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二物理新课——速度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9-08

在物理学中,我们引入速度这一概念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一、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

1、速度、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为:

v=s/t公式变形:s=vt t=s/v

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2、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可用符号“m/s”表示,读作“米每秒”

日常生活中,速度单位可用符号“km/h”表示,读作“千米每时”

3、思考:“m/s” 与“km/h”之间的换算关系?

1m/s=3.6km/h

4、 例题 一架水上飞翼船的速度为160 km/h,若它匀速行驶0.5h,

飞翼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km?

已知:v =160 km/h,t=0.5h

求:通过的路程s

解:由 v=s/t得到

s = vt=160 km/h×0.5h=80 km

答:飞翼船通过的路程为80 km。

二、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 总路程 / 总时间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总路程及对应的总时间

时间相同(t相同):V=(V1+V2)/2;

路程相同(s相同):V=2 V1V2/(V1+V2

2、典型例题

例1、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4 m/s,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6 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4 m/s B.4.8 m/s C.5 m/s D.6 m/s

解析:时间相同,平均速度=(V1+V2)/2=5m/s,答案为C

例2、李军的家距学校600 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 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 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

A.1.2 m/s B.1.25 m/s C.2 m/s D.2.5 m/s

解析:总路程=600m,

t1=s1/v1=300s, t2=s2/v2=200s

总时间=t1+t2=500s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600m/500s=1.25m/s,故答案为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