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传说:遗骨还乡,守孝三年

 棋石乐 2018-09-09

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河北有位叫吴保安的人,在四川担任县尉。我们常说七品芝麻官,指的就是县令,这已经够小了。唐朝的县尉属于武九品,负责地方治安,就更不入流了。

吴保安届期将满,不知以后生计怎么办。左思右想,想到老乡有名叫郭仲翔的,正跟随姚州都督李蒙,和南蛮作战。吴保安忙给老乡写了封信,希望他帮自己在部队中混个差事。

民间传说:遗骨还乡,守孝三年

唐朝军队作战

郭仲翔挺热心的,马上就报告了将军李蒙,让吴保安到军中担任文书。但还没等到吴保安出发时,就传来了不幸的消息,李蒙带领的唐朝军队在追赶敌人时中了埋伏,李蒙将军战死,郭仲翔被俘。

吴保安再次生计没有着落,只得在四川暂时混着。不久他收到了郭仲翔写给他的信,信中说南蛮允许用一千匹绢把他赎回,希望他一定要帮这个忙,不然只能在南蛮之地终老此生,这样的话就是死也不会瞑目。

吴保安这时已经卸职,没有啥钱,但朋友的燃眉之急他肯定是要帮的。他把自己的家当全部变卖后,只换了两百匹绢。于是他把这些绢作为本钱开始经商,生活异常节俭,只要有所得都换成绢攒着。不但如此,他连续十年都没回家,只为早日把绢攒够,直到他的妻子带着孩子找来了,才攒够了七百匹。

民间传说:遗骨还乡,守孝三年

在唐朝七百匹绢已经不是小数目了,所以当他的家人衣衫褴褛前来寻亲时,甚至引起了姚州都督杨安居的注意。杨都督听了吴保安的经历后大为感动,主动从官库里借了四百匹绢,帮他把朋友从南蛮的手里赎出来。

交了赎金后约一年时间,郭仲翔终于回了姚州。十年时间,他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型,白发苍苍了。

两年后郭仲翔被皇帝任命为代州的户曹参军,紧接着母亲便去世了,他在老家守完丧后,打算到四川去看望老友吴保安。但当他找到故地时,吴保安和妻子都已经去世了,只留下了一位孤儿。夫妇俩的棺木,只能停放在寺庙里。

民间传说:遗骨还乡,守孝三年

郭仲翔非常伤心,穿上丧服,光着脚板,哭着前往寺庙。隆重祭祀一番后,他把夫妻俩的遗骨取了出来,每节骨头都用黑汗做上标记,然后再装进口袋背回家乡。为了感激吴保安的救命之恩,他光着脚走完了几千里路,回到了家乡河北魏郡。

郭仲翔用所有的家财买了两副上好棺木,按遗骨的编号排列好,再进行了厚葬。他还在墓旁为夫妻俩守孝三年,像亲人般对待吴保安的儿子。

几年后,郭仲翔因为孝行和友情名满天下,被皇帝授予了更大的官职。按唐朝的恩荫制度,后来他更把官位让给了吴保安的儿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