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整枕寰枢真的能治愈中耳炎?

 郭医 2018-09-08

我约二十多年前,曾经有听说过脊椎医生通过调整颈椎治愈中耳炎。后来有一位患者告知,他的三岁的儿子对西药阿莫西林过敏,所以他儿子患中耳炎的时候,选择了相信长期为他治疗的整脊医师,帮他儿子做了一个颈椎矫正,结果治疗以后不到半天中耳炎的症状消失,二天后愈好了。当时出于试验性,也为分别2岁,3岁和5岁的三个中耳炎患者,用龙氏缓慢手法调整枕寰枢关节,结果其中一例,早上调整,到傍晚烧就退了,第二天复诊,耳朵堵塞感,疼痛的症状,已明显消失。另外两例,第二天复诊时,高烧已明显好转,通过连续三天三次的治疗,耳朵不适的症状也基本消失。(注意,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告诫病人,如果治疗后一天,没有明显好转,甚至症状加剧,一定要去医院,做进一步详细一检查) 。

参阅美国整脊医学杂志巜Journal of Chiropractic Medicine , 在2012年分别有49篇文章进行了极为重要的的评述,通过系统性的临床试验都证实了同样的结论:整脊疗法通过调整颈椎可以将中耳朵感染有效地扼杀在萌芽状态!

其中包含的15个病例中,每个病例都解释了中耳炎症状在整脊治疗后如何渐渐地减轻。9例为慢性,3例急性和3例复发性中耳炎。其中也有4篇文章,描述了3个不同的临床试验,运用整复颈椎治疗儿童中耳炎。总共有167名患者接受了这些临床试验的评估,报告显示大多数患症状有所减轻。


中耳炎原来跟一块肌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耳感染多数是由的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根据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在发达国家(如丹麦、芬兰、英国和美国),多达1%的儿童经常受到慢性中耳炎的影响,而在不发达国家(如阿拉斯加的因纽特人和澳大利亚土著居民),这一比例高达45%。事实上,到三岁的时候,大约90%的儿童至少会有一次耳朵感染。许多儿童经历了多次急性发作,有些甚至发展成慢性感染,通过长期使用抗生素和通过鼓膜或“鼓膜”进行中耳引流手术治疗。

这种感染最常见于6岁以下儿童,在2岁左右达到高峰。然而,除非得到治疗,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到成年早期和中年。流感或过敏等鼻咽喉病变也可导致中耳感染,因为鼻腔通道、喉咙和咽鼓管充血和肿胀,使感染后炎症液体积聚无法流出,使更多病毒细菌滋生。在大多数情况下,耳朵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发展迅速。最常见的症状包括:

一耳朵疼痛,躺下时加重,失眠,从耳朵流出组织液体,听力下降,失去平衡。

腭帆張肌( tensor veli palatini )对中耳的维持正常功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负责打开咽鼓管连接中耳空间和喉咙后部。这个管道正如当你在海拔变化的时候,通过打呵欠以打开的用来平衡耳朵压力的作用。腭帆张肌为一薄三角肌片,起自蝶骨角棘、翼突根部、翼突窝、咽鼓管软骨部和膜部,纤维向下集聚成小腱,绕翼突钩略呈直角,折向正中线编入腭腱膜,此肌收缩使腭帆紧张,牵引咽鼓管向外下方,从而扩大咽鼓管。当咽鼓管不能正常打开时,液体会在鼓膜后面的空间(通常是空气空间)积聚,导致感染、病毒或细菌的发生。所以通过枕寰枢调整来治疗中耳炎,很可能是改善这块肌肉的功能。

腭帆张肌与迷走神经无关,调整枕寰枢到底作用了什么

很多整脊医师认为,寰椎关节的错位,寰椎横突可能会刺激了迷走神经,会对腭帆张肌产生不良刺激而影响其功能。可惜解剖学上研究发现并不支持这说法,腭帆张肌是上颚中唯一不受咽丛支配的肌肉,(咽丛是由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组成的),他是由翼内侧神经支配的,翼内侧神经是下颌神经的一个分支,属于三叉神经的第三个分支。


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为我们徒手治疗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思路

在2003年对30具尸体进行了大体解剖解剖后,汉弗莱斯等人又对4具尸体进行了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了硬膜外间隙连接硬脑膜和头后小直肌(RCPmi)之间存在纤维连接。2006年,Zumpano等人对75具尸体进行了一项更大规模的研究,考察了头后小直肌RCPmi和硬脊膜后部之间软组织桥的患病率、组织类型和性别差异。他们报告了与先前研究者相似的在头后小直肌(RCPmi)与硬脊膜后部存在结缔组织桥的发现。

最近Scali和Pontell分别于2011年和2013年发现了两个额外的枕后小肌连接到硬脊膜后。发现在颈硬脊膜后从头后大直肌前筋膜(RCPma)和头下斜肌(OCI)前有结缔组织桥连接。

枕后肌群与结缔组织桥在动态和静态下固定的脊髓。他们也参与硬膜张力监测系统,以防止硬膜内折,并保持脊髓的通畅。通过对肌肉张力改变的感觉反射,来调节硬脊膜张力。这些发现支持了失调的枕寰枢关节以其相关肌肉系统足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假设。可能引起头痛、晕眩、高血压、甚至自律神经失调等问题。

三叉神經感覺核是脊髓後角的直接延續,尤以脊髓束位於第 2 頸髓以上,故枕環關節錯位時,可因脊膜的牽引而刺激到三叉神經脊髓束,能改善颚帆张肌,让中耳积液流出,保持不滋生病毒细茵的干燥环境,可能是这机理。

二岁的幼儿如何去轻柔安全去触诊与手法整复枕寰抠关节,如何定位用针去治疗枕后小肌群,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