今晚九点半

 天涯军博 2018-09-07


今晚九点半·文末有福利

浙江省嘉兴市男子王某,在网上花830元购得人民警察春秋制服、长短袖衬衫、警用皮带,卖家赠送了警察证和一套“两杠两星”的警察肩章,自己又PS图片定制了一枚六位数字的警号徽章。就是靠着这套“行头”,王某成了妻子、朋友和情人眼里的人民警察,骗财骗色,一骗就是十二年。


王某网购的警服


从网上买来警服

摇身一变成了人民警察


为了扮好警察,王某可谓煞费苦心。


2017年12月4号,在嘉兴市区的一家宾馆,警方将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在他随身携带的包里,查获了一副手铐,而在他的车里,还发现不少警服。 


“刚认识我老婆的时候,吹牛跟她说了我是警察。后来看到她人比较好,就追她。最后我们成家了,但警察的假身份一直不敢说破,一直就是一个谎言圆一个谎言。” 为了让妻子相信自己是警察,王某从网上买来假警服、警官证和警号,甚至还有手铐,买来的警号是其他警察正常在用的编号。


在王某随身物品中,警方还搜到了他手写的述职报告和领导批条。王某说,述职报告是他网上搜来照着抄写的。述职报告上,王某一笔一划写得很认真。


在十余年的“从警”生涯中,王某从派出所民警“升到”刑警支队副支队长,再到县级市公安局副局长,“官”越做越大。


王某手写的“述职报告”


结婚当天没有任何警察同事出现

妻子却仍深信不疑


事实上,今年41岁的王某是嘉兴海盐人,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大约在2011年,王某在一个朋友的饭局上认识了现在的第二任妻子陆某。陆某说,第一次见面,朋友就跟她介绍,王某是嘉兴市刑侦支队的民警,当时吃饭的一桌人也都认为王某是警察。


后来的交往中,王某经常给她讲以前在东北打黑、破案的事。陆某也认真看过王某的警察证,上面的照片是王某本人,职位是副处级侦查员。那些听来惊心动魄的破案故事,让陆某对王某满心崇拜。


两人结婚后,王某每天穿着警服上下班,平时经常值班、加班。在乌镇召开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王某就更忙了,一连几个星期没回家,陆某打电话过去,王某总是安慰她照顾好自己,说他有安保任务。


后来,王某又“升任”了副支队长。看到电视上、网上说警察加班是常事,陆某慢慢地也就习以为常了,踏踏实实做好警嫂。


然而,根本不是警察的王某,并非毫无破绽。陆某老家的表哥有个警察朋友,陆某和王某谈婚论嫁前,曾托朋友查过王某的警号,而且也确实没查到他。面对陆某的追问,王某轻描淡写地说自己有两个身份证,两个号码后面的尾数不一样,而他在中国刑警学院读书时用的是老身份证,所以查不到警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两人结婚的大喜日子里,王某在老家办了酒席,但当天王某没有一个警察同事到场。陆某的父亲觉得奇怪,王某解释说,他另外请过了。两人结了婚,成了一家子,陆某便会和王某的家人照面。但王某交代,其母亲有心脏病,不要把他工作的事情跟老人家讲,陆某也就听话,从没有和婆婆提过王某当警察的事。


图片来自网络,与正文无关


朋友们都称他为“王局”

他则找朋友借钱不写借条


在王某的朋友圈子里,他也一直是警察身份。2016年起,王某说自己到桐乡市公安局挂职当副局长,朋友便都称他“王局”。


王某最早假冒“警察”是在2006年。当年王某哥哥涉及一起债务纠纷案要请律师,是王某出面请了一位王律师。为了让律师办案用心一点,王某满嘴跑火车,说自己之前在海盐某派出所当过警察。后来王律师请王某喝茶,同时也叫了李某、魏某等朋友,就这样,王某的警察身份在朋友圈里慢慢传开了。


当了警察,有些人便找王某办事。王某运气似乎也特别好,接连好几个亲戚朋友找他办事,他都给“办”下来了。


两三年前,妻子陆某的表弟因盗窃在无锡被公安抓住,王某给他们联系了律师帮上忙,陆某的娘家人对女婿千恩万谢。魏某也因酒驾找过王某。因为之前曾听王某说过酒驾验血的单子都要他签字过才生效,魏某就请王某吃饭,问能不能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从轻处罚。后来,魏某没有被拘留,仅吊销了6个月驾照。


这几件事,让王某进一步夯实了他在朋友圈中的警察身份。随着大家对他越来越信任,王某便开始用警察身份“施展拳脚”干起了坏事。


2013年,为了配合自己的身份,王某租了嘉兴某村的一处民房,与人合伙开起了印刷厂,法定代表人是陆某的名字。但厂子经营一直亏损,没几个工人,欠了一屁股债。和陆某结婚后,王某在嘉兴买了房子,又贷款买了辆雷诺轿车,手头更紧。资金周转不过来时,他在和魏某、李某等朋友吃饭时就会诉苦,说父亲前几年出车祸去世了,母亲有心脏病,哥哥欠了200多万外债跑路了,留下个儿子在家,现在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全靠他一人。而且,他还是哥哥的债务担保人,要帮哥哥还债。


朋友们觉得,王某虽然官不小,但也有不少难处,关键还很有担当,都很同情他。于是在2013年至2017年间,王某多次找李某、魏某以资金周转、开伤残鉴定机构等为由,几万十几万地借钱,不写借条。其中找魏某借的最多,总计132万余元。


被骗钱款最多的魏某直到王某被抓时才如梦方醒,知道了王某根本不是警察。魏某说:“我和李某拿他当兄弟,他拿我们当猪头。”


王某在接受讯问


言行低调颇有领导范

骗取女老板的感情和钱财


2017年7月,王某以“桐乡市公安局副局长”的身份认识了本地一家养生店的女老板汪某,因为经常去汪某店里消费,两人很快熟识起来。汪某离异多年,一直单身,一来二去中,她对王某这位“副局长”产生了好感。而王某也告诉她,自己结婚多年,和妻子已经没有感情,他对汪某有好感,并承诺自己会很快和妻子离婚,和汪某结婚。


“他言谈举止很低调。比如别人介绍到他是副局长时,他就微微笑一下;别人说到公安的一些事,他也只是听听,不说对也不说不对,很有公安领导的样子。”汪某说,有一次,她和朋友坐王某的车去吃饭,到一个路口时遇到警察设卡。这时,王某拿起车上的警察证亮了一下,警察就放行了。


以为两人关系很稳定后,汪某对王某再无戒心。


之后,王某以自己想在外面投资生意为由,陆陆续续向汪某借了21万元。不料,本以为两人关系已经稳定的汪某却发现,向自己借了钱的王某开始疏远自己,甚至开始躲着自己。最后,汪某决定去公安机关报警。


日前,王某涉嫌诈骗罪已被桐乡市检察院提起公诉。


“谁敢冒充公安局的啊?我不相信谁胆子有那么大。”被骗的情人、朋友至今不敢相信王某的所作所为。



检察官提醒


如果大家怀疑对方的警察身份,可以直接联系公安机关咨询;或者记住其警号,找公安机关查询,每名警察的警号都是唯一的。至于说两个身份证号码不一样,一定是花言巧语。



你对这个案子有什么看法?

欢迎留言互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